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宋明理学 练习1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唐代儒学状况是()A已沦为笺注之学的官方儒学不断受到质疑B士大夫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C韩愈提出了儒学的“道统”思想D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解析:儒学在唐代时期仍受到佛、道两教的冲击,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发生在北宋。答案:C2下列观点与二程理学观点不符的是()A心即理也B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C人伦者,天理也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再认、再现能力。A项是以“心”为出发点,是陆九渊的心学观点。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B、C、D三项都提到“天理”、“定理”,是二
2、程的理学观点。答案:A3朱熹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解析: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答案:C4(2011苏州月考)宋代理学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理学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维护秩序、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3、。答案:C5又问:“人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上述内容反映的思想内核是()A存天理,去人欲 B格物致知C致良知 D发明本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去人欲”。答案:A6(2011杭州学业水平测试)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C强调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解析:本题要求区别“仁者境界与佛老境
4、界”的主要不同,突出表现在仁者境界强调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答案:C7.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见右图)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此人应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守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核心信息可判断是朱熹。答案:C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A老庄思想 B程朱理学C王阳明“心”学 D“孔颜之乐”解析:本题以世人熟知的禅宗理论考查宋明理学,作答本题时要求对宋明理学主张有清晰地把握,同时对程朱理学与心学的区别能有正确地认识。题干阐述的佛教理论、讲求领
5、悟,自身认识到罪恶,才能放下屠刀,这与王阳明“心”学要求的“致良知”是一致的。答案:C9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解析:宋代儒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形成了理学,它是在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后形成的。答案:D10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C朱熹 D王阳明解析:“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说明慧能的观点是“主观唯心论”,这与王阳明的观点“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相似
6、。答案:D11朱熹对四书加以注解,写成四书章句集注,使之成为儒学经典。四书是指()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诗经尚书论语春秋C诗经春秋论语孟子D易经春秋论语孟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答案:A12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A否定了传统儒学B创立了心学C阐明了纲常伦理D说明了理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解析:这段话表达了理学家在开创理学之初服务社会的理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对儒学的否定;这段话也没涉及理学的具体主张,不能得出B
7、、C两项的结论。答案:D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材料2:南宋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请回答:(1)从材料1可以看出,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的本质目的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2)与朱熹相比,陆九渊的思想有何特点?(3)简述朱熹和陆九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解析:本题考查朱熹和陆九渊思想的比较。从材料1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三纲五常是“理”在社会上的表现。从材料2可以看出,陆
8、九渊思想的核心就是“心即理也”。答案:(1)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这一思想的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因为材料指出,儒家道德伦理、三纲五常就是“理”在社会上的体现。(2)陆九渊将理学发展为心学,主张用内心的反省以求“理”,认为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3)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
9、后世的思想体系。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物格者,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而无余之谓也。理之在物者,既诣其极而无余,则知之在我者,亦随所亦诣而无不尽矣。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致,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致也。大学章句材料2: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10、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心之良知,是谓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致之者,圣人也;勉强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者,愚不孝也。愚不孝者,虽具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在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大学问请回答:(1)材料1主要体现了朱熹“格物致知”的观点,根据材料信息,对此作简要解释。(6分)(2)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2反映了王守仁怎样的观点?(2分)与朱熹的思想相比,心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做题时结合教材内容理解材料,针对问题回答。答案:(1)“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感悟。(2)“穷理”,朱熹把体认“理”作为认识的最终目标。(3)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突出特点是认识到天理就在自己心中,无需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心学更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