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广州市高三古诗文调研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60分)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BA如:送往。C凶:饥荒。D属:跟随。2A数:密。B靠近/担任。C登上/趁着。D覆盖,掩盖/大概,大约。3D假:借助,借用。A到去/出嫁。B判罪/挡住、迎着。C详细/备办。4C明灭:古今意义相同,均指时隐时现,忽明忽暗。A大人:古义,有道德的长者/今义,成年人。B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D处分:古义,安排/今义,对犯错者的处理。5D名词活用作状语,向西/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军。A名词活用作动词:效仿/怪罪。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使保全
2、。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以为乐。6B从,介词。A表示并列,连词/表示转折,连词。C怎么,副词/什么,代词。D假如,连词/如同,像,动词。7C于此,兼词。A表示让步,尚且,连词/几近,副词。B才,副词/却、反而、竟然,副词。D依靠、凭借,介词/因为,介词。8C以,介词,用来;与,介词,相当于“跟”“同”;其,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则,副词,表肯定,相当于“就是”。9A被动句。B.宾语前置句 C.省略句、倒装句D.定语后置句10DA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用手指着一一数清。B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身边的,不是你吗?C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11AB.杜甫月夜
3、诗的“诗眼”应为“独看”“双照”;C.用典亦可以与原典相反之意来使用,称为反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之意。D .描写家国之思的作品如果以虚景来作恰当的经营构造,可能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并非“都应由虚景来表现”。12D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朔”,月末一天叫“晦”。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D违:离开,此处指离弃。14B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代人或事物,此处译为“的人”,代词。A做,动词/因为,介词。C他,代词/的,助词。D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连词/用,介词。15B16C原文是贫民殴打死自
4、己的儿子来诬告大户。【参考译文】崔与之字正子,是广州人。他的父亲崔世明,参加官员的考核连连失败,常常说:“不做宰相就做好医生。”于是研究中医的书籍,给贫穷的人治病不收取报酬。崔与之年少时才学出众,有奇特的节操,不远几千里到太学学习。绍熙四年考中进士,广州读书人从太学考取科第就是从崔与之开始的。朝廷任命他为浔州司法参军。常平仓很久没有修整,崔与之担心雨把米淋坏,就揭下自己住所的瓦片盖在粮仓上面。浔州郡守想把常平仓积存的米兑卖,崔与之坚决称不能这样做,郡守敬重佩服他,向上面推荐他。朝廷调任他任淮西提刑司检法官。有个贫民拖欠大户的债务而陷于窘迫之中,打死自己的儿子来诬告大户,他的里长准备流放他,崔与
5、之说:“小民仓促之间想出这个办法,怎么忍心把他们一家都流放呢?何况因故杀死子孙,也只判服劳役的罪。”里长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崔与之任建昌新城县知县,正逢年成十分不好,有强行打开百姓粮仓的人,崔与之就抓住这些人的首领,折断他的手脚来示众,盗贼因此被制止,他劝导人们有无相济都很得法,贫民富人都安定了。不久,朝廷破格任命他为广西提点刑狱,他遍访所管辖的地区,甚至渡海巡视朱崖,对经过的州县丝毫没有干扰,同时停车裁决,奖励廉官,弹劾贪官,风采凛然。朱崖出产苦橙,当地有些民众就采取它的叶子来代替茶叶,州郡对此征税,每年五百缗钱。琼州人用木棉编制成衣被,劳作的都是妇女,官府让她们做这项劳役有长达一年的,使她
6、们丢下孩子老人不管,老百姓备受其苦。崔与之都替他们张贴文告免除劳役。其他有害的或有利的做法,取消或实行的也很多。琼州人把事情经过编写成海上澄清录。岭海离朝廷万里,刑罚残酷,贪官污吏残害人民,崔与之于是写了十条奏疏,论述并对这些现象痛加惩处。高惟肖曾经刊刻这些文字,取名为岭海便民榜。17C否:阻隔不通,闭塞。18B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A他,他的,指六弟,代词/他们,指代君子,代词。C表示顺承,连词/表示并列,连词;D当作,动词/是,动词。19A20C文中提及“内圣外王”,并不是要求六弟将来一定要为圣为王,本意是要勉励他努力提升个人修养。【参考译文】六弟埋怨自己命运不佳,我
7、也深以为然。但只是小试失利就发牢骚,我暗笑他志向太小,而心中忧虑的不大。君子立志,应该拥有视万民为同胞、视万物为同类的度量,有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的雄心,然后才能不辱没于父母的生育自己,不愧为天地间的一个完人。所以他们所忧虑的,是因自己不如舜帝不如周公而忧虑,以德行没有修整、学问没有大成而忧虑。因此,顽固的刁民难以感化,就为之忧虑;野蛮的夷、狡滑的夏不能征服,就为之忧虑;小人在位,贤人远循,就为之忧虑;匹夫匹妇没有得到自己的恩泽,就为之忧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悲天命、悯百姓,这是君子的忧虑。如果是一个人的委屈和伸张,一家人的饥和饱,世俗所说的荣与辱,得与失,贵与贱,毁与誉,君子本就没有功夫
8、为这些而忧虑。六弟一次小试失利,就自称命运不佳,我暗笑他所忧的东西太小了。21AB逆:违逆、违背(心愿)。C酬:实现(愿望)。D摘:指摘(挑出缺点)。22C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连词。A在,介词/对于,介词。B表示修饰,连词/表示转折,但是,连词。D其中的,代词/他们的,指代豪杰,代词。23BB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24CA“物是人非之感”与原文内容不符,从第一段看,物已变了,体现出的是世事苍凉之感。B“语含批评之意”“不得已的无奈之举”与原文意思不符,作者对二哥的淡泊名利是理解的。D“作者对于豪杰们还是有些不满的情绪”与原文内容不符,作者客观指出豪杰的缺陷,但对他们是持肯定
9、态度的。【参考译文】小弟我离开都城一共三个月了,才刚刚抵达吴地。我回到家,在门外遇见小儿子,两个人相互都不认识,面对面地作揖,实在是太可笑了。等我进入村中,荷叶山上的老树早已枝干都光秃了,嘤鸣馆也已快要倒塌,苔点遍地。不知道我们兄弟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享受夜里躺在床上听雨的乐趣。中郎的官职声望很好,吴中百姓都说几百年没有他这样好的县令。但是因为患上疟疾,几个月没有出去干活了。我曾经说过中郎智慧与胆量都足够,确实具有当官的才干;但是天性慵懒,把他放在山水之间他就很快乐,把他放在名利场上他就闷闷不乐。近来他的病,我之前在吴地时,已大略知道一些,不用等到现在。韩昌黎说过:“违背他的心愿去做,他一定会发狂
10、。”不如弃职离开,得一悠闲自在为好。小弟我今年二十七岁了,求取功名而受压抑阻塞无法实现愿望,闭门苦读也是徒劳的,颇有一次没考中就不再努力的意思。姑且借助酒杯,来消耗壮志,消遣壮年时光,难道能够等同于掩藏才华、沉迷喝酒的古人吗?我曾经说过天下只有三等人:其中的第一等是圣贤,第二等是豪杰,第三等就是庸人。圣贤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在夫子生活的那个时候,已经很难找到那种人,不得已去找那些激进而洁身自好的人。狂狷是豪杰的另一个名称。邹、鲁之间,不知道有多少庸人。夫子从来没有把传道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却唯独不能忘记禽张、曾晰、木皮那些人。夫子的眼界,难道和世上的碌碌无为之人一样吗?活
11、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只是用圣贤的法则来衡量他人,那天下还有完人吗?反过来假使那些乡中的伪善者,窃取中庸之道者的外在表象,来欺世盗名;而卓越突出的豪杰,人们不赞赏他高超的才能、非凡的志气,却反过来指摘他的微小缺点,把他排斥到庸人之下,这是自古到今让人长叹的事。就像古今辅佐天下的人,没有毁谤也没有称誉,小心谨慎,保持自己的官禄地位,庇护自己的子孙,这都是庸人的作为。像豪杰之类的人,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大事,自己所考虑的利害关系与庸人不同;即使威严的仪态和极盛的气势不能融合,可总之也不失为豪杰。例如张江陵就是豪杰人物,不可以轻视。像我这样的人,向上不敢靠近圣贤,向下一定不会屈身等同于庸人。马群害怕巨龙,
12、鸡群怀疑凤凰,世人的眼睛当然该是这样,难道能寄希望于具备独特见解的人吗?这次如果不顺利,那么山南山北何处都可以逍遥度日。不这样的话,一个水瓢一顶斗笠,流浪江湖,也并不会怎么感觉到落寞。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三、课内知识与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20分)25(10分) (1)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 (2)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3)穷岛屿之萦回 即冈峦之体势 (4)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6)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10分。每一空1分,错、多、漏一个字,该空不得分。如写6句,按前5句给分。26(3分) 表达了温暖淳厚的情感。(1分)如:“新醅酒”,说明诗
13、人是特意准备自家新酿的米酒(1分)招待友人,酒香四溢,有情有意。(1分)或“小火炉”,炉火旺旺的,又着一“红”字,(1分)表现出炭火熊熊、温暖热烈的情调和氛围。(1分)或“天欲雪”,说明这是个冷寂凄寒的冬天,(1分)更加反衬出室内“绿酒”、“红炉”可以带给友人的融融暖意。(1分)27(7分) (1)上阕是从重要的地理形势、悠久的历史、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和物阜民丰的人文景观等方面表现钱塘繁华的。 3分。答对一点1分,三点3分。 (2)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羌笛声和菱歌声,这两句运用拟人(或:互文)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杭州昼夜笙歌的太平景象和百姓欢乐和谐的生活风貌。 4分。内容
14、2分,手法1分,表达效果1分。四、课外阅读(本大题4小题,共40分)28(7分)(1)首联和颔联写出了秋兰不畏寒冷、清幽秀美、迎风傲立和气味芳香等特点。3分。答对一点1分,三点3分。(2)秋兰清高孤傲的品格,就像屈原当年为它写的词赋一样传唱千年。诗人以兰自况(自比),表达了对秋兰的赞美(钦佩)之情,以及洁身自爱、遗世独立的孤高情怀。4分。内容1分,手法(以兰自况)1分,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29(7分)(1)劝君更尽一杯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5、。(柳永雨霖铃)3分。写出一句2分,其中名句、出处各1分;两句3分。必须是直接抒发离别之情的名句。(2)这首词先以“霜华”“西风”“瘦马”“残月”等景物,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再以送别的阳关曲调以及与之相应和的歌声、离去的车声,强化了离别之情;最后以人生之无常、无定的感慨,抒发了离别之悲。4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任答两点,意思对即可。30(6分)(1)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3分。每错、漏3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2)城中矢尽/巡缚稿为人千余/被以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
16、久乃知其稿人/得矢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潮军大乱/焚垒而遁/追奔十余里3分。每错、漏3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31(8分) 典:掌管。损益:减少和增加。如:依照。疾:痛恨。简:选拔。敕:命令。 案问:查问,审讯。情理:事实真相。8分。答对一个1分。32(6分)(国渊)被提升为太守仆,虽然身居列卿的高位,但仍然穿布衣吃素食,自己的俸禄赏赐都拿来分发给宗亲朋友,始终保持着谦恭节俭的节操,最后死在任上。6分。其中“迁”“布衣素食”“散”“卒官”各1分,大意2分。 33(6分) 国渊目光高远,请求不杀俘虏,为朝廷赢得民心。(2分) 国渊做事不好大喜功,据实上报敌人首级。
17、(2分)。 国渊能分清荣耻,以域内叛逆为耻,践行国之大义。(2分) 6分。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 国渊字子尼,乐安国盖县人。曾师从郑玄。后来与邴原、管宁等人到辽东郡躲避兵乱。返回故乡后,被太祖征召任司空掾属。每次在公府上议论政事,常常正色直言,退朝后从不在私下议论。太祖想广泛地兴办屯田,让国渊主持这项事务。国渊屡次陈述应当增减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百姓数量,设置官吏,明确考核的办法,五年的时间里,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竞相勉励,乐于这项事业。太祖征讨关中,让国渊任做府内长史,主管留守事宜。田银、苏伯在河间县谋反,田银等人失败后有许多余党,都应该依法治罪,国渊认为这些人不是首恶分子,请
18、求不对他们执行死刑,太祖听从了他的意见。依赖国渊这个建议得以活命的有一千多人。写战胜贼兵的文书,旧例往往夸大,以一为十,到了国渊上报斩杀首级数量的时候,实有多少就报多少。太祖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国渊说:“在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首捕获士兵数量的人,是想要夸大战绩,并且用来显示给百姓去看、去听。而河间在我们境域之内,田银等人叛逆,虽然战胜他们是有功的,但国渊私下里仍为这事感到耻辱。”太祖很高兴,提升国渊为魏郡太守。当时有人写匿名信诽谤朝政,太祖皇帝非常痛恨这种举动,很想知道写信的人是谁。国渊奏请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宣扬泄露出去。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国渊命令功曹说:“这个郡本来很大,
19、而且又是都城,但有学问的人却不多。你去挑选几个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我想派他们去拜师学习。”功曹挑选了三个人,国渊在遣派前召见了他们,教导说:“你们学习的东西还不广泛,二京赋是博学多识的书,世人忽略了它,很少有能讲解它的老师,你们可去找寻能够读懂它的人,并向他请教。”然后又秘密地告诉官吏自己的真正意图。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就找到了能读二京赋的人,三人就去拜师学习。官吏趁机要那人写了一纸笺书,然后与那封信作比较,发现那人所写的与寄信人是同一种笔迹。随即拘捕并审问那人,得到了全部的事实真相。过后,国渊又被提升为太守仆。国渊虽然身居列卿的高位,但仍然穿布衣吃素食,自己的俸禄赏赐都拿来分发给宗亲朋友。始终保持着谦恭节俭的节操,最后死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