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帝的新装导学案【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教学重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导入新课课本剧:学生表演精彩片段:游行,导入新课。二、独学1、速读课文,解决字词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1).称赞()称职()称杆()A.chnBchngCchng(2)差使()差错()差不多()参差()A.chBchCchiDc(3)走着()高着()着急()着眼()A.zhoBzhoCzhuDzhe(4)圈定()
2、猪圈()A.junB.qun(5)关系()系上()A.jB.x注意“御聘”字形2、精读课文,梳理情节(1)童话知识了解: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2)作家作品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
3、小女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童话并不直接说明一个道理,而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揭示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和恶。我们这篇文章是怎样揭示生活的美与丑、真与假的呢?通过怎样的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的呢?分别在横线上填上不同的词。全文以_为线索,故事情节是如:爱新装-_-_-_-_三、群学1、读-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组内对子相互朗读。(要求)分别担任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小孩子、其他人、旁白。A、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准确表达语气。B、听读的同学边听边
4、在书上标出故事的大致情节。C、人物的心理活动,也要由角色朗读,但声音可以适当放低,似乎是自言自语。2、写-理清情节划分故事情节(与独学2同)3、讲-复述课文要求抓住重点情节、重点人物的重点语言复述,并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4、思-展开联想讨论:你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有什么联想吗?5、结-阅读小结阅读童话类文学作品,可以像阅读本课一样,从情节入手,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课文内容,明白层次、结构及详略,然后再做细致的揣摩、探究。四、展示随机抽两个对手组朗读比赛,读23-36段。师生点评,指导朗读五、检测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滑稽()赏赐()钦差(
5、)妥当()呈报()b()下愚蠢()xn()章kun()待ypn()2、形似字注音组词。(1)衔()_街()_衍()_(2)辨()_辫()_辩()_(3)睁()_挣()_筝()_(4)骗()_偏()_翩()_3、划出下列句中的错字,并改在后面的括号内。(1)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跟丝的影子也看不见。()(3)于是他们就把色采和稀有的花文描述了一翻,还加上些名词。()(4)他即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要一下他的新衣服。4、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人。他一生创作_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
6、,包括_、_、_,成为_的儿童文学家。5、皇帝被骗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的原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A自己生活奢侈,只想穿新衣。B因为两个大臣说谎骗皇帝。C自己既愚蠢,又爱虚荣。D宫廷里的大小官员、骑士都在阿谀奉承,无耻献媚、讨好。6、仿照例句,用画线的词,再写一段话。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坐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衣服。7、以“新装”为中心词,在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写出本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8、“任何不称职或愚昧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一句,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
7、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一、导入二、自主合作学习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骗子、大臣、皇帝、小孩的句子,研讨:这些句子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人物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性格特点骗子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皇帝小孩2、再读课文,考虑:大臣、官员和皇帝都去看布料,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它们不同在哪儿?(提示:从人物描写和句式上来看)由以上写法,你得到了写作方面的哪些启示?3、小组讨论:我们身边有没有“皇帝”这样的人?有没有类似的愚蠢行为?假如是你怎么做?三、展示四、检测1.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分析用笔的精妙。(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
8、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这段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
9、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后练习。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
10、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1)第二节中加点的“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2)文章第二节画线的句子一连用了四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3)皇帝、内臣和百姓明明没有看到新装,他们为什么要说假话,装出都看见新装一样?(4)真话从一个孩子的口中说出,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态度?(5)皇帝已经知道了真相,可他仍然坚持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而且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这反映了皇帝什么心理?(6)皇帝已经知道了真相,可他仍然坚持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而且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你对皇帝这时的行为怎么评价?3、练笔:不脱离原文主题,大胆想像,为课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a. 大胆想像,勇于创新b. 书写规范,工整c. 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