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短歌行【考点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文言句式【教学目标】1、了解汉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2、体会曹操诗歌慷慨悲凉的风格3、感受诗歌政治性与抒情性相交融的艺术特征;基础知识过关1、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2、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曹操这首诗中按旧题写新内容。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联合实力。赤壁大战是曹操能否完成统一大业的关键。当时,曹操年过半百,壮志未酬,故有人生短暂之叹和求贤不得之愁。赤壁大战的前夕,曹操宴请众文武官员,喝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向南飞去的声音,感此景而持长矛吟唱了此诗。重难点过关1、诗人为何要感叹人生短暂? 2.诗人是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的? 3.诗人是如何对待人才的? 4、思考:诗人已拥有许多人才,那他为什么还要“忧”? 5、贤士此时是何种境遇? 6、思考: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何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