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一】课程目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 ,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
2、的读书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2.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一)社会背景(社会经历重大变革、重大转型)1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井田制瓦解。2政治:分封制崩溃,诸
3、侯争战;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3阶层:“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文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局面被打破,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二)主要流派: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三)“百家争鸣”的影响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孔子和早期儒学孔子,名丘,字仲尼,整理诗书礼易乐和春秋,言行载于论语。被尊称为“至圣”。(一)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思想核心是“仁”, 仁者爱人。1道德修养:仁者爱人,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政治(民本思想) (1
4、)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3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二)战国时期孟子(孟轲,亚圣)思想1“仁政”;2“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3“性本善”。(三)战国荀子(荀况)的思想1“仁义”、“王道”;2“君舟民水”;3“性恶论”,以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四)儒家地位: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三、道家(一)春秋晚期老子(名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1世界万物本原是“道” (核心)2“无为”思想(含义:顺其自然)(1)人生
5、: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2)政治:提出“无为而治”;(3)社会关系: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3辩证思想:事物运动发展,对立面相互依存,不断转化。(二)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1哲学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2价值观念:崇尚自然和精神自由。四、法家: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法家学派集大成者1思想 (1)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法、术、势结合(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权势震慑臣民)。(2)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2作用: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思维拓展】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焦点有哪些?1人性问题: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法家认
6、为“人性恶”。2个人修养与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仁”,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思想,老子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有“小国寡民”思想。3治国理念:儒家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仁义”“王道”;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治”。二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1)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仁”,主张以德治民。(2)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提倡“仁义”、“王道”、“君舟民水”。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三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1)儒家“仁政”,体现民本思想。(给农民土地、生产时间,减轻赋税和刑罚)(2)法家“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3)道家“无为而治”,顺应时势和民心。(4)墨家“尚贤”“兼爱”“非攻”等。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