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课题 故都的秋 课时2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 学目标学习目标: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 情的写法。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 的一些技巧。教 学过程教 学 内 容备注一 、自 主学习第一课时反复朗读课文二 、在故都,秋天可选取的景物非常多,火一样的香山红叶,秀丽 的北海公园等等,无不映出秋天的倩影,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些秋景来写6质 疑提问呢?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 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 雨
2、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 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 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 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 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 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 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 来抒什么样的情三 、问 题研究1 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开篇提到“江
3、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 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2.为什么写“都市闲人”?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 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3. 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
4、对写秋诗文的议论?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 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4. 本文多处使用排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文中有许多并列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 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现摘录一些 并稍作品味。“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也许主张语言简洁的人会觉得“却 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
5、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 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 是近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地表达了赞 美之情。“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
6、,黄犬之与骆 驼。”这是说理性的语句,但是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四 、课 堂检测二 在下面的两段文字里,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 思。细细品味,做一些圈点勾画、评议赏析。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 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2.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
7、“一丝一丝 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 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 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 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 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 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 又是寂寞的。五 、小 结评价集 体讨论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最好是朗读。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就像朗
8、读者自己在抒发感情一样。一些优美的语句、精警的段落,最好能 熟读成诵。朗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消除时代隔阂教 学后记由于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 些困难。困难主要是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清”“静”好理解, “悲凉”就不好理解。也许在学生看来,“清”“静”是“正面”的感受, 与之相应的该是“悠闲”“欣喜”之类“正面”情绪、情感,所以“悲凉” 好像是“清”“静”之后的一大转折。可以提示学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 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