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孔子借伞.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6665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孔子借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借伞战国时期,孔子及他的弟子经常到其他国家游学。那次,孔子到晋国游学。途中,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就要来临。于是,子路就去向附近的一户人家借伞,可是,这户人家生活贫困,如果是雨天,要么不外出,要么摘莲叶或芋叶挡雨,根本用不起雨伞,更别说有雨傘可以借给别人了。子路一脸无奈,只好无功而返。子贡听说子路借不到伞,便自告奋勇地再次去借伞。他来到另外一户人家,见房舍整齐,牛羊成群,鸡鸭绕户,心中暗暗自喜,这下肯定能借到了。可是这家主人看到是陌生人,语言又不通,只是一个劲儿赶他走,子贡根本没有机会与他交流,只好失望而归。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子路突然说:“先生,子夏家就在附近,咱们到他家去借伞吧。”孔子一听,连忙摇摇头说:“不要去!不要去!”子路着急地说:“先生,我们连续去了两家,都借不到伞。子夏是你的弟子,肯定能借到。”孔子捋着胡子,微微一笑,说:“我们还是到另外一家去借吧。”说完,孔子带领子路他们,继续向下一户人家走去事后,子路请教孔子,孔子感慨地说:“子夏是个护财的人,如果看到是老师来借伞,就会勉强借给我,但他内心会很痛苦;如果他不借,别人就会说他吝啬,说他不尊敬师长。我不去借伞,既可以让他不痛苦,又可以保全他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子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与人交往时,宁愿自己多受点苦,也不勉强他人做其不愿意做的事,也要维护别人的声誉,这正是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