1、 2020级级高一学年下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语文学科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4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 (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春秋时代,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或政权,结盟聚会是为了消除冲突。冲突频繁,会盟燕享频繁,成了春秋最基本的特色。会盟要讲“礼”“赋诗”,从而造就了特殊的文化现象一一“诗礼风流”。西周人重“礼”,是重其仪式性,如典礼仪式、揖让周
2、旋等。而春秋则将礼认作了治国大法,人生准则。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230余年间,谈礼之风盛行。一部左传,“礼”为主要的价值标准:“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夫礼,所以整民也。”“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其每评一事之得失,辄曰:“礼也”、“非礼也”;似乎国之兴亡,皆系于“礼”。左传最早一次论礼是在桓公二年,最早一次引诗在桓公六年,可见赋诗引诗之风与礼治思潮乃同步而兴。事实上,会盟燕享的赋诗引诗,几乎也集中在春秋时期。在会盟燕享中,列国都想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赋诗言志便成
3、最佳选择。会盟燕事中的诗礼交锋,直接影响了士君子的价值判断与人格修养。列国名卿的外交才能,多半表现在熟谙诗礼、智能达变上。鲁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在温地宴会,各国大夫皆赋诗言志,而齐国的高厚歌诗与舞不配,结果惹怒晋国,高厚只好落荒而逃。鲁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庆封逃难到鲁,叔孙豹让乐工诵茅鸱骂他,他竟茫然不知。鲁昭公十二年,宋华定到鲁国出差,鲁人赋寥萧以示友好与祝福,他毫无反应。这些在当时都是“国际笑话”。因而这个时代要求士君子熟谙诗礼,出使四方而能专对。鲁昭公七年,鲁国孟僖子陪昭公到楚国参加会盟,因不能以礼应对而抱恨终身,临终前要儿子跟孔子学礼。熟谙诗礼,关乎文化修养与基本素质,即春秋时所谓的“
4、文”。鲁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子评论郑国的贤臣是: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为辞令”。在礼治思潮下,整个时代的士君子,无不以诗礼为立身之本,以求自我实现。因此,春秋大国曾兴起研究诗礼的热潮;一些小国,为了交往大国,也不得不研究诗礼;连当时的戎狄也加入此列。但这时不像汉唐那样研究诗的本意或寻求圣人的微言,而是将诗认作与“礼”有诸多联系的圣典。左传几乎是把诗作为“礼经”来用的,其所有的引诗段落似乎或多或少都与礼有些联系。“礼”成了诗的第一生命。所有引诗赋诗者,无一不是精通礼仪者。总之,会盟燕享,促成了赋诗引诗的热潮;礼治思潮,促成了以礼为核心的诗歌解释系统的形成。在春秋会盟燕享的外交大平台上,诗
5、与礼绾结,为狼烟四起的春秋笼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1.(原创)下列关于“诗礼风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春秋时代,一面是战火狼烟,一面是诗礼风流。诗礼是时代的风尚,也是士君子的法宝,还是列国公卿生活的组成部分。B.“诗礼风流”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在春秋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它的出现与频繁的会盟燕享有重要关系。C.诗礼可使行为变得文雅,甚至连骂人这样不文明的行为,在用诗礼包装之后,也显得温柔雅洁,不失风流本色。D.会盟燕享是春秋时期的外交平台,各国利用这个平台,通过“诗礼交锋”的方式,化干戈为玉帛,用文化解决了所有冲突。2.(原创)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6、是() (3分)A西周与春秋,虽同重一个“礼”字,但西周人注重的是礼的仪式性,而春秋时人则把礼当做了治国大法和人生准则。B.“礼治”思潮的高涨,与会盟燕享时的赋诗引诗的风气的盛行,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这不是偶然巧合。C.高厚、庆封、宋华定因为在会盟燕享中不懂赋诗之意成了世人的笑谈,从侧面说明了世人对诗礼的推崇。D.春秋时代对诗礼的研究,不是为了探寻诗的原意或从诗中寻求圣人的微言大意,而是为了应对当下的政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左传以礼作为主要的价值判断标准,认为礼是治国治民治家的有效方式,甚至认为礼的重要性可与天地相比。B.春秋时代,士君子如果对诗礼了
7、如指掌,出使四方就能应对自如,否则就会洋相百出,孟僖子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C.“诗礼风流”的背后是你争我斗,列国都想在会盟燕享中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D.春秋各国曾经掀起研究诗礼的热潮,在这场诗礼盛宴中,有的国家是主动加入的,也有不少国家是被迫卷入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8、。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
9、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选自陈书韩子高传,有删改)4(原创)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B. 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
10、平/C. 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D. 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5(原创)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B子高聪明机
11、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推扶得以继续攀登。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他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击败张彪。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留异之乱平定后,子高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7(原创)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5分)(2)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临江仙
12、辛弃疾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小渠春浪细无声。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碧草旋荒金谷路,乌丝重记兰亭。强扶残醉绕云屏。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注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此词是作者罢官闲居时,与友人一起游园后写下本词。井床:井边的栏杆。乌丝:印有墨线的纸。8(原创)上片景物描写的角度非常清晰,请简要说明。(5分)9本词最后三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
13、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10(原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一样描写景物早晚明暗变化特点的句子是:“_,_。”(2)诗经氓中“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女子的不幸遭遇应有尽头、不会永远在风浪中颠簸、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的愿望。(3)屈原在离骚中以“鸷鸟”为喻说明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两句是:“_, 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沙漠玫瑰的开放龙应台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大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
14、,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8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的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
15、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第8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出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
16、,你们干吗呀?我愣住了。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
17、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以判断它的未来?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1).(原创)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作者通过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表现出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价值判断。B作者擅长细致描写,在作者笔下,沙漠玫瑰之美惊天动地。C从一蓬干草的枯死到丰润饱满地舒展开放,作者带我们和他一起经历了将信将疑、满怀希望、喜悦万分、深刻思悟的全过程。D给一种普通的地衣起一个异常美丽的名字,表明了作者对生命坚韧的礼赞。E作者不惜用绝大篇幅描写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意在水到渠成地引出自己的感悟:没有一
18、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2).请根据文意,概括沙漠玫瑰的几个特点。(3).(原创)认真阅读全文,请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4).有人说去掉第段,对文章理解也无太大影响,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说明理由。第卷 (表达题 共80分)四、语言表达与运用(20分)1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
19、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_。A自食其果玩火自焚作茧自缚B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茧自缚C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D作茧自缚玩火自焚自食其果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
20、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 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ABCD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21、)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诗句)”的奇效。16.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所说明的构造成语的美学基本要求,不超过25个字。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成语往往四个字或者三个字一句,如“置之度外”“想当然”。字数多的极少,如“牵一发而动全身”。成语句式整齐,如“稗官野史”“微言大义”“轻描淡写”“树碑立传”“面黄肌瘦”。至于“前呼后拥”“千军万马”“山清水秀”,平平仄
22、仄,就是好听。四字成语里面很少有违背这个规矩的。唯一“不正经”的一句成语,就是“乱七八糟”,因为按照美学应该是“乱七糟八”,或者“七乱八糟”,结果它就偏偏是“乱七八糟”,所以就乱七八糟。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常引起人们的诸多感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曼舞的黄叶展示着秋的衰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荒野的草显示着无尽的生命力。“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树叶,一株小草,短暂一生,令人感慨系之。请以“一草一木总关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正确;不得抄袭;不盲目抒情,不无病呻吟。
23、2020级高一学年下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语文学科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化干戈为玉帛,用文化解决了所有冲突”夸大其词。原文相关内容“是为了消除冲突”“为狼烟四起的春秋笼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2C(以偏概全,高厚是因为“歌诗与舞不相配”。)3B(“如果”“就”不成立,“了如指掌”属必要条件;孟僖子“洋相百出”属无中生有。)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4、C5、答案:A(“总角”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不分男女,常用来指少年时期。)6、答案:B(“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推扶得以继续攀登”只是一个梦,而非事实。)7、答案:(1)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
24、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等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及、稍、胆决各1分,大意分2分。)(2)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乃、麾下、礼、归各1分,大意分1分。)参考译文:韩子高,会稽山阴人。门第低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文帝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尚未成年头发还束做两个结,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在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同意了。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更名为子高。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
25、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等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文帝引入文育军营中。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
26、又来投降,张彪便逃跑到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文帝即位,任命他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封邑三百户。王琳到栅口时,子高在台内值班。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天嘉二年,升为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等到征讨留异时,子高随侯安都驻扎在桃支岭岩下。当时子高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另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头上的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人从临川征讨晋安,子高从安泉岭出发与他们在建安会师,
27、在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之乱被平定后,凭借功绩升任通直散骑常侍,晋爵为伯,增加的邑户连同之前的封邑共四百户。六年,被征为右卫将军,回到京师,镇守领军府。文帝病重,子高入内侍奉医药。废帝即位,子高晋升为散骑常侍,仍任右卫将军,移营驻扎在新安寺。(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从“听觉视觉”或视听结合。(2分)第一句写听觉,第二句写视觉,第三、四两句写听觉,最后一句写视觉,必须分析,分析必须结合诗句。(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表现了作者去职闲居、壮志难酬的烦躁和无奈。(2分)作者用乐景来反衬内心的烦乱。(2分)借酒浇愁之后,似醒未醒之中,词人围着室内的
28、屏风转个不停,说明心绪不宁,烦躁不安。正在此时,窗外一枝鲜花映入眼帘,花蕊上还带有晶莹的露珠。作者透过花之美来衬托情之哀。(2分)(意思答对即可。)10.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11(1)C E(A项作者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应该历史地看待事物;B项应是沙漠玫瑰之美惊天动地;D项沙漠玫瑰之名是原来就有的,不是作者命名的。选C3分,选E2分,选D1分。)(5分)(2)形状: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很难看;是一种地衣,松枝形状。颜色:开放时叶绿色,张开有玫瑰形图案。生命力:整个浸泡在水里八天就会复活,干放一两年遇水仍会
29、复活。(6分,每点2分。)(3)记叙、议论、描写结合。第一段提出观点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中间着力记叙描写养沙漠玫瑰的经历,最后三段议论说明对于人事不理解他的过去就不可以判断他的未来。善用修辞。比如比喻,第二段生动形象地描写沙漠玫瑰如沙如松枝;比如对比,沙漠玫瑰在我和邻居眼里不同的感觉,突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判断是不同的(其他手法言之成理)。语言风格,细腻而富有哲理。比如文章第二段对沙漠玫瑰形状进行了非常细腻描写,第三段细腻描写了自己养沙漠玫瑰的过程;文章还告诉我们,认识过去才能预测,对于人事不理解他的过去就不可以判断他的未来。(6分,每点2分。)(4)不能删去(1分),因为:结构上:首尾呼
30、应,浑然一体。(2分)总领全文,卒章显志,点明、深化中心。历史告诉你,应历史地看待事物,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鉴往知来。(3分)运用以小见大手法,构思巧妙。由沙漠玫瑰的开放推及应历史地看待事物的深刻哲理(2分)。(8分)12C(作茧自缚: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13【答案】B【解析】A(结构混乱,属偷换主语,“依旧热情不减”的是“北京市民”;C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D 1.搭配不当,“种种”修饰“苦难”“不幸”可以,用来修饰“幸福”不当;2.表意不明,
31、“也不例外”是指“陪伴在他身旁”还是指“听他讲述”,还是同时指“这两件事”。)14C试题分析:答题时要善于根据所给句子的语体特点来组合句子。此题所给的写景的描述性文字,既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写景上又有空间的层次感,依照先时间顺序,再空间顺序及句间关系就可选出答案。从下雨的时间顺序可判断紧接开头一句“梅雨季节”;由夜雨到清晨的雨停,可知紧跟;从关联词语“虽。但。”可知,跟在后面;从并列关系看中的“还”表明了紧跟后;故排除ABD,选C。15参考:教师更应像一个导游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柳暗花明又一村(答对前面两点每点2分,最后一点1分)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语言连贯能力的把握。答题时要注意话
32、题要保持一致,本题主要在论述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并且要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做出全面的讲解,最后说达到的效果,联系学过的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蕴含得瑟哲理就可做出解答。16构造成语的美学基本原则是简洁、对称(或句式整齐和富于音乐性(或“音韵和谐”“铿锵”“抑扬”或“平平仄仄”。)(注意答案应该是一句话,每一个关键词2分。)17作文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话题作文,写好话题作文,关键是要审清题意。话题作文的审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审材料.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的,是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也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审题时就不能不仔细阅读材料,吃透材料
33、内涵。读材料时不能匆匆“扫描”,应该一个字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因为关键词句往往暗含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这个话题作文的材料部分为“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常引起人们的诸多感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曼舞的黄叶展示着秋的衰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荒野的草显示着无尽的生命力。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它明示了许多诗人对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引发感慨。我们也要由此入手。二审提示. 话题作文,一般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起着引领考生思维方向,帮助考生
34、打开思路的作用。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按照试题的要求成篇。这个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是“一片树叶,一株小草,短暂一生,令人感慨系之”。他告诉考生的信息也很清楚,要从细微之处触发情感。三审类型.从近几年话题作文的类型看,可分为:单头型、多头型、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的核心是审“话题”,我们首先要吃准这一“话题”的含义。不论是单头型的或多头型还是关系型的,理解话题中有重要意义的字词是关键。把握住这些关键字词,也就掌握了准确理解题意的钥匙;反之,就会造成审题上的失误。“一草一木总关情”这个话题的关键词”是“关”,它是“关联、涉及、触发”的意思.陈述对象是“一草一木”是借代用法,可代指自然界的一些生物,如花草,树木,风雨雷电等。要从自然界的草木等写起,写出触动你情感的东西来。四审要求.话题作文的命题往往在材料与话题之后辅以相关的“要求”或“注意”,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考生在审题时要避免“要求”或“注意”中的诸多禁忌,如果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特别是要求题目自拟,一定要拟一个亮人眼眸的标题.否则,不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