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0辽夏金元的统治一、选择题1据史书记载:“辽初官职,多由账院所选,不设科举保荐之法”“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太宗兼治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材料表明,辽朝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A笼络统治北方汉民族的需要B治理幽云十六州的需要C借鉴中原农耕文明的需要D建立“蕃汉”二元体制的需要2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C保证了金灭南宋D适用于金统治下的所有民族3面对元朝的统一,文天祥坚持抗元,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被史学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主要是基于他()A
2、使南宋人民避免了战争灾难B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C反对民族压迫和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D维护南宋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4中国古代大规模人口迁移的流向有二:一是由北方草原进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这两种大迁移的相同影响是()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加剧了民族矛盾和斗争 D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5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素养。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内”是指()A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B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6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
3、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7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由此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A传达行政命令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 D扩大国家的疆域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世祖时,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
4、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元史高智耀传材料二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建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元史百官志一(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西北藩王的态度如何?(2)材料二中的“一代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世祖“仪文制度,遵用汉法”的积极作用。课时作业101解析:材料体现了辽朝治国政策的变化,说明辽朝通过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笼络北方知识分子,以巩固辽朝的统治,故A项正确
5、。答案:A2解析:猛安谋克制度下,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A、D两项错误,B项正确;灭掉南宋的是元朝,C项错误。答案:B3解析:文天祥抗元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体现了一种坚贞不屈和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C项正确。答案:C4解析:无论是北方少数民族进入黄河流域,还是北方汉族人民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都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A项正确。答案:A5解析:元朝时期设立行省管理地方,中书省负责“腹里”管辖,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山东以及大都附近,故A项正确;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主要是岭北行省管辖,故B项错误;女真部落
6、活动的东北地区主要是辽阳行省管辖,故C项错误;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主要是江浙行省管辖,故D项错误。答案:A6解析:材料反映了元朝实行行省制时,打破了自然地理界线的限制,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分布特点,这一规划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答案:B7解析:根据材料“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知,行省制度的实行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说明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而非扩大国家的疆域,D项错误。答案:C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元世祖采用汉族封建制度、实行行省制度的史实以及西北藩王的反对态度。由于材料易懂,比较容易回答。解答时应注意语言精炼,进行归纳概括。答案:(1)问题:实行汉族封建制度。态度:反对遵用汉法。(2)制度:行省制度。目的:加强中央集权。(3)作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推动了蒙古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