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语文《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的阅读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4361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的阅读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语文《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的阅读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的阅读答案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注林琴南孝廉纾(sh):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亟:急忙。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呼备:叫人准备。赍(j):携带。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从师读()以袜实米()负以致师()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2、20.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参考答案:18.跟从(跟)装满(装)背(背着)19.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20.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译文:阂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纾(字琴南,当时是孝廉,即举人)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老师大怒,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的心意虽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者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