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七单元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2015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
2、,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
3、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
4、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
5、有删改)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解析:A项,信息源于第1段开头句,“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错,与原文意思不一致。B项,信息源自第2段开头部分,“中国经典
6、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中的“核心思想”理解不准确,文中并无此信息。D项,“还需要侧重考虑”错,第2段中的原文是“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答案:C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
7、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解析:B项,信息源于第2段中间,原文是“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即古代儒家对“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都关注,不是“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A项,信息源于第2段,正确。C项,信息源于第3段,正确。D项,信息源于第4段,正确。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
8、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解析:A项,信息来自第3段,但选项中“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错,于文无据。B项,“如果就”使用不当,信息源于第4段第一句,原文是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D项,信
9、息源自文章最后一句,原文是条件关系,而选项是目的关系。答案:C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
10、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节选自韩非子五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胜:堪,能承受。B.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决:决定。C.是以圣人不期修古期:日期。D.不法常可法:法规。解析:B项,决:疏通。C项,期:希望。D法:效法。答案:A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B.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11、/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C.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D.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解析:注意依据句意和句式来断定停顿之处。答案:D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要是说治理天下应当研究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进而准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B.作者认为从上古到中古、到近古、到当下,世事一直在变化,没有一种政治措施能永远有效。C.“守株待兔”的宋国人已经成为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的保守者的代表。D.作者特别推崇“不期修
12、古,不法常可”,认为古代的一切都已过时,完全没必要去遵从。解析:D项,“认为古代的一切都已过时,完全没必要去遵从”错,原文无此意。答案:D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5分)(2)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5分)参考答案:(1)所以圣人不希望照搬古代那一套,不墨守成规,研究当世的事情,从而给它准备相应的措施。(2)现在想拿古代帝王治理国家时施行的措施来治理当代的民众,都是守株待兔之类的笑话。(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89题。村居宋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
13、,带得寒鸦两两归。渔村夕照明沈明臣洲前洲后尽垂杨,村尾村头满夕阳。换酒醉眠高晒网,远山修竹正苍苍。8.“夕阳”这一意象在上面两首诗中的内涵是否相同?请做具体分析。(5分)参考答案:张诗以动衬静,描写了老牛在夕阳西下时自行归来,似乎是牛蹄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夕阳下的乡村静谧和谐。沈诗以景衬情,通过描述夕阳落山时的景象,渲染出渔村清幽的环境和安宁平静的气氛,昭示渔民的淳朴善良。9.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参考答案:张诗描绘了一幅淡雅祥和的秋日村居图;沈诗描述了渔村街巷幽静安宁的景象。在两首诗中,诗人都对眼前的情景充满了喜爱,抒发了诗人的羡慕和留恋之情。(三)名篇
14、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三杯两盏淡酒,。(李清照声声慢)(2)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3),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4),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伏清白以死直兮,。(屈原离骚)(6)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答案:(1)怎敌他晚来风急(2)俯察品类之盛(3)间关莺语花底滑(4)舟遥遥以轻飏(5)固前圣之所厚(6)切问而近思三、表达运用(15分)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明末崇祯年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沉重打击了明王朝的经济,将的明王
15、朝拖入了更深层次的危机中。(2)在的漫漫长夜,鲁迅的杂文成为号召革命者向黑暗势力抗击的檄文。(3)季羡林先生的近百年人生,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真实写照。A.风风雨雨风雨飘摇风雨如磐B.风雨飘摇风雨如磐风风雨雨C.风雨如磐风风雨雨风雨飘摇D.风风雨雨风雨飘摇风雨如磐解析:风雨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风雨如磐:风雨像磐石那样压在头上,形容风雨极大,比喻黑暗势力的重重压迫。风风雨雨:比喻经历过的各种艰难困苦。答案:B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风景这边独好”成为2014年影视业留给市场的最大印象,但是这个行业依然是按照“高回报、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模式
16、来运作的。B.穿木屐,着汉服,拜孔孟,跪先贤近年来,国学热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大背景下持续升温,这种现象引发了传统回归与“商业运作”。C.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再次提醒公众人物:有名有钱别太任性,从艺当知感恩,做人当知敬畏,名气伴随担当,别因自我放纵,一朝失足,终生余恨!D.无论是跑步、游泳,还是网球、高尔夫,运动能帮你排解身心的毒素,增加抗压能力,天长日久,你自然能拥有一种阳光健康而又平和从容的气质。解析:A项,“高回报、高风险和高投入”语序不当,应为“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B项,成分残缺,在“商业运作”后加“的争论”;D项,搭配不当,“增加”改为“提高”。答案:C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
17、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蔡元培先生曾在大学演讲时说到人生的三个时期,即预备时期,幼年;工作时期,壮年;休息时期,老年。他接下来说,预备时期,。少年受益于社会,欠下债,债是要还的。工作时期,也是还债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老年进入休息时期,如果有能力,。即便休息,“半息”就可以了,不要“全息”。健康状况允许,又有份事业,是个实业家、教育家、著作家,继续工作着,不知老之将至,当然更好。参考答案:也是欠债时期壮年为社会做工作还是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4.阅读下面图表,按照要求回答问题。(6分)春晖中学在学校读书节期间对1000多名在校生
18、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如下:中学生阅读方法调查结果方法随便翻翻,了解大意只挑选有趣的地方读摘抄好词佳句能有选择性的精读、品读结果57%23%15%18%(1)用简明的语言介绍调查表所包含的信息。(2分)从图表中可知:(2)对所概括的信息进行简要点评。(4分)参考答案:(1)春晖中学学生平时阅读时随便翻翻,了解大意的占57%,只挑选有趣的地方读的占23%,摘抄好词佳句的占15%,能有选择性的精读、品读的占18%。(2)示例一:这说明中学生阅读能对文章的思想观点质疑,并提出自我独特见解的几乎没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阅读,或者是阅读习惯不好。示例二:这说明中学生阅读能对文章
19、的思想观点质疑,并提出自我独特见解的几乎没有。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一是老师多加指导;二是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四、作文(60分)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可选择其中的某一句话立意,也可结合多人的观点,分出何时“言”、何时“不言”、如何“善言”。无论是选一还是选多,只要能结合材料的观点
20、来立意,就无优劣之分。要扣住关键词“痛”和“言”,不能漫谈“痛”。务必紧扣我们面对“痛”,采取何种方式来表达,或不言,以体现责任、包容,以体现坚强、奋起;或善言,以智慧言痛,以诗文言痛,以献爱心言痛等。参考例文:痛而不言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如果说痛了就言是一种本能,痛而善言是一种智慧,那么痛而不言就是人性的坚强,更是人生的大彻、大悟、大智慧。痛而不言,是为了酿造更美更醇的酒。有人说:“只有痛苦才能酿就美丽的诗篇。”是的,就如海子,那位有着无尽孤独与痛苦的诗人用他心中的苦、心中的痛酿成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清新明丽的诗句。就如蚌,正是用它的痛苦才孕育了圆润而晶莹的珍
21、珠。如果海子把他内心的孤单痛苦说了出来,那么他还能吟出这样优美的诗吗?如果蚌把让它痛苦的沙子吐了出来,还能孕育出那么高贵美丽的珍珠吗?不能,是痛而不言,让寂寞变成了美丽的诗篇,让沙子变成了莹亮的珍珠,让酒更美更醇。痛而不言,是为了积蓄力量,待机而动。人们常说化悲愤为力量,痛苦就是一种力量,可犹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之势。越王勾践,一位忍辱负重的贤明圣主,被俘后替吴王洗马,每天所受的羞辱可想而知。然而他的苦、他的痛、他的悲愤无法诉说,他把痛苦化为一种力量,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国。韩信,一位智谋超群的大将,他也是位痛而不言的人,他没有因当年的胯下之辱坠去青云之志,而是将其作为鞭策他
22、不断前进、不断攀登的力量。痛而不言,化痛为力量,才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才有大将韩信甘忍胯下之辱,终成灭秦兴汉的一代良将的绝世佳话。痛而不言,是为了“乘风破浪”,“直济沧海”。沉默并不代表懦弱,痛而不言并不代表屈服。诗人汪国真曾说:“把眼泪攒到成功的那天流,那一天,哪怕流它个汪洋大海。”痛而不言,正是为了到达成功的彼岸时,能够回首看着自己的坎坷历程笑得更好,哭得更尽兴。就像是李娜,把训练时留在身体上的苦楚,把失败时的心灵上的痛化成了一把泪,只洒在成功的那一天,只洒在大满贯的赛场上。尽管没有流它个汪洋大海,但至少她的泪浸湿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眼眶。所以说,痛而不言是一种大智慧,是为了直挂云帆济沧海。历数古往今来的各位名人,往往都是痛而不言的人。他们把痛化为美酒,把痛化为力量,把痛化为对成功的渴求。痛而不言,是一种坚强,更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