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烽燧(su)抟(zhun)水禽湓浦(p)B怵(c)然 骓(zhu)不逝 刈(y)旗C.(y)船 雨霁(j) 媵(yn)嫱D斋(zhi)戒 觱(b)篥 涨(zhn)腻【答案】C(A抟:tun,B怵:ch,D涨:zh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沙州葭苇四际渺弥嵌岩窦穴B踌躇满志善刀而藏军壁垓下C悲歌慷慨避易数里檐牙高啄D春光溶溶明星荧荧鼎铛玉石【答案】B(A州洲,C避辟,D溶融)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2、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答案】AC(AC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B是使动用法,D是名词作状语)4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为史记既是伟大的文学著作,又是伟大的历史著作。B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入蜀记,作者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传下来的诗歌有九千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留传下来的作品最多的诗人。C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D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中唐著名诗人,他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答案】A(“文学”“历史”对调。)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3、成57题。李陵论白居易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于前,坠
4、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
5、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李陵策名上将策名:出仕,为人之臣B罪逭于躬,祸移于母 逭:免除C酌其本末,事不相侔 酌:斟酌、考虑D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 爱:怜爱【答案】D(爱:吝惜。)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直接表现李陵“失君子之道”的一组是()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
6、就生降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ABCD【答案】D(是作者以假设立论,专指李陵;是说李陵在投降前的战功;是说范蠡、曹沫忍辱负重的行为。)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认为,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这不同于范蠡、曹沫的忍辱负重的行为,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对这种变节行为也没有进行应有的批判。B白居易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出发,批评了史记汉书对李陵变节没有“明讥”的做法,他觉得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李陵一个都不符合。C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察李陵“不能死战”的苦衷,反而听信流言,对李陵宗族施以重罚。白居易
7、对此也深表同情,认为李陵功大于过。D在白居易看来,李陵如能舍命取信、忘身守死,这是死得其所,必能死且不朽;可惜李陵不死,结果自毁声名,移祸亲人。【答案】C(“白居易对此也深表同情,认为李陵功大于过”错误,白居易没有同情李陵,也没有认为李陵功大于过,他不支持李陵投降。)参考译文:论说:“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是做臣子、做儿子最珍贵的东西。”所以古代的君子,奉行并不断追寻着这四个方面,如果一旦失去了它们,就不配做君王的臣子、父母的儿子了。汉代的李陵出任上将,出兵征讨匈奴,我私下认为,他不为国家的事业而牺牲是不忠,活着投降匈奴是不勇,放弃先前的功绩是不智,招致后来的祸患是不孝,四个方面没有一个是
8、可以的,因而使自己的宗族灭亡了,可悲啊!我读史记汉书,发现它们对李陵都没有明确的批评,私下为此感到很是疑惑。司马迁虽然是因为李陵而遭受罪责的,然而对李陵没有批评,是应该的吗?班固也跟着司马迁而没有批评李陵,还是应该的吗?按照礼记上说:“为军队谋划的人,失败就要死去。”所以失败而死,这是死得其所啊。然而李陵该死时却不死,能不得到批评吗?我看他最初带领步兵,深入到匈奴的领地,能用少数军队攻击众多敌人,用辛劳的军队击败准备充分、养精蓄锐的敌人,一再打仗一再胜利,没有谁能比他的功劳大的。然而到了士兵用尽、力量衰竭、锋锐遭受摧折而失败的时候,他不能够拼死一战,最终被活捉而投降了。唉!丢掉国君的使命,挫伤
9、国家的威风,不能够称作忠;向匈奴屈服,束手就擒成为俘虏,不能够称作勇;丧失战功在前,不要自己家庭的名声在后,不能够称作智;(只顾)自己免除罪行,而将灾祸转移到母亲身上,不能够称作孝。他却引用范蠡、曹沫来自比,又是多么荒谬啊!况且会稽的耻辱,不是范蠡的过错;鲁国蒙受羞辱,曹沫一定会讨回损失,所以这二位不死。然而李陵苟且偷生逃避死亡降低身份,使自己受制于强敌匈奴,即使他真有拳拳报国之心,又有什么作为呢?那吴国、齐国,是越国、鲁国的敌国;匈奴是汉朝的外臣,作为大汉的将军被单于活捉,这是助长敌人(的气焰)而严重地侮辱了国家啊。况且这二位即使不死,也不会有李陵的投降的恶名;这二位如果被活捉投降,也不会有
10、李陵的延及父母的祸患。考察这几件事的始末,李陵的事与这两位的事并不相同,然而李陵却自以为是仰慕(效仿)他们的行为,这是严重地失去了做臣子的道义啊。我看李陵回复苏武的信,他心中只是担心汉朝不明白自己,却没有自我反省这件事的始终。为什么呢?与其想要刺穿心脏自我表白,割下头颅表明心志,何如尽到臣子的节操献上生命来取信于国君呢?与其痛心母亲之死,悼念冤死的妻子,怨恨君王埋怨国家,何如舍弃生命坚守正义而死,从而解除亲人的祸患呢?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察具体情况,而听信下面的流言,立刻对李陵的家人施加重重的刑罚,难道不是对不起李陵对汉朝立下的功劳吗?”我的回答是:假使李陵不苟且偷生,而能够接着死去,那么朝
11、廷一定会将对他的赏赐延续到他的后代,刑罚也不会施加在他的父母亲族身上,李陵的战功足以冠绝当时,他的豪壮气节足以为后世垂范,忠、孝、智、勇四者都成立了,而且他的死将永垂不朽,哪有流言能涉及他啊!所以不是该做的事,君子不会轻视自己的生命;到了该牺牲的时候,君子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可惜李陵不死,就失去了君子该行的正道。所以陇西的士大夫们以姓李感到惭愧,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不是这样的吗?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圣人去小取大。昔荆龚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荆师败,龚王伤。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12、竖阳谷操黍酒而进之。子反受而饮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战既罢,龚王欲复战而谋。使召司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龚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若此,是忘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于是罢师去之。斩司马子反以为戮。竖阳谷之进酒也,非以醉子反也,其心以忠也,而适杀之。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昔者晋献公使荀息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赂虞公,以假道于虞而伐虢。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之道也?”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
13、,克之。还反伐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故曰:小利,大利之残也。中山之国有厹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厹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赤章蔓枝谏曰:“夫智伯之为人也,贪而无信,必欲攻我而无道也,故为大钟,方车二轨以遗君。君因斩岸堙溪以迎钟,师必随之。”弗听,有顷,谏之。君曰:“大国为欢,而子逆之,不祥,子释之。”赤章蔓枝曰:“为人臣不忠贞,罪也;忠贞不用,远身可也。”断毂而行,至卫七日而厹繇亡。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若类,掘若垄。”触子苦之,欲齐军败,于
14、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击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达子又帅其余卒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节选自吕氏春秋权勋)【注】竖:童仆。垂棘之璧:垂棘产的美玉;屈产之乘:屈邑产的良马。:灭除。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召司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辞:借口B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 薄:稍微C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 遗:赠送D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 耻:耻辱【答案】D(耻:羞辱)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5、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A.连词,表假设关系,要是就;连词,表转折关系,却。B.都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D.介词,引出行为的对象,向;介词,表比较,比。)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子反因为口渴误饮童仆给他的黍酒而致醉,未能与荆龚王及时商讨重新作战的对策,结果被荆龚王斩杀并暴尸示众。B晋献公派荀息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公没有听宫之奇的劝谏把路借给了晋国,结果晋国攻下虢国后接着灭掉了虞国。C智伯想要攻占厹繇却苦于没有进军的道路,厹繇国君不听赤章蔓枝劝谏,削平高地填平溪谷去迎接大钟,最
16、终导致亡国。D齐国将领触子不堪齐王羞辱和重压,故意战败逃走;齐王未能吸取教训去体恤将士,结果齐军再次惨败,齐王也逃到莒国。【答案】A(“司马子反因为口渴误饮童仆给他的酒而喝醉”不对,原文说司马子反酷爱喝酒,他觉得酒味甜美,喝起来不能自止,因此喝醉了。)第卷(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竖阳谷之进酒也,非以醉子反也,其心以忠也,而适杀之。(4分)_(2)大国为欢,而子逆之,不祥,子释之。(3分)_(3)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3分)_【答案】(1)童仆阳谷献上酒,不是借此把子反灌醉,他心里认为这是忠心,却恰好害了子反。(
17、2)大国跟我们交好,你却拒绝人家,这不吉祥,你不要再说了。(3)触子趁机凭靠一辆兵车离开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听不到他的音讯。参考译文:利不可两得,忠不可兼备。不抛弃小利,大利就不能得到,不抛弃小忠,大忠就不能实现。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小忠,是大忠的祸害。圣人抛弃小的,选取大的。从前荆龚王与晋厉公在鄢陵作战,楚军失败了,龚王受了伤。当初,战斗即将开始的时候,司马子反口渴了找水喝,童仆阳谷拿着黍子酿的酒送给他。司马子反接过来喝了下去。司马子反为人酷爱喝酒,他觉得酒味甜美,喝起来口不能自止,因此喝醉了。战斗停下来以后,荆龚王想重新作战要商讨对策。派人去叫司马子反,司马子反借口心痛没有去
18、。龚王乘车前去看望他,进入军帐中,闻到酒味就回去了。荆龚王说:“今天的战斗,能依靠的就是司马了。可是司马又醉成这样,他这是忘记了楚国的社稷,不担忧我们大家啊。”于是收兵离去,并斩杀司马子反,将他暴尸示众。童仆阳谷献上酒,不是借此把子反灌醉,他心里认为这是忠心,却恰好害了子反。所以说:小忠,是大忠的祸害。 从前,晋献公派荀息用垂棘产的美玉和屈邑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贿赂虞公,来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公贪图宝玉和骏马想要答应荀息。宫之奇劝谏说:“不可以答应啊。古人有句话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虢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虞国;虞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虢国啊。如果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虞国
19、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了。怎么能借路给晋国呢?”虞公不听,把路借给了晋国。荀息(带兵)攻打虢国,战胜了虢国。返回的时候攻打虞国,又战胜了虞国。荀息拿着玉壁牵着骏马回来向晋献公禀报。晋献公高兴地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马的牙齿稍微长了一点。”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中山诸国有个厹繇(qiyu)国,智伯想攻占它,却(苦于)没有(带兵进攻)的道路。就给厹繇国铸造了一个大钟,用两辆并排的车装载着大钟送给他们的国君。厹繇的国君就想削平高地填平溪谷来迎接大钟。赤章蔓枝劝谏说:“智伯为人贪婪而且不守信用,一定是他想攻打我们但是没有进军的道路,所以铸造了大钟,用两辆并排的车装载着来送给您。您于是削平高地
20、填平溪谷来迎接大钟,(如果这样)智伯的军队必定跟随着到来。”厹繇国君不听,过了一会,赤章蔓枝再次劝谏。厹繇国君说:“大国跟我们交好,你却拒绝人家,这不吉祥,你不要再说了。”赤章蔓枝说:“做臣子的对国君不忠诚坚贞,是罪过;忠诚而坚贞却不被采纳,脱身远离国君就可以了。”于是,他砍掉车轴两端(表示与厹繇国君断绝关系)就走了,到了卫国七天,厹繇国就灭亡了。昌国君率领五国的军队来攻打齐国。齐国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迎击各诸侯国的军队。齐王想开战,派人到触子那里去,羞辱并且斥责他说:“不开战,我一定灭掉你的族类,挖掉你的祖坟!”触子感到很痛苦,想让齐军战败,于是跟各诸侯国的军队开战。双方刚一交战,触子就鸣金
21、要齐军撤退。齐军败逃,诸侯军追击齐军。触子趁机凭靠一辆兵车离开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听不到他的音讯。(齐军另一位将领)达子又率领残兵驻扎在秦周,没有东西赏赐士卒,就派人向齐王请求金钱,齐王非常生气地说:“你们这些残存下来愚弱无能的家伙,怎么能给你们金钱?”齐军与燕国人交战,被打得大败,达子战死了,齐王逃到了莒。燕国人追赶败逃的齐兵进入齐国国都,你争我夺抢了很多金钱。这是贪图小利因而丧失了大利啊!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枕上作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注】孟博,即东汉
22、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4分)_(2)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答案】(1)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或从听觉的角度),通过写诗人听到漏报三更、鼠出犬行等声音,从侧面描写出枕不成眠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2)通过叙写壮年想报国而无门,晚年欲长寿而不得,转而要纵情山水,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之意和愤激之情。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_。(欧阳修醉翁亭记)(2)_,将登太
23、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子劝学)(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_。(杜牧阿房宫赋)(5)制芰荷以为衣兮,_。(屈原离骚)(6)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7)五月渔郎相忆否?_,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1)在乎山水之间也(2)欲渡黄河冰塞川(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矗不知其几千万落(5)集芙蓉以为裳(6)万里悲秋常作客(7)小楫轻舟(8)赢得仓皇北顾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
24、,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左拾遗。房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栗,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黄门坐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野
25、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代武镇成都,英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人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旧唐书杜甫传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后徙河南巩县徙:迁徙B禄山陷京师 陷:破坏C儿女饿殍者数人 殍:饿死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驾船【答案】B(陷:攻破)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
26、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6分)()A.B.C.D.【答案】D(D中的“为”都当“做”讲。A,之:代词音节助词,无实义;B者:代词,的人,助词,无实义;C乃:竟然,才。)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担任过一些职位不高的官员。B杜甫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受到皇上的赏识。C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深交,所以,当房琯兵败被贬之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D好友严武辞世后,杜甫失去了依靠,生活困窘,四处飘泊。【答案】C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
27、彭原郡,拜左拾遗。(2分)译文:_(2)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4分)译文:_【答案】(1)杜甫从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区,在彭原郡拜见肃宗,被封为左拾遗。(2)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但是还没靠岸而江陵就动乱,于是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六、(15分)18下文对清明上河图所绘是“清明时节”提出了异议,请概括提出异议的三个角度,不超过20字。 (4分)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度左右,但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光着身子的小孩在街上玩耍。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
28、首有驮木炭的驴子,如果清明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的一般规律。画面上还有多处酒肆,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宋代秋季新谷下来要酿酒喜庆丰收,此酒谓之“新酒”。_【答案】人物穿着特征;生活习俗;新酒酿成季节。(4分,角度对即可得分,写一点的1分,两点2分,三点4分。)19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请用递进关系的句子写两点结论;并为我国在以后的发展中,缔造一个“幸福中国”提一点建议。(5分)近年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支出比例统计表国家分项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美国英国巴西印度中国经济增长率3%2.3%6%6.8%9.6%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16%21%14%13%10%_【
29、答案】结论:(1)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不但远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2)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业支出方面与经济增长不相协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新兴经济体巴西、印度。建议: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大力增加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从而缔造一个“幸福中国”。20仿照下面一段话,另写一组句子。要求语意连贯,简明生动(6分)人生的起点有高有低,但无论起点有多低,都不妨碍他仰望天堂。仰望,可以让诗意地栖居大地的人们走向更加诗意、辽远的人生。_【答案】大海的航程有远有近,但无论航程有多近,都不妨碍他奔向天际。奔向,可以让深沉地航行大海的人们奔向更加深沉、开阔
30、的海洋。七、(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四年前,有一位教师曾对所教两个班级的122个高三学生做过“信仰调查”,当问及“长这么大,你认真思考过信仰问题吗”,22%的人回答“从未思考过”,53%的人回答“虽然思考过,却没有往深处想”,只有25%的人回答“认真思考过”,而这部分人当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对共产主义信仰不以为然。在与同行们的私下接触中,这位教师还发现,对信仰问题不感兴趣,对信仰教育淡漠处之甚至冷漠处之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将信仰教育视为唱高调者更是所在多多。信仰本应是自由的,任何人都有独立地选择信仰的权利。但是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这一宏观角度看,信仰教育却必须有鲜明的导向性。对于
31、个人来说,如果信仰缺席或错位,那是人生的悲哀;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信仰教育薄弱或偏误,那是民族的悲剧。关于信仰,你曾有所见,有所闻,有所忧,有所思吗?请以“信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首先必须进行概念定位。什么是信仰?词典的解释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人是需要有所敬畏、有所坚信和仰慕的,人生是需要榜样和指南的。渺小的人类总需要仰望苍穹,总需要仰观星空,我们不能没有信仰,因为当一个人具有信仰而虔诚地生活时,他就自有一种坚定的方向感和永恒感。面对这一话题,我们可以讲一个关于信仰的故
32、事,可以谈对宗教信仰的见解,可以对信仰教育的淡化甚至实际缺席表示深重的忧虑,可以亮出自己的信仰选择,可以展示社会上某些人的信仰迷失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切入一定要深,笔墨要集中,是非观点要鲜明。比如,承认信仰有自由,不等于说信仰没有真伪、善恶、美丑、智愚之别,先进与落后之分。【佳作赏读】信仰没有信仰的生命是残缺的生命,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无为的人生。信仰是浩瀚海洋中导航的明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信仰是勇敢者一生一世的追求,是舍生忘死者至死不渝的壮烈。信仰有时表现为一种近乎狂热的情绪,它披着美丽的外衣,魔鬼般渗进你的血液,山崩海啸似的摧毁你所有的认知领域,吞噬着美丽的精神家园。于是信仰成为主宰
33、,百依百顺的你变成奴隶。有人信奉神灵,在虔诚的朝拜里寄托着对未来幸福的希冀,在香火缭绕的传说中寻找对未知世界的圆满解释。痴迷不是信仰!盲从也不是信仰!信仰是愚昧的天敌。智慧的生命选择红色的信仰,经典的人生扬起崇高的信仰。信仰是一种进步的理想,信仰是将人类带进无畏、高尚与幸福的领航。屈原有信仰,社稷、苍生化作汩罗江边的千古绝唱;岳飞有信仰,“精忠报国”的信念深深刻进历史的肩膀;司马迁有信仰,将屈原的泪水融进笔端,书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信仰,是匕首投枪的攻击,讽刺揭露的唤起,显示着洞察万物的理智;刘胡兰的信仰,是孱弱的身体里坚毅的鲜血,面对敌人的铡刀也不改颜色;李大钊的信仰,是身
34、处逆境顽强的抗争;杨靖宇的信仰,是为镰刀斧头的事业书写壮丽的乐章!信仰跨越时间、年龄的界限,高扬理智、坚毅的大旗,创造生命的奇迹;信仰是富有启发的正义真理的召唤,不屈不挠的抗争能拨开云雾见太阳;信仰是镰刀斧头的指引,是万物灵长的归依!周恩来为国操劳一生,难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豪情;颠簸的政治列车中,邓小平矢志不渝,写就了民族昌盛的华章;植树老人马永顺,执着地将生命融入绿色,融入了大山深处信仰是一代伟人挥动巨笔画下的宏伟画卷,也是普通人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信仰是苍穹里耀眼的星辰,也是沙土里的平淡与真善;信仰是没有设计师的张张蓝图,更是坚实大厦里的粒粒沙石、块块红砖!【名师点评】这是一首信仰的奏鸣曲,音域宽广,节奏和谐,韵律优美。“乐曲”高奏的信仰主旋律是:“智慧的生命选择红色的信仰,经典的人生扬起崇高的信仰。”于是,屈原、岳飞、司马迁、鲁迅、刘胡兰、李大钊、杨靖宇、周恩来、邓小平、马永顺相会于崇高信仰的大旗下,伟人的宏图大业和普通人的平淡生活都无妨信仰的高贵和美丽。作者的歌咏是热情奔放的,又放射着理性的光芒和辩证的睿智:一方面强调“没有信仰的生命是残缺的生命,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无为的人生”,一方面又指出“痴迷不是信仰,盲从也不是信仰”。立论稳妥,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