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高二历史练习8: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235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二历史练习8: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年高二历史练习8: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年高二历史练习8: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年高二历史练习8: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了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 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 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思想 ( ) A. B. C. D.【答案】D2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掉大半。你认为被删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答案】A【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而作为封建君主是想加强君主权威,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3.“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主张调节

2、与和谐社会人际关具有古典人道主义质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刑杀主张“民贵君轻”,行仁政A B C D【答案】C4.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答案】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法家思想的理解。依据题干中的“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可知是法家的思想。故选D项。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其中的“人”是指A人民 B国王 C庶人以上的各阶层 D士大夫以上的统治阶层【答案】D【点拨】“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大意是

3、: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而不欺愚百姓;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正确的使用官吏,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时间。本题中“人”指官吏,选D项。6.“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是清代弟子规中的句子,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教育A. 鼓励儿童全面发展B. 注重儒家伦理教育C. 提倡进行家庭教育D. 渗透天人感应思想【答案】B【点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大意是: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4、,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要给父母纳凉;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傍晚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反映了当时的教育注重儒家伦理教育。7.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儒家政治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

5、项主张维护等级观念,不会招致朱元璋反对故应排除;B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是荀子的观点故应排除;C项是愚民政策,符合统治者的意愿故也应排除;D项符合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主张,尤其进步性,但是在封建社会主张专制皇权至上的朱元璋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所以此题应选择D。8.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荀子【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荀子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礼仪化之与起法治之”和所学史实正好与荀子主张儒法兼施不谋而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9.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

6、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答案】B【点拨】根据所学可知,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本题选B项。10.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

7、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答案】D【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周朝应该是宗法制,而最后宋朝应该是理学盛行,故此题应该选择D。11.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答案】C12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A.以人为本的思想 B.反对苛政的思想C.以理服人的思想 D.为政以德的思想【答案】A二、非选择题13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

8、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请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3分) (2)16世纪前后,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和变革。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6分)(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1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经济体制?图2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6分) (4)历史发展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社会转型?(3分)【答案】(1) 有教无类;民贯君轻;以法为本。(3分)(2) 经济方

9、面,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初具雏形;政治方面,欧美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逐步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体制;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解放了思想。(6分)(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夫比重。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6分)(4) 言之成理皆可给分。(3分)【点拨】(1) 春秋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孟子主张民贵君轻,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2) 16世纪前后,世界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欧美各国建立了资本主

10、义民主制度,打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3) 图片提供了1978年安徽,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78年后,孤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4) 结合史实分析进行回答。14.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

11、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1分)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4分)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2分)(3)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1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要分析原因。(2分) (4)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1分)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答: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1分)。材料一主张“德”、“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4分)。答:因为各派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2分)。答:材料四的主张(1分)。因为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2分)。答:材料一的主张(1分)。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点拨】本题借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观点来考查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回答各问时注意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各派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