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惠来二中2013届高三政治基础知识整理 必修3 第3单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4259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来二中2013届高三政治基础知识整理 必修3 第3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东省惠来二中2013届高三政治基础知识整理 必修3 第3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古代辉煌的历程: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全盛时期。(3)源远流长见证: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博大精深体现:独特性: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超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民族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

3、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中华儿女的不竭力量之源。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2)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原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4、,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爱国主义是核心: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途径)(1)弘

5、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应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图谋。(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以根基,不失本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