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6764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题,共50分)人口洛伦兹曲线是指某区域人口累计百分比所对应的面积累计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如果人口的区域分布是均衡的,那么人口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平分坐标轴的直线(见图中“绝对均衡线”)。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据此完成12题。1在上图全国平均线中,M至N区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B)A西北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解析:读图可知,全国平均线中MN段面积累计百分比增幅(约10%)远远小于与之对应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增幅(约40%),说明该地人口集中程度非常高,人口密度大,选项中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集中程度高,

2、B正确。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南地区人口密度均较小,A、C、D错误。故选B。2山东省近年来人口分布集中程度表现为(C)A极度集中B分布不均程度增强C趋于均衡D与全国平均状况日趋接近解析:读图可知,山东省近年来,曲线逐渐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趋于均衡,地区差异越来越小,离全国平均状况越来越远,C正确,A、B、D错误。故选C。下图为我国某省份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率(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统计图,该省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34题。3影响19952005年该省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A工业化 B自然灾害C婚姻家庭 D国家政策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

3、经济环境的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等,其中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由图可知,19952005年该省人口迁入远远大于人口迁出,是因为该省工业化水平高,有较好的生活水平,A正确;自然灾害、婚姻家庭和国家政策造成的迁移率不会如此之高,排除B、C、D。故正确答案为A。4该省人口迁移变化对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C)A缓解人地矛盾 B缓解环境压力C加快城镇化进程 D加快老龄化进程解析:该省人口迁入率远远大于迁出率,会增加人地矛盾,A错;人口激增会增加环境压力,B错;人口迁移可以加快该省城镇化进程,C正确;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会减缓老龄化进程,D错。故正确答案为C。图示地区荒漠化严重,人口

4、和城镇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读图,完成56题。5影响图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B)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解析:根据图示经纬网和海陆分布特征,可判断图示区域为波斯湾沿岸地区。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城市和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河流沿岸地区;且该地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主要产油区之一,当地依托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资源型经济。因此自然资源是影响图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故B正确;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对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弱,故A、C、D错误。故选B。6为提升该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C)A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B跨流

5、域调水,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C推行节水农业,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D加强勘探,提升采油量解析:根据“短板效应”原理,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当地的“短板”。根据所学知识,中东波斯湾沿岸,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缺乏,是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推行节水农业,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可以提高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C正确;当地缺水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并不是因为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故B错误;加强勘探,提升采油量,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对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不大,A、D错误。故选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甲、乙、丙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三个不同时期

6、的人口迁移。读图回答79题。7甲图反映的是我国60年代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影响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B)A自然灾害 B国家政策C就业形势 D经济发展解析:20世纪60年代,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量城市知识青年在国家号召下到农村、边疆等地区进行“再教育”,故选B。8有关乙图所示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B)A严格的户籍制度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B户籍制度不利于国内人口的移动C户籍制度的改革会导致我国人才流向国外D国家政策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户籍制度是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重要的人口管理政策。受户籍的影响,人口迁移活动减少,不利于不同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故选B。9如丙图所示,

7、随着劳动力人口的大量迁入,珠三角产生的压力有(C)就业困难 环境破坏科技水平下降 住房、交通等紧张A BC D解析:改革开放后,受经济因素影响,大量人口迁入珠三角地区。其人口大量的迁入对珠三角就业、环境、住房、交通等影响增大,但同时大量人才的迁入,提高了该地区的技术水平。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1012题。10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B)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解析:仔细读图,甲、乙人口以迁入为主,甲地迁入的比例比

8、乙地高,甲为北京,乙为广东;丙人口以迁出为主,而且迁出的比例在增加,丁地人口从以迁入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迁出为主,故丙为河南,丁为云南。答案选B。11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解析: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答案选A。12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限制人口迁入解析:1995年以后,乙地(广东)人口净迁移率先变小,后变大,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答案选C。读人口合理容

9、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1315题。13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因素表示的是(A)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解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14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因素表示的是(B)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解析:人口容量受资源状况、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影响。其中影响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主要是科学技术水平。15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因素表示的是(C)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

10、等)解析:表示的是人口合理容量,而指向的箭头表示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2019年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镇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如下图)。据此完成1617题。16“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A)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老年人收入不断地提高年轻人在大城镇居有定所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A BC D解析:“反向春运”是指老年人到子女工作地过年的现象,改变了传统的回老家到父母家里过年的传统,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的变化之一;但该现象的发生需要年轻人在大城镇居有定所,并且城乡间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该现象与老年人收

11、入关联性不大,也不是老年人收入提高的结果。故正确,选A。17“反向春运”给子女工作城镇带来的有利影响是(D)A环境负担加重 B加剧节假日用工荒C房租价格上涨 D拉动春节旅游消费解析:“反向春运”给子女工作城镇造成环境负担加重、加剧节假日用工荒、房租价格上涨,这些都是负面影响,但“反向春运”拉动了子女工作城镇春节期间的旅游消费,这是有利方面。故选D。18苍山、洱海、白族传统民居是云南大理的著名景观。近年来,不少国内居民“逃离北上广”“归隐山水间”,成了“大理新移民”。下列有关该种人口迁移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C)A大理旅游业发达,人均收入高B大理为白族聚居区,人口政策宽松C大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2、空气质量优D大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解析:近年来,不少国内居民“逃离北上广”“归隐山水间”,成为“大理新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大理纬度较低,气温年变化小,空气质量优。故选C。19下面为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迁出量较大的三个省的轮廓图。下列有关甲、乙、丙三省人口密度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D)A三省人口密度分布都比较均匀B甲省人口密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C乙省平原人口密度大于高原、丘陵D丙省东部人口密度大于西部解析:通过三省的轮廓图可直接读出,甲为湖南,乙为安徽,丙为四川。湖南东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人口稠密,西南部多山地,人口密度较小,人口密度由东北向西南递减,A、B错误;安徽没有高原分布,故人口密度分布不

13、存在平原大于高原的特点,C错误;四川东部为盆地、丘陵,西部为高原、山地,东部人口密度大于西部,D正确。故选D。20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和钻石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图为南非人口密度示意图,南非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人口密度东高西低呈“多核心”集聚分布内陆人口分布均衡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递减A BC D解析:结合图例可知,南非人口分布不均,密度东高西低,呈“多核心”集聚分布,正确,错误。东部沿海人口密度高于内陆,西北部沿海地区人口分布稀少,密度小,在内陆地区有人口高密度区,所以不是递减,错误。故A正确。二、综合题(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阿

14、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部濒临波斯湾,总面积为83 600 km2,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因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阿联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阿联酋人口约980多万,外籍人口占88.5%。随着阿联酋人口快速增加,有人担心阿联酋不能容纳那么多人。下图为阿联酋2015年人口年龄金字塔。(1)简述图中阿联酋人口年龄结构最显著的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2)分析大量外籍人口迁入对阿联酋的影响。(4分)(3)说明阿联酋人口容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若要提高阿联酋的人口容量可采取哪些措施。(5分)答案:(1)155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最大;该年龄段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

15、原因: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迁入;迁入人口以男性劳动力为主。(2)有利: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的短缺;促进资源的开发;增加了消费人群,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增加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住房紧张,人地关系趋于紧张。(3)水资源是阿联酋人口容量的决定性因素。提高人口容量应从水资源角度考虑:加强水资源管理;兴建水利设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倡导节约用水。解析:第(1)题,阿联酋人口年龄结构特点可从图中直接得出。青壮年劳动力比重特别大,主要是因为当地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故迁入以男性工

16、人为主。第(2)题,迁入人口对当地的影响应考虑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活力,增加劳动力,促进资源的开发。同时大量人口涌入会对当地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会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第(3)题,人口容量的决定性因素是水资源。阿联酋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所以水资源是阿联酋人口容量的决定性因素。应从水资源角度出发,注意“开源节流”。2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材料一从清朝初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材料二

17、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走西口”属于国内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国际人口迁移。(4分)(2)促使山东、河北等地老百姓“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4分)(3)“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5分)答案:(2)华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社会不安定;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潜力大;山东、河北与东北地域上接近。(3)“闯关东”的影响:利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雁南飞”的

18、影响:人口迁出缓解了严重的人地矛盾,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因劳动力减少,影响了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解析:第(1)题,“走西口”是指历史上晋陕北部一带居民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应属于国内人口迁移;“下南洋”是历史上我国南部沿海穷苦老百姓到东南亚谋生,应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山东、河北地区自然灾害严重,人们生活得不到保障,东北地区土地辽阔,森林广布,土壤肥沃,物产较丰富,因此山东、河北老百姓为了生计而大量迁入。第(3)题,“闯关东”时大量人口迁入未开发地区,促进了资源开发,推动了经济发展。而“雁南飞”时大量人口外流,一方面可缓和人地矛盾,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劳动力减少,会影响地

19、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23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图1), 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与面积比重示意图(图2)。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与面积比较表。单位江苏山东新疆西藏面积/万km210.2615.30160.00122.00人口/万人7 4069 1251 934270(1)试分析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激增带来的负面影响。 (4分)(2)根据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与面积比重示意图,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4分)(3)试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分析能否把东部地区大量人口迁移到西部地区,实现东西部地区人口的均衡发展,请说明理由。(4分)答案:(1

20、)巨大的人口压力使我国经济发展缓慢,资源大量减少,环境质量下降,就业压力大,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等。(2)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多,分布集中,西部人口稀疏。东部耕地多,气候优越,农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而西部多山地、高原、荒漠和草原,工商业、交通运输业欠发达,人口密度小。(3)不能。西部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小,人口大量迁入会加大西部的环境压力。解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激增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从对资源、环境、就业等方面的影响考虑。巨大的人口压力使我国经济发展缓慢,资源大量减少,环境质量下降,就业压力大,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等。(2)我国人

21、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角度分析。总体来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从区域差异看,东部地区人口多,分布集中,西部人口稀疏。主要是由于东部耕地多,气候优越,农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而西部多山地、高原、荒漠和草原,工商业、交通运输业欠发达,人口密度小。(3)西部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小,人口大量迁入会加大西部的环境压力,所以不能把东部地区大量人口迁移到西部地区。24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材料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镇的规模。材料二几年来“逃离

22、北上广”已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淘宝迁移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与此同时,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材料三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北上广”等地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镇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1)人口大量流入“北上广”可能给这些大城市带来哪些有利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4分)(3)材料三指出“北上广”等地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请提出治理措施。(4分)答案:(1)带来充足劳动力,推动这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2)流入人口数量大于流出人口数量;劳动年龄人口占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3)措施:规范外来人口落户

23、;在郊区建设卫星城;将部分产业迁移至周边省区;加强和规范社会管理;等等。(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是可带来充足的劳动力,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社会活力。(2)广东省人口流动特点应结合材料二来分析,从图中看1834岁流动人口占85%,3550岁的流动人口占12%,说明劳动年龄人口占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流入的有153万人,流出的有149万人,说明流入和流出人口数量都较多,总体流入人口数量大于流出人口数量。(3)由材料可知,大城市病是因人口快速增长造成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等,措施可结合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具体做法来回答,如上海建浦东新区,北上广规范外来人口落户政策,北京、上海将部分产业迁出,加强和规范社会管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