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阶一 教材单元文本学习 第9课 项脊轩志 第三单元 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1赏析两篇散文的语言特色。2分析文章的手法和结构方式。3体会两篇散文中流露出的情感。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情是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感,也是最能撼动人内心的情感。面对命运的抉择,荣华与亲情,他毅然选择了后者。虽为“亡国贱俘”,却不卑不亢,甘于清贫,婉拒帝王之邀,只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虽说“乌鸟私情”,实则为至孝之举。“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家世变迁,诸父异爨,祖母期许,亭亭枇杷。一悲一笑,一草一木里,饱含着归有光对家人的那份深深的眷恋之情。文言预习任务单 NO.1文白对译 知识梳理 一、一词
2、多义1顾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环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动词,拜访)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一首示子侄)(副词,难道)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不过)2稍余稍为修葺(副词,稍微)稍出近之(黔之驴)(副词,逐渐)3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安放)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狱中杂记)(动词,设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动词,放弃,丢下)4去比去,以手阖门(动词,离开)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动词,距离)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动词,除掉,去掉)5归后五年,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皆归刑部(狱中杂记)(
3、动词,属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动词,返回)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并序)(动词,妇女被休回娘家)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归还)6效吾家读书久不效(动词,产生效果)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名词,任务)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名词,效果)莫效此儿形状(林黛玉进贾府)(动词,仿效)7所某所,而母立于兹(名词,地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与“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与“以”连用,表手段、方法、目的,用来的、凭借)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用在动词前
4、,与前面的“为”字相应,“为、所”被动句的标志,表被动)8而客逾庖而宴(连词,表顺承)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某所,而母立于兹(代词,同“尔”,你的)余扃牖而居(连词,表修饰)9故轩东故尝为厨(名词,原来,从前)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名词,原因,缘故)温故而知新(论语)(名词,旧的、原来的知识)二、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向下)2使不上漏(名词作状语,从上面)3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阁子北面)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5乳二世(名词作动词,喂奶、哺育)6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7庭中通南北为一(数词作名词,一体)三、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古义:今义:寺院的住持。2往往而是古义
5、:今义: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到处。一丈见方。3三五之夜古义:今义:表示数目不多,约数。指农历每月十五。四、文言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无标志词)译文:2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3鸡栖于厅。(状语后置句,鸡栖于厅,即“鸡于厅栖”)译文:4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句,异于前,即“于前异”)译文:5而母立于兹。(状语后置句,立于兹,即“于兹立”)译文:你的母亲(曾经)在这儿站着。鸡在厅堂里栖息。形式与过去稍有不同。6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状语后置句)译文:7以当南日。(省略句)译文:用(北墙)对
6、着南边射来的日光(使其反照室内)。我从童年起就在轩内读书。8语未毕,余泣。(省略句)译文:9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被动句,“得不焚”包含被动)译文: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毁。(老婆婆)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文本鉴赏任务单 NO.2资料链接 文本鉴赏 明文第一归有光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后徙居嘉定(今属上海),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散文家。归有光 9 岁能属文,后以同邑人魏校为师,诵经史,习古文。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其后 20 余年,8 次会试不第。嘉靖四十四年(1565)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后官至南京太仆寺丞,留任内阁制敕房,参
7、与撰写世宗实录。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推崇“唐宋八大家”古文的既成传统,自觉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很受时人推崇。主要作品: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有震川先生集传世。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当时明王朝的统治十分腐朽。项脊轩是作者年轻时学习、生活过的地方,它印证着一些人和事的变迁。小小的书斋是作者家庭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和悲哀。归有光一直郁郁不得志,他回首往事,情不自已,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志“志”,为记事的书或文章,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等。和“志”文体形式比较接近的还有“记”“书”等。“
8、记”,即记载事物的书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记。又为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笺记等。“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据史记礼书司马贞索引,“书”又为“五经六籍总名”。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_ _答案 偃仰啸歌 悲任务探究一 老屋和琐事,凝聚着深挚的眷恋之情 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任务导引 项脊轩,这座百年老屋,几度兴废,寄寓着三世之遗迹,维系作者一生的感情。“多可喜,亦多可悲”,无论写景,还是写人,一切都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但都承载着融融的亲情和怀念。任务设计1第一段中,项脊轩修
9、葺前后有什么变化?修葺后,作者的情怀怎样?请简要分析。_答案 修葺前狭小、破旧、阴暗,修葺后明亮、幽雅、安静。修葺后,作者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小屋的客观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可喜”的情感。2作者围绕“喜”和“悲”分别记叙了哪些事情?_答案 先写在轩中读书的乐趣,体现“喜”;再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与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最后补记婚后的一段生活,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和悲痛的心情。3作者对母亲、祖母、妻子的回忆,其感情表达的方式有什么不同?_答案 同样表现怀念亲人的感情
10、,因为被怀念者的身份及当时环境的不同,这种感情的表达方式也各不一样。人物写法原因 母亲借“老妪”之口,再现母亲昔日的音容,表现对母亲的怀念。结果是“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作者早年丧母,所以写母亲是通过老妪的转述及回忆进行的人物写法原因 祖母作者将祖母的遗教同今天自己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交织起来,百感交集,以至于“长号不自禁”作者“束发”“读书轩中”时,祖母来轩中赠象笏,所以作者采用回忆的笔法来叙写妻子重在表明恩爱难忘,一往情深,感情表现得既深沉又含蓄,流露出一种物在人亡的感伤写妻子,既是出自对他们共同生活的描述,又是出自作者的追忆 任务探究二 抓细节、理线索、品感情 赏析文章的手法与结构艺术任务导
11、引 归有光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凡的琐事,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平平淡淡的一句话语,母亲的慈爱、祖母的期盼、夫妻的恩爱都如在眼前了,让我们鉴赏文章是如何在写景和叙事中,将“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的。任务设计4项脊轩志叙事和抒情的展开都是有线索的,请分析叙事和抒情的线索。_答案 文中叙事,有两条主线。一是沿叙写项脊轩展开,一是沿叙写故人展开。叙写项脊轩,写其规模,写其方位,写其简陋,重在写其变迁。一是为己进学而修葺,一是因诸父分家而间隔,最后是念妻不修到因病无聊而修。叙写故人,侧写母亲,正写祖母,重写妻子。写妻子问古,写妻子学书,写妻子归宁归来,写妻亡、室坏、自己久卧病,先不修,后又修,
12、均为妻亡之故;写妻子所种枇杷,人去树成,时时令生者思念不已。文中抒情,也可见两条主线。一是喜,一是悲。轩明院谧,正宜学问;轩屡遭火险,但均幸存;母亲、祖母、老妪,善良、慈祥。妻子贤惠,通达事理。作者深以为喜。处处门墙,东犬西吠,鸡栖于厅,人穿堂厨,一变再变;先慈逝去,遗迹仅存;贤妻中道而亡,唯枇杷玉立。作者深以为悲。叙事抒情,抒情为本,叙事辅之。叙事平淡,为抒情而用;文辞无奇,仅以真挚是取。平常心语,感人至深。5项脊轩志有很多细节描写,请结合文本分析细节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_答案 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
13、,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如写诸父分家,“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写出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写出分裂之后混乱不堪的局面。“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表明亲情淡薄,隔膜加深。如追忆母亲,“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一个动作、一句话,刻画了一个慈母形象,准确传达了母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和厚爱,同时作者对母亲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也不言而喻。如缅怀祖母,“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得惟妙惟肖。如思念妻子,
14、“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一个“时”字表明经常,一个“或”字表明了两人亲密的关系,淡淡几笔,体现了妻子的好学和他们融洽的伉俪之情。6项脊轩志中“余既为此志”以下部分是作者若干年后补写的。想一想,作者补写的这两段有什么作用,与前文相比,最后一段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什么特点。_答案 作者若干年后重读旧文,想起妻子嫁给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以及后来妻死室坏带给自己的伤痛,于是补写了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悲和难以排遣的苦闷之情,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思念,寄托寂寥之感。这两段文字笔调内敛,语气平静,“以乐景衬悲情”,用婚后欢乐的生活细节反衬现在的伤感,尤其是“其后六
15、年”“其后二年”“然自后”等一组时间短语,更寄寓了作者无限的感慨。文末写亡妻手植的枇杷树现已“亭亭如盖”,含蓄地用景语结束全篇。句中“死之年”与“今”,形成今昔对比,暗寓“今不如昔”的人生感慨,引发读者的共鸣。任务探究三 语言清淡,不事雕琢 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任务导引项脊轩志的语言朴素清淡,王锡爵称归有光的作品“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语言之外”。学习时要注意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任务设计7项脊轩志的语言“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_答案 质朴。作者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辞藻来恣意地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质朴的语言,娓娓叙谈,真真实实地回忆,但质朴天然之中却蕴含着丰富的表
16、现力。看“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是一幅有形有声的月色桂影画,二十个字,却传达出无尽的内涵,令人心旷神怡。再如刻画老妪“某所,而母立于兹”“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寥寥数语,老妪怀念“先妣”、忠心服侍小主人的神情无不毕现于读者眼前。写妻子婚后的旧事,从娘家归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平平淡淡的语言,却是极生动地表现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和深挚感情。凝练。如作者在描述项脊轩的特点“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是写其破旧,“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是写其狭小,“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是写其阴暗,寥寥数笔,一个旧、破、小
17、、暗的项脊轩就呈现在读者眼前。蕴藉。项脊轩在归有光的心目中的意义非同平常,因为这里留下过所挚爱和怀念的先大母、先母、娇妻的足迹,有过自己过去的生活、爱情、反抗、等待和现在宁静而悲哀的回忆,文章处处有情又处处不直接抒情,将感情融注在叙事和描写之中。8项脊轩志中用了不少叠字,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_答案 短短一篇课文,六用叠字来摹声、绘景、状物,以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珊珊”;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字,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诵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往往不是纯客观地状物绘景,他既写物貌,兼写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话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厌恶和不满。如“珊珊”一词,既写出树影晃动时轻盈舒缓的样子,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项脊轩无比深挚的感情。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之情,读来富有余味。点击右图进入 文 本 对 应 练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