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阶二 单元主题任务探究 任务四 写作训练:议论要有针对性 第六单元 学习之道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人们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风气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范文借鉴】佳作赏读“劝学”新说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洋洋洒洒地挥就了劝学一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在于改变和提高自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教育我们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学习要坚持不懈。荀子这位思想家在距今甚远
2、的年代道出的心志,几千年来仍未失去其意义。然而,在荀子所不知的今天,在潮湿腐臭的角落里,有人宣扬“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读书无用论。读书真的无用吗?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面包,但能带给我们思想;读书无法消除战争,但能让人在面对死亡时变得安宁、祥和。由此可见,读书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会使人的精神之花由内而外散发出香气。你嗅不到它,但它却萦绕在你身旁。社会上的一部分浮躁之人,大肆宣扬“读书无用论”,把韩寒作为宣扬“读书无用论”的成功素材。可是韩寒却说:“我是退过学,但我没说过读书无用。”把比尔盖茨大学辍学作为宣扬“读书无用论”的盾牌。但是,请不要忘记,他辍的是哈佛。他深入研究的是计算机编程。他不是不读书
3、、不学习。个例的所谓成功不能成为普世道理,只有无知的人才惯于管中窥豹。从古至今,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实践证明,知识是永恒而无形的力量,不停地创造着柳暗花明的新世界。读书能使人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诚如三毛所言:“读书总会让你散发出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读不同的书,你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本书告诉你要学愚公移山坚守执着,那本书就提醒你学鲁迅三改其志懂得放弃;这本书告诉你要学孔融让梨内敛谦让,那本书告诉你要毛遂自荐自赏自信 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周围的竞争,便是那暗流汹涌的水。能使你不退的,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因此,或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
4、展,或是为了家人无限的期望,或是为了国家、民族,我们都应该潜入学海之中去发现那更深处的知识宝藏,去领略那苦中的甜与乐!在忍受了“积土成山”那漫长的过程后,你能感受到“风雨兴焉”的真正快乐;在牺牲了无数欢乐的时间渐渐“积水成渊”后,你得到的是腾然跃起的蛟龙。痛苦换来的,是更大的快乐;牺牲换来的,是更多的硕果。学习是痛苦而艰辛的,而当通过学习换来了认知和思想的升华时,你就会感到学习其实是甜美而芬芳的。同学们,读书有用,只有读书,你的文化素养才会提高。拿起你的书,好好品味其中的道理吧!读书吧,少年!亮点评析 第段运用引证,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然而”笔锋一转,提出今天在学习中遇到的新难题读书无用论。
5、第段针对“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作者展开了有针对性的驳斥,运用韩寒、比尔盖茨的事例有力地驳斥了社会中一部分人的错误观点。第段重点论述了读书的意义和重要性。第段作者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强调了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段作者从学习的过程中告诉人们,只有忍受住学习这一痛苦而艰辛的过程,才能升华自己。第段收束全文,短促有力,发出号召,具有一定的艺术感召力。【总评】文章以荀子的千古名篇劝学开篇,引用其中的名言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然后笔锋陡然一转,提出今天在学习中遇到了新的难题读书无用论;然后作者围绕“读书无用论”展开有针对性的驳论,从而确定了自己的观点;紧接着作者针对读书的作用、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6、;作者还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和痛苦,是升华自己的必经之路;文章以“读书吧,少年!”结尾,简洁明快,再次规劝人们读书、学习。议论要有针对性“五角度”1立论要有针对性(1)立论的切口要小。立论要从小的角度把握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2)立论要符合实际。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在保证观点正确的前提下,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现实意义。2论证角度要有针对性 首先熟悉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比较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因果论证法和归谬法。然后针对具体的文章内容灵活地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这样才能使论证具有说服力。3议论的论据要有针对性 议论文的最终目的在于说理,说理必须
7、要透彻、有说服力,需要做到有理有据。这就要求在选择论据时,论据必须真实且典型,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生活逻辑和历史事实。同时必须有代表性、权威性,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样的论据才具有针对性。如劝学中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君子”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然后从生活事例来阐述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以及态度等,充分地论证了中心论点。4议论的对象要有针对性 中国有句谚语“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说的就是说话要看对象。在写作时,也应该注意议论的对象。议论的对象一定要明确,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论证效果。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针对“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说法
8、而展开的议论。5议论要有现实针对性“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议论文应有现实针对性,抓住问题的实质,针砭时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彰显议论文的价值。如在劝学中,针对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人人可以成君子”的不良现象,作者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告诫人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应该不断积累,做到坚持和专一。一、片段训练 1请判断下列哪些材料论述“勤能补拙”的观点缺乏针对性,并分析。(1)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2)
9、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 NBA 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相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3)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_ _ 答案 通读以上材料可知,(2)具有针对性。因为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相比,是“拙”,这个例子紧扣了论点;(1)(3)缺乏针对性。(1)并不能表明韦钰是“拙”的。(3)中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
10、并不“拙”,与“补拙”毫不沾边。二、整篇训练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涉”原则,即尊重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事情,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然而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有约 50 只帝企鹅被困冰坑,历时两天仍无法走出困境,出现很多伤亡,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经过深思熟虑,用铲子在冰坑周围的斜坡上挖出一条呈楼梯状的浅沟,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写作指导】材料内容分为
11、三层:第一层解释自然纪录片行业中的“永不干涉”原则;第二层叙述某摄制组通过“间接干预”救出困在冰坑里的帝企鹅的故事;第三层介绍观众关于摄制组的做法的两种观点。据此可知,材料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原则,如何评价适度改变原则。写作时,可以赞同摄制组的做法,写原则可以灵活改变;也可以反对摄制组的做法,写原则不可改变。当然,也可以辩证分析。【佳作展台】原则就应坚守尽管许多人为摄制组的“间接干预”叫好,但我仍然反对这样做。原则就是原则,原则需要人无条件遵守。自然纪录片行业制定“永不干涉”原则自有它的道理:既然是对大自然的纪录,就应该秉持尊重大自然的原则,不应人为干预;否则,“自然”也就名不副实了。大自
12、然有其自身的法则,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没有人为干预时,大自然也并没有因为哪一个物种的灭亡而衰败,反而一直呈现生机勃勃之态;反倒是有了人为干预之后,大自然面临着动物栖息地缩减、物种数量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很多时候,所谓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只不过是人类的一厢情愿罢了。“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历史长河和现实生活中,有无数人为自己心中的原则而坚守。“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言辞回荡在汨罗江边,即便是死也不向恶势力低头,这是屈原的原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躬耕于南山,固守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信条,这是陶渊明的原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死面前不屈膝,宁与国家
13、共存亡,这是文天祥的原则;“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与百姓同甘共苦建设家乡,这是杨善洲的原则 守原则于细微,持原则于方寸。原则是基石,是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打折”。一日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图书被毁于一旦。在这之前有一名学生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地把一本由他人捐赠给学校的书带出馆外。而这本书成为哈佛这批受赠的书中唯一的珍本。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这位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的办公室,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书表示感谢,然后把他开除出校。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校纪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更安全有效。我们据此也可以说,让原则看守
14、人类的秩序,比用其他东西看守更安全有效。坚守原则的理由只有一个,但突破原则的理由可能有千万个。原则一旦确定下来就必须严格遵守。它是人类理性的光芒,它铁面无私地看管着人类的秩序,不受情感的左右正是它的可贵之处。然而现实生活中,突破原则的情况太多了。人们总是有各种理由来突破原则,于是,“原则”变成了“原则上”。原则本来是执行的标准、遵守的规范,应该奉为圭臬,尊为信条,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违反。但“原则上”是游离于原则之外的。很多事情,一旦说是“原则上”,那么就意味着有回旋的余地,有活动的空间。如此,现实生活中人们规则意识淡薄、原则的作用不彰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从当前原则作用不彰、规则意识不强的现实出发,立足于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有序运转,我坚持对原则的遵守,反对以人性为名对原则的破坏。【点评】文章开门见山,表明自己的观点:原则要无条件遵守。然后分析材料,并列举历史和现实中坚守原则的事例。接着举出哈佛大学坚守原则的事例,论证原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打折”;并且联系现实,从反面论证坚守原则的必要性。最后再次点明自己的观点。文章论证充分,说理有力。点击右图进入 素 养 提 升 练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