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能量来源(1)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2)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2两大过程(1)地面受热: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地面导热:地面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3两大地理意义(1)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2)大气的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轻巧记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问题导思“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西北地区天气的真实写照,它体现了()A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年较差大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2、用弱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E海拔高,空气稀薄提示:ACD二、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2形成过程具体如下图所示。(在下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温馨提示(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2)风向与所在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北半球风向向右
3、偏,南半球风向向左偏。全析考点一以示意图来记忆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高海拔地区:内陆地区:四川盆地: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
4、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1(2013北京高考)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审题答题规范专训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B2(2014安徽高考节选)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的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5、()AQ4、Q1、Q3、Q2BQ3、Q4、Q2、Q1CQ3、Q1、Q2、Q4 DQ2、Q3、Q1、Q4解析:选C海面热量低纬度地区盈余,中高纬度地区亏损,图中Q3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曲线,可排除选项A、D;海气热传导的热量总值不大,故海气热传导差额数值也较小,故Q4为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排除B选项,C项正确。3(2013安徽高考节选)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A3月12日晴朗 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 D6月20日多云解析:选D从图中可知,该地北京时间6:10左右日出,20:40左右日落,昼长约14.5小时,应该是夏半年,排除A
6、、C选项;从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上分析,上午辐射相对较弱,北京时间12:0014:00时段,有明显下降,显示云层影响较大,可判断该日天气为多云,D项正确。4(2012重庆高考节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解析:选B温室效应增强,导致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近地面大气辐射增强,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5(2013浙江高考)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
7、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 BC D解析:选A只有图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明显,因此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其他三幅图在近地面都有逆温层出现,大气稳定,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全析考点二以示意图来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热力环流的形成1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四个步骤”(1)“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点的冷热。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2)“四个步骤”: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
8、形成低压。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
9、下沉距离之外。6(2011大纲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 km/h。据此完成(1)(2)题。(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解析:(1)D(2)B第(1)题,垂直方向上,温差越大,大气对流运动越强烈,大气越稳定。图中甲、乙、丙三地由地面距离高空2 500m高空范围内,垂直温差最小的是丙地,故丙地大气最稳定。第(
10、2)题,图中信息显示,8时甲地附近地面和高空温差最大,故冷气团到达甲地附近上空。正午时,甲地上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下降;从8时开始,一直到午后,由于乙地气流不断对流上升,在高空形成厚厚的对流雨云,加上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正午前后到达乙地上空,乙地上冷下热,使对流更加旺盛,加上水汽充足,乙地可能会形成对流雨,因此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B正确;乙地为低压,甲、丙两地为高压,因此丙地刮起东南风,甲地出现西北风,答案C、D都不正确。7(2013浙江高考节选)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
11、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白天降水少,夜晚降水多。夜晚盛行山风,谷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盛行谷风,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8(2010全国卷)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
12、缓(2)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解析:(1)B(2)B第(1)题,多云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最高气温低于晴天,A错误;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而不是正午,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变化最剧烈处在9日813时,D错误;从题中信息可以判断8日为多云,9日为晴天,晴天时白天气温变化更剧烈,故B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知,备选项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8日22时左右,故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刻为8日22时左右。等压面的判读1判读气压(1)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
13、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PAPC,PBPD。(2)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即PCPD,PBPA。(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1)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3)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
14、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B地。9(2014山东高考节选)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解析:选B一般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由图可知,甲地高空气压低于38N,则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38N,因此近地面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故B项正确。10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回答(1)(2)题。(1)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AOPMNOBPOMNPCMNPOMDNMOPN(2)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
15、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解析:(1)A(2)A第(1)题,气流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则近地面由M流向N,高空由O流向P;依据热力环流图可判断,图中M、N为近地面两点,O、P为高空两点,且O、P分别对应位于N、M上空;M地气压高,说明是近地面气温较低处,气流由P下沉至M;则N为近地面气温较高处,气流上升至O。故A项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N地为近地面热低压区,故气温高于两侧、气压低于两侧同一高度,则A项正确。高考常考的24图示之(四)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图1)、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图2)、某时地面气压场图(
16、图3)。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压线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图1气压场类型图图2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 气压等值线图(单位:hPa)图3北美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读方法。1判读气压形式(1)低压中心(如图1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2)高压中心(如图1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3)高压脊(如图1中丙处):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
17、叫脊线。(4)低压槽(如图1中丁处):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5)鞍: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2判断风向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如图2中A地吹偏南风)。3判断南、北半球(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图3中乙地)。(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如图3中甲地)。5判断季节(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
18、陆内部一般为高压。6判断天气状况(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如图1中乙处和丁处;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如图1中甲处和丙处。1(2014天津高考节选)读下图,在图中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A台北B上海C首尔 D北京应用五步法读图1读图名,可知这是一幅等压线分布图。2读图例,明确四城市在等压线中的位置,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3由题图可获取以下信息:答案:D2(201
19、5郑州质检)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A12 hPaB13 hPaC14 hPa D15 hPa(2)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解析:(1)B(2)A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等压距为2 hPa,地气压应为1 010 hPa,地气压应为1 0221 024 hPa,两地气压差应为1214 hPa。故B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台湾海峡位于地北部,西部为高压,东部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台湾海峡吹西北风。故A项正确。3(2015
20、福州质检)雾霾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和颗粒污染物。图1和图2分别是中央气象台公布的某区域2013年12月7日14时和8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hPa)图。读图完成(1)(2)题。(1)比较图1和图2,a地天气变化情况是()A气压降低,风力变小 B气压升高,风力变大C气温降低,风力变小 D气温升高,风力变大(2)这两日b地持续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小,湿度大 B风力大,气温高C气压高,气温低 D气温高,对流强解析:(1)B(2)A第(1)题,从图1和图2对比可以看出,a地气压上升,且等压线变得密集,风力增大,A、C项错误,B项正确;a经历了冷锋过境,所以气温下降,D项错误。第(2)题,从图
21、中可以看出,b地等压线稀疏且气压变化小,所以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此处其靠近海洋,水汽较大,所以近期出现持续雾霾天气,故选A项。4(2015成都一诊)下图是北美大陆某区域某年1月30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图中粗虚线为一锋面系统,读图回答(1)(2)题。(1)此时图示区域()A东部和西部均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B东部和西部均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影响C西部受暖湿气流影响,东部受冷干气流控制D东部受暖湿气流影响,西部受冷干气流控制(2)与地相比,地()A气压高,降水多 B气压低,降水多C气压高,降水少 D气压低,降水少解析:(1)D(2)B第(1)题,根据图中的气压分布状况可知
22、,图示区域西部主要吹偏北风,东部主要吹偏南风。偏北风来自高纬度大陆,寒冷干燥,偏南风来自较低纬度的海洋,温暖湿润。第(2)题,地气压值为1 0201 030 hPa,地气压值为1 0101 020 hPa,所以地气压高于地气压;地位于冷锋附近,且位于锋后,多降水天气,地位于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表城市天气现象(白天/夜间)最高温/最低温北京28 /18 上海25 /19 哈尔滨24 /11 西宁22 /3 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图中能反映其原因的是()ABC D2据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3、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B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所致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冬季气温降低所致D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因为距海近解析:1.D2.B第1题,昼夜温差小说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第2题,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而不是12时,A错;该日哈尔滨最低气温为11 ,不可能为冬季,C错;距海越近,受海洋影响越大,最高气温应该较低,D错误;从气温可以判断此时上海为夏季,可能受台风影响,产生降水。3(2015天津一模)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不同高度等压面分布图,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气温:甲乙丁丙此时M地吹东北风此时M地吹西北风气压
24、:甲乙丙丁A BC D解析:选D图中近地面的等压面在甲处向上凸,乙处向下凹,依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近地面甲为高压区,乙为低压区,且甲处气温低于乙处,气压丙处高于丁处,则错误,正确;此时M地风向由甲吹向乙,考虑北半球右偏,结合图中向东的指向标,可判断M地吹东北风。(2015太原诊断)在地球低层大气中,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空气在水平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样,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不同高度的风向和风速都会发生变化。读图回答45题。4若某地不同高度上的风向、风速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则四幅图中能够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向随高度变化而形成的曲线图是()A图 B图C
25、图 D图5在图中,按地图的一般方向判断,其高空大气高气压可能位于该地的()A东方 B南方C西方 D北方解析:4.A5.B第4题,随着高度上升,摩擦力减小,风速增大,风向右偏。因此图符合题意。第5题,高空大气的摩擦力较小,风向基本与等压线平行,该地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因此高空大气高气压可能位于该地南方。(2015上海市松江区一模)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A甲B乙C丙 D丁7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解析:6.A
26、7.A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附近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而风速最大。第7题,分别过甲、乙、丙、丁四点作等压线的垂线,以垂线为基准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045,即为风向。8(2015北京海淀区一模)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海拔为100 m。下表为该地某日某时段垂直方向的气温实测数据。该日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海拔(m)1005001 0001 500气温()2.12.20.95.5A.霾 B寒潮C沙尘暴 D强雷雨解析:选A依据气温随海拔每上升100 m降低0.6 可知,表中数据显示该时段出现了逆温现象,则不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易出现雾霾天气。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15名成
27、员利用热气球探测到的校园附近某区域100 m高空气压(单位:hPa)。据此回答910题。9在100 m高空,风力较为强劲的探测点的气压值为()A1 014 B1 010C1 007 D1 00310图中A处的风向最可能为()A东北风 B西南风C西北风 D东南风解析:9.A10.B第9题,图中气压为1 014 hPa的探测点与其他点之间单位距离的气压差较大,说明该地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风力较强劲。第10题,根据图中各地的气压可知,A处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指向偏北方向,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处吹西南风。(2015湖北七州市二模)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
28、1112题。11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有关,图中四座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 BC D12该时间段内,Y市()偏南风转西北风 天气晴朗风力减弱 气温降低A BC D解析:11.B12.A第11题,两幅图表示的是2日14时气压和3日5时的气压,而这两个时刻一般也是气温的最高和最低之时,故两幅图的变化能表明气温日较差的变化。从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看出,唯有处气压变化最小,则表明该处气温日较差最小。第12题,依据轮廓可判断该处位于美国,2日14时图中Y风向为西南风,3日5时为西北风,则正确;图中显示两个时刻Y处等压线变稀疏,说明风力减弱,则正确;一般凌晨(5时)气温要低于午后,且Y地经历冷锋天气,则
29、正确。二、综合题(共52分)13下图为2014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3分)(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12分)(3)比较D地与C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9分)解析:第(1)题,A地所处天气系统中有锋面,为低压中心。第(2)题,B地的气流吹向中心,为低压;若其加强可能引发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目前还无法避免台风的发生,但可以加强监测、预报,从而减小损失。第(3)题,风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等压线的疏密进行判断。答案:(1)1
30、 0101 015 hPa。(2)气旋(低压中心)。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台风。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3)D地的风力大于C地。D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14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度变化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下垫面道路(沥青)混凝土砖石吸收率0.80.950.650.90.60.80.60.8下垫面土壤沙漠草水吸收率0.60.950.550
31、.850.740.840.90.97材料二图1中小区1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图2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 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 m/s。(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8分)(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12分)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中的图文信息,可判断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与小区温度变化的关系。大气增温
32、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的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利用该原理可分析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第(2)题,读图可得出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空气的流通可带走一部分热量,风速越大,热岛强度越不明显。第(3)题,该题具有一定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但必须与实验小组研究成果有关。答案:(1)影响: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原因:吸收率小的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2)关系: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
33、弱小区的“热岛效应”。(3)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答案合理即可)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三圈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2)六个风带(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温馨提示(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
34、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3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1月A西北季风B东北季风7月C东南季风D西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温馨提示(1)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2)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高、低气压)和季风风向可判断季节。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
35、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典型分布区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全析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
36、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1(2014福建高考)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
37、回答(1)(2)题。(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BC D(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解析:(1)B(2)D第(1)题,图中左侧表示7月,右侧表示1月,实线表示西风风速,虚线表示东风风速。四地中,地位于60N附近,高度约7 km,1月和7月都是西风10 m/s。地位于17N附近,高度8 km左右,7月为东风5 m/s,1月为西风15 m/s。地位于5N附近,高度7 km左右,7月为东风5 m/s,1月为西风0 m/s。位于50N附近,高度为6 km左右,7月为西风大于15 m/s、小于20 m/s,1月西风
38、20 m/s。比较分析风向和风速得出变化最大的点是,B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低纬度为东风,受其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流;中纬度为西风带,受其影响洋流自西向东流,两者分布一致,D项正确。2(2013全国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2)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解析:(1)C(2)D第(1)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9、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故C项正确。第(2)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故D项正确。3(2014四川高考节选)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问题。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解析:本题以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为切入点,考查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N所处的海域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多阴雨天气,风浪大。M所处的海域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多阴雨天气,风浪大;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海面风浪小。答案: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
40、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旱少雨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气压带、风带形成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多雨为湿季信风带高温少雨为干季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3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的对应分布(以北半球为例)4(2012天津高考节选)读图文材料,
41、回答问题。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说明原因。解析: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太阳能资源比较贫乏;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风能资源贫乏。答案: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5(2014上海高考)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1)(3)题。(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
42、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3)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甲站乙站丙站 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甲站丙站 D乙站丙站甲站审题答题规范专训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从题干中可知甲、乙、丙三个气象站,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但温度和降水存在差异,其影响因素是海拔高度和离海洋远近不同。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D(2)A(3)B6(2011江苏高考)图甲为北非简图,图乙
43、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_。试从气压带或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解析:先根据气候统计资料,判断出两地在气温和降水上的差异,然后根据两地所处的纬度位置,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来解释水热差异的原因。答案: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气温:乙地气温全年高于甲地;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控制。全析考点二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2)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项目东亚季风南亚
44、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7(2014安徽高考节选)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2)。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
45、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1)的影响,图2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解析:选A东亚冬季风的势力强于夏季风,冬半年的风速较大;冬季该地为偏北风;夏季7、8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于我国30N附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位于29.5N附近,副高控制下气流下沉,为无风区,故该地区盛行偏南风的时间要短于盛行偏北风的时间,全年以偏北风为主。8(2009广东高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
46、甲地此时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解析:(1)A(2)C第(1)题,M处为北半球低压中心,则甲处气压梯度力指向偏西,再加上右偏的地转偏向力,此时风向是东南风。第(2)题,图示时期,亚欧大陆为低压,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为高压,即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9(2011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1)(2)题。(1)此时,地的盛行风向
47、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与地相比,地()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解析:(1)C(2)D第(1)题,本题考查了风向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等值线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知,点右侧的气压值高于左侧,故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左侧,再根据海陆轮廓可知,该地位于北极点附近,因此处的空气会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处吹西北风。第(2)题,本题考查了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昼夜长短以及日期变化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
48、意义的理解能力,由图可知,地的纬度比地高,因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地小、昼长年变化比地大;地位于日界线之西,因此比地较早进入新的一天。高考常考的24图示之(五)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常考查的等降水量图的类型如下表所示,这些类型的等降水量线图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图1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某地区区域图图3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1读数值大小及递变(1)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如图3中R地)、最小值(如图1中丁地)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2)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
49、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如图2中由南向北递减,图3中由南向北递增)。2描延伸方向(1)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2)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3看形状变化(1)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如图3中Q地),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2)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4把握疏密程度(1)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如图1中甲地附近。(2)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如图1中丙地南
50、侧。1(2013浙江高考节选)下图是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根据材料,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应用五步法读图1由图名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该图反映了美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2由题图可获取以下信息: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2(2015合肥检测)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能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1)(2)题。(1)造成图中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51、()A地形B纬度C季风 D洋流(2)为发展种植业,以下四个地点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A跨流域调水 B推广滴灌技术C海水淡化 D修建大型水库解析:(1)A(2)B第(1)题,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造成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形。第(2)题,地降水多,且水平衡为正值,故没必要跨流域调水;地位于高原,地势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但由于其水平衡为负值,即蒸发旺盛,可能会出现水源短缺的现象,可推广滴灌技术,节约用水;地水资源短缺,但距海远,不适合进行海水淡化;地地势低平,不适宜修建大型水库。3(2015成都检测)下图是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示地区。()A东部适宜发
52、展畜牧业 B西部适宜种植水稻C东部适宜发展林业 D西部适宜种植小麦解析:根据图中降水量的分布及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地为新西兰的南岛,东部降水量为250500 mm,气候相对干旱,适宜发展畜牧业,不适宜发展林业,故A项正确,C项错误;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不足,不适宜种植水稻和小麦,故B、D项错误。4(2015呼和浩特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读图,完成(1)(2)题。(1)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的冬季主要盛行()A东北风 B西南风C东南风 D西北风(2)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A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B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C最大湖泊为内陆湖 D全年的降水集中在夏季解析
53、:(1)B(2)B第(1)题,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处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北半球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故B项正确。第(2)题,结合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信息可知,该处降水先增后减,西侧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地势应该是西低、中高、东低,故A项错误;受山地影响,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故B项正确;图示湖泊由幼发拉底河入海,属于外流湖,故C项错误;该处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故D项错误。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015北京东城区统检)读图,回答12题。1图中风带为()A东南信风带B中纬西风带C东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2图中所示沿海地
54、区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解析:1.B2.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盛行西南风,图中风带为中纬西风带。第2题,该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2013年12月27日,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因救援他国船只途中遭遇暴风雪而被困于南极浮冰区。读图回答34题。3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是()A BC D4“雪龙号”所遭遇的暴风雪是()A西风带内的气旋活动所造成的B极地东风强劲所致C极地高压强烈下沉气流造成的D东南信风势力强劲所致解析:3
55、.D4.A第3题,图中虚线为极圈,故其附近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图中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分别是西南风和东北风,气压带位于极圈以内,表明为北半球的夏季,而此时为12月27日,为北半球的冬季;图中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北极圈外围,能反映12月27日情况;图中南北分别是东南风和西北风,气压带在极圈以北,为北半球夏季,不符合12月27日情况;图中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极圈以南,反映南半球夏季情况。第4题,根据“雪龙号”被困地理位置看,此地应受西风带控制,而不是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暴风雪不可能是高压控制下的天气;气旋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下图为500 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5与N点对应的地表
56、点相比,M点对应的地表点气压较低的原因是()A地表冷 B地表热C地势高 D气体上升6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A偏东风 B偏南风C偏西风 D偏北风解析:5.C6.D第5题,读图可知M点位于(32N,90E),地处青藏高原,所以M点对应的地表点气压较低的原因为地势高。第6题,读图可发现M处等压面上凸,N处等压面下凹,可推断出在5 000 m等高面上,M处气压较高,N处气压较低。即P点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又因P点位于高空,在自西向东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所以P点的风向为偏北风。(2015保定调研)下图为在定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新月形沙丘的日照景观照片,读
57、图完成78题。7如果该照片拍摄于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则此时刻最可能是()A夏至日日出 B夏至日日落C冬至日日出 D冬至日日落8如果该照片是由东向西拍摄的,则该照片最可能拍摄于()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B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沙漠C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D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解析:7.A8.D第7题,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一年中多盛行西北风,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由此可推出此时的太阳位于东北方向的地平线上,故此刻最可能是夏至日日出。第8题,该照片是由东向西拍摄的,故沙丘的迎风坡为东南坡,即当地盛行东南风;选项所列的四个地点中,澳大利亚中西部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会出现图示景观。(2015
58、北京东城区高三模拟)下列四幅图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910题。9以上四幅图表示的日期属于同一天的是()A BC D10受以上四幅图中的气压带的影响,最不可能出现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解析:9.B10.C第9题,图中风带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气压带已完全移动到赤道以南,为冬至日。图中风带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相对居中,为二分日。图中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偏北,应为夏至日。图中风带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59、且位置偏南,应为冬至日。第10题,图表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图表示某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图表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图表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2015吉林二模)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1112题。11该地最可能位于()A亚欧大陆东岸 B亚欧大陆西岸C北美洲东岸 D北美洲西岸12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C纬度 D海陆分布解析:11.A12.D第11题,依题意可知,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大,
60、只有草原、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较大。从图中可看出该地位于北半球,数值由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量年较差大,北半球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降水年较差较小,所以由此可判断位于大陆东岸,再由北美大陆东岸,该纬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年较差小,所以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第1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季风风向的变化,海陆分布是主要原因。二、综合题(共52分)13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26分)(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理由是_。(6分)(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冰岛的风向是_,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_方向流动。(6分)(3)某月份干燥的东
61、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6分)(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第(2)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刮偏南风;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第(4)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非常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答案:(1)北半球冬
62、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2)(冰岛)低压偏南风逆时针(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1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三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
63、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气压带或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6分)(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其分布的规律是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6分)(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8分)(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从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材料三中D地为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从材料二中气温和降水上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材料三中C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第(
64、3)题,材料三中阴影部分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在A、B两地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第(4)题,地中海气候热量、光照充足,对农业生长有利,但雨热不同期,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答案:(1)北(2)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C(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第三讲常见天气系统_一、锋与天气1锋面特征(1)气团: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2)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温馨提示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
65、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2锋与天气(1)冷锋:时段图示图中城市天气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温暖干燥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2)暖锋:时段图示图中城市天气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干燥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气压降低,气温升高,天气转好(3)准静止锋:是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而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如我国夏季江淮流域的梅雨、冬季贵阳的阴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温馨提示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
66、尘暴天气。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B为高压脊。(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A为低压槽。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水平气流(低空)垂直气流天气状况气旋由四周流向中心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由中心流向四周下沉多晴朗天气问题导思2013年7月以来中国江淮、江南等地持续遭受高温天气炙烤。8月5日除江南地区外,江汉、江淮和黄淮南部一带局部最高气温大都超过40。中央气象台连续十二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1)带来此时我国南方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什么?提示:反气旋(副高)。(2
67、)该地区为什么会出现高温天气?提示: 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全析考点一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团势力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暖气团强,冷气团弱势力相当移动方向与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与暖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来回摆动锋面剖面示意图锋面符号气团位置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锋面坡度较大较小很小降水区的位置(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1(201
68、3北京高考)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图b显示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1)图a中()A比风速大B比云量少C比气压低 D比气温高(2)锋通过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 B下午C傍晚 D夜间审题答题规范专训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B(2)A2(2014江苏高考)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2)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解
69、析:(1)B(2)C第(1)题,甲地和乙地位于锋面气旋的冷锋之后,吹偏北风,丙地和丁地位于锋面气旋的冷锋之前,吹偏南风;根据经纬度可知,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植被稀疏,沙源丰富;乙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强,沙尘暴最易发生。第(2)题,M地处于冷锋之前,将受冷锋影响,因而其气温将下降,风力将增强,并有可能出现降水天气。3(2014山东高考节选)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 B反气旋C冷锋 D暖锋解析:选C相对于甲地而言,60N附近的乙地气团是冷气团,该冷气
70、团南下影响甲地天气变化,符合冷锋的性质和特点,故选C。4(2014浙江高考)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材料二图中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安顺(海拔1 392 m)昆明(海拔1 891 m)月份12121212平均气温/6.54.35.88.28.19.9降水量/mm17.623.024.211.815.815.8降水日数/日11.216.515.43.84.44.6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解析:依据材料二表中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三个要素描述气候差异,而产生差异
71、的根源是受不同性质气团控制。答案:安顺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全析考点二气旋、反气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气流形成(北半球)气流状况及风向北半球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南部:偏西风顺时针向四周辐散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北部:偏西风南部:偏东风南半球顺时针向中心辐合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北部:偏西风南部:偏东风逆时针向四周辐散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南部:偏西风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形成天气状况多阴雨
72、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5(2012大纲卷)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 km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解析:(1)B(2)C第(1)题,利用图中比例尺可以计算出目前的甲地距图中低压西侧约160 km,该天气系统以每天120 km的速度自
73、西向东移动,故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低压系统之间,根据水平气流的受力状况可以判断B项正确。第(2)题,3048小时之间,低压中心将经过甲地,因此会有强对流降雨天气出现。6(2014北京高考)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1)(2)题。(1)气旋()A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2)影响气旋移动路径的主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审题答题规范专训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D(2)B7(2013全国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 k
74、m/天的速度东移。读下图,完成(1)(3)题。(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 B. 偏南风C东北风 D. 西北风 (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 B14日19时C15日4时 D15日11时(3)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解析:(1)B(2)B(3)D第(1)题,图示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图,根据L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到甲地的距离推算,14日69时甲地位于L低压中心的东部。根据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中心,再加上右偏的地转偏向力
75、,大致为偏南风。第(2)题,L天气系统为强低压系统,控制区域气流强烈上升会有暴雨天气。甲到L天气系统东缘的距离为100 km,根据“天气系统以200 km/天的速度东移”判断,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14日19时。第(3)题,由于L天气系统是局部地区受热气流上升导致,所以最可能是纬度较低的区域和温度较高的月份。全析考点三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2)锋面的类型与移
76、动: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原因是左侧锋面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运动,是冷空气推动暖空气的运动,图中M为冷锋;右侧锋面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运动,是暖空气推动冷空气的运动,图中N处为暖锋。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3)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处为偏北风,处为偏南风,处为偏南风。(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由图可知,气旋的前方由暖锋N控制,故在锋前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为冷锋M
77、控制,故在锋后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8(2013江苏高考)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 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2是、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图1(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2)图2所示、气候类型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图2A甲B丙C乙 D丁审题答题规范专训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AC(2)AD9(2013安徽高考)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
78、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解析:第(1)题,描述气压分布应主要从数值、弯曲方向和疏密状况三方面进行;从数值来说,图示区域气压的数值差异大,最高气压大于1 020 hPa,最低气压小于985 hPa,西南和东南部地区气压数值高,中北部地区气压数值低;从弯曲方向来看,图示区域等压线弯曲明显,高压中心出现在图示区域西部,低压中心出现在图示区域中北部;从疏密状况来看,图示区域中部偏北地区等压线分布密集,气压梯度力大。
79、第(2)题,虚线范围内等压线比较密集,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风力大,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易形成沙尘暴;此前图示区域气温回升较快,近地面大气存在较强的上升气流,有利于沙尘抬升;受冷锋锋前干燥暖气团的影响,难有降水;偏西风风力强劲,有利于大范围沙尘暴的形成。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高考常考的24图示之(六)等温线图是描述某地区气温
80、分布状况的地图,因气温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密切相关性,成为高考综合考查中的重要图类之一,判读的重点是等温线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图1某城市气温时空分布图 图2某地区年均温分布图图3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图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如图1中a地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气温值高于13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图2中地气温大于24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走向影响因素等温线与纬度
81、方向基本一致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如图3中22 、23 、24 等温线)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地势(如图2中地附近等温线走向)等温线闭合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高温)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1)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2)地形: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3)洋流:洋流流向
82、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1)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2)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3)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4)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5)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
83、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如图2中台湾东部为台湾山脉,等温线密集,而其西部为平原地形,等温线稀疏)。1(2013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1)(2)题。(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 D大气环流(2)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地 B地C地 D地应用五步法读图1由题干中可知该图为某地年均温分布图,反映了该地气温分布的特征。2由图例可知该地区等温线分布是东密西疏,河流源头等温线数值低且为闭合状。3由题图可获取以下信息:答案:(1)C(2)A2(2015浙江金丽衢联考)读下图,回答(1)(2)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当地主
84、要地形特征是()A地势起伏较小,平原为主B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地C周边山脉围绕,应为盆地D地势起伏大,可能为高原(2)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A区域内地势东高西低,山脉南北走向B区域内越往东海洋性越弱C西侧受暖流影响,东侧受寒流影响D西部光照强,东部光照弱解析:(1)A(2)B第(1)题,根据经纬度、陆地轮廓及河流流向定位可知,该地为东欧平原,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故A项正确。第(2)题,该地等温线呈南北走向,其原因应是距离大西洋越来越远,海洋性越来越弱,温度越来越低,故B项正确。东欧平原内地势平坦,东侧没有寒流,西部海洋性强,光照较弱。3(2015潍坊模拟)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
85、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据此回答(1)(2)题。(1)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纬度C夏季风 D人类活动(2)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C“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解析:(1)A(2)D第(1)题,图示积温等值线在兰州以西黄河河段向低值处弯曲,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原则,可知兰州以西黄河河段积温比南北两侧高,其原因是位于黄河谷地,地势
86、低洼,温度高;在祁连山段,等值线向高值处弯曲,气温低,其原因是海拔高。故A项正确。第(2)题,“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了随高度的变化气温也在变化,即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日须携四季装”反映了该区域昼夜温差大,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日愁暴雨夜愁霜”是指白天降雨,夜晚结霜。青藏高原温差大,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结霜。故D项错误。4读我国某地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图,回答(1)(2)题。(1)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B乙地大气最为稳定C丙地对流较旺盛D甲地最不利于户外运动(2)假如乙、丙两地间存在着热力环流,则两地间近地
87、面的风向可能为()解析:(1)D(2)C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出现逆温现象,不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空气质量较差,不利于户外运动;乙地近地面温度较高,对流较旺盛,大气稳定性最差。第(2)题,读图可知,乙地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低,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丙指向乙,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C图符合题意。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015浙江丽水一模)下图为浙江某地11月24日28日天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日期内,该地的气温变化趋势及原因是()A气温直线下降;受偏南风影响明显B昼夜温差减小;冷锋过境及白昼渐短C最高气温下降;太阳高度角逐渐
88、下降D气温波动下降;太阳辐射日变化及冷锋过境2与26日夜间气温较高有关联的是()大气逆辐射强白天日照时间较长白昼较前一天长白天地面吸收热量多ABC D解析:1.D2.B第1题,图中两条线能反映气温变化,总体上是处于下降状态,但不是直线下降。影响气温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而太阳辐射既受太阳高度影响、也受天气状况影响。由气温与天气状况可知,该地前几天阴雨、气温高,随后天气转晴而气温下降,说明经历了一次冷锋过境。第2题,图中显示26日白天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而地面吸收的热量多,晚上为多云天气,大气中水汽较多而大气逆辐射强,因而保温作用强,所以晚上气温较高。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图中天气系统正
89、以每小时50 k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读图,回答34题。3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 BC D43小时后,甲地天气状况的变化是()A气温升高,风速增大 B气温升高,风速减小C气温降低,风速减小 D气温降低,风速增大解析:3.D4.C第3题,根据整体风向为逆时针旋转,可推断为北半球气旋。结合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天气系统影响北美洲东部地区。连续性降水是暖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在锋面气旋中,暖锋一般位于气旋的东侧,而且雨区在锋面之前,可推断地具备上述条件。第4题,甲地位于锋面气旋的东南方120150 km处;该天气系统以每小时50 k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3小时后刚好影响甲地区。甲地受冷
90、锋影响,气温降低,等压线比现在要稀疏,风速变小。读北半球某地某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风速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注图中符号表示风向,此图例表示北风;风速与风级的对应关系:5级为810.7 m/s;12级为28.532.6 m/s),完成56题。5此天气系统()A多生成在赤道地区的海洋上B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C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D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6据图推断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是()A由西南向东北 B由东南向西北C由东北向西南 D由西北向东南解析:5.D6.B第5题,根据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风速较大,风向多变,可推断该天气系统为台风;台风过境时,多大风、特大暴雨灾害。第6题,从风向
91、看,开始该地为西北风,风速不断增大,表示位于台风的西北方;风速逐渐减小为0,表示台风中心经过;风向转化为东南风,说明台风离开,该地位于台风东南方,即台风由东南向西北移动。(2015郑州二模)读世界某区域6月6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79题。7甲地的气压最可能是()A1 005 hPa B1 007 hPaC1 008 hPa D1 011 hPa8图中乙地的风向是()A东北 B西北C东南 D西南9此时,天气晴朗的地区最可能是()A地 B地C地 D地解析:7.B8.D9.D第7题,图中甲位于1 005hPa和1 008hPa两条等压线之间,则最可能为1 007 hPa。第8
92、题,依据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知,乙地风向为西南风。第9题,图中地位于低压中心而多雨,两地位于锋面的冷气团一侧而多阴雨,唯有地最可能是晴朗天气。(2015山东淄博二模)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10控制图中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洋流C纬度 D海陆位置11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A16 B20C23 D271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10.C11.A12.B第10题,图中三条等温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基本与纬线平行,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说明影响因素是纬度。第11
93、题,图中R地外围等温线处于20 与25 两条等温线之间,则闭合等温线可能为20 或25 ,再根据R地是两河源头,说明地势较高,故此处闭合等温线为20 ,由此可知R地气温介于15 20 之间,故选A。第12题,乙地东侧等温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且气温较低,则此处有一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从乙地位置可知该地受西南风影响较大,位于山地迎风坡而降水较多。二、综合题(共52分)13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1)此时,A地处于_(天气系统)控制下,其中心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_流动,A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_。(6分)(2)B、C两地在未来几天都将有锋面过境,分析两地即将过境的锋面类型,过
94、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并完成下表。(14分)地点即将过境的锋面类型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BC(3)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和_等灾害性天气。(4分)(4)下列四幅图中,符合我国华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的是_。(2分)解析: 第(1)题,由气压值可知,A处为反气旋;其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故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第(2)题,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可知,B地将有暖锋过境、C地将有冷锋过境。第(3)题,春季时,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寒潮和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第(4)题,华北地区为温带季
95、风气候,最冷月气温低于0 ,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答案:(1)反气旋顺时针方向辐散晴朗(2)地点即将过境的锋面类型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B暖锋云层加厚且有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C冷锋降温、雨雪、大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3)寒潮沙尘暴(4)D14(2015上海嘉定一模)锋面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上海2013年11月23日至25日的气象数据日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气压天气2013.11.2320 1134级1018 hPa2013.11.2419878级1021 hPa2013
96、.11.2514645级1029 hPa(1)观察对比图a和图b,从锋面的定义、锋面坡度、雨带位置和范围大小等角度,以列表形式比较冷锋和暖锋天气的不同点。(16分)(2)根据表中气象数据判断这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并说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及过境后天气的变化情况。(10分)解析:第(1)题,认真分析对比两图,从题目中提供的项目进行比较。第(2)题,从表中气温变化可知气温明显下降且出现降水,应为冷锋过境。答案:(1)冷锋暖锋定义冷空气向暖空气方向移动的锋暖空气向冷空气方向移动的锋锋面坡度较大较小雨带位置锋后锋前雨带范围较小较大(2)冷锋过境时出现大风、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97、。第四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前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近代近百年气象观测记录时期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温馨提示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影响具体表现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高作物产量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
98、成供水不足,使作物减产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防止森林火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2)减少二氧化碳的数量:植树种草。(3)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1)热带(2)亚热带(3)温带(4)寒带全析考点一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2)对农
99、业的影响:(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1(2013江苏高考)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 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 CO2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
100、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解析:(1)B(2)A第(1)题,图示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与气温的上升是同步的,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比例关系,是一种正相关关系。第(2)题,如果各地气温波动主要是受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各地气温的波动应是同步的。但各地气温的波动不一,说明除受二氧化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2(2013广东高考)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解析:选B植树造林增加了对CO
101、2的吸收,会有效抑制气候变暖,故A项错误。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改变了地面状况,降低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增强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地面又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所以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会使地面对热量的吸收和传递功能增强,加剧气候变暖,故B项正确。植树造林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相对湿度,故C项错误。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与气候变暖无关,故D项错误。3(2014福建高考)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1)(2)题。(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102、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解析:(1)A(2)C第(1)题,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据图中两个年份的冰川面积对比可以得出,2011年冰川面积缩小明显,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造成的,故A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流域冰川面积变小趋势不变,冰川侵蚀作用减弱,A项错误。冰川面积减小,水资源减少,流域内绿洲面积也会减小,B项错误。冰川面积减小,水资源减少,干旱程度会加剧,C项正确。河流的流域面积与冰川面积变化关系不大,D项错误。4(2013安徽高考)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
103、1月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1)(2)题。(1)该地1月0 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解析:(1)D(2)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50年来1月0 等温线明显北移,显示全球气候变暖,秦岭南侧是亚热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A、C两项错误;垂直方向上,由于气候变暖,0等温线应向海拔较高地区偏移,B项错误;秦岭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以分析出,
104、0等温线向南凸出,表示该地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地形为山岭,反之,0等温线向北凸出,表示该地为山谷,则甲地为山岭,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均趋于上升,A项错误,B项正确。甲地海拔高于乙地且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C、D两项错误。全析考点二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5(2015嘉祥一中质检)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甲B乙C丙 D丁(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季节)。(3)据图分析,气候
105、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4)气候类型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_。(5)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气候分布?为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征,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第(1)题,读图,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甲是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纬度1020,与对应,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同理分析是地中海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丙是地中海气候,C错。是温带季风气候,丁地1月气温在0 以下,是温带季风气候,D对。第(2)题,读图,A气压带位于30附近,所以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从图中风带的风向判断,气压带、风带向北
106、移,所以北半球是夏季。第(3)题,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也可说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控制。第(4)题,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5)题,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其他大洲没有分布。因为该气候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其他大洲海陆性质差异小。答案:(1)D(2)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3)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控制)(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没有。该气候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其他大洲海陆性质差异小。影响气候的主要因
107、素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和洋流等。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气候带最热(或者最冷)月均温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 以上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亚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 以下2海陆位置 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
108、气压带、风带和气团(大气环流) (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2)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3)气团:掌握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性质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归纳如下:单一气压带、风带、气团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不同气压带、风带、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
109、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赤道气团(西南季风)控制,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东南季风或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控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4.地形地势(1)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
110、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5洋流(1)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2)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1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 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
111、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首先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 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2)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3)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6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完成(1)(3)题。(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2)图中五地所
112、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 BC D(3)下列地点与图中序号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A惠灵顿 B温哥华C威尼斯 D开普敦解析:(1)B(2)B(3)B第(1)题,读图可知,地几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第(3
113、)题,威尼斯、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惠灵顿、温哥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7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正午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大气环流(2)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 B大气环流C地形 D海陆位置解析:(1)C(2)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X地位于海洋,Y地位于陆地,两者吸热和放热的速度不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了气温的差异。第(2)题,M、N、P三地都位于大陆西岸的沿海地区,P地位于40 N以北一点,常年受西风的影响;N地位于30 N40N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
114、制;M地位于30 N以南一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因而大气环流是造成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下图确定气候类型。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断所属半球气温变化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热)月均温最冷月平均气温1
115、5热带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15寒带气候确定具体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类型)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2 000 mm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7001 000 mm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1 5002 000 mm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501 000 mm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8001 500 mm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00600 mm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年降水量3001 000 mm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终年少雨)年降水量250 mm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3依据气候
116、的成因判断成因气候类型及相关要素受单一气压带影响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受单一风带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带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受季风影响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1)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
117、大陆性气候。(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6)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7)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8(2014天津高考节选)读图,回答问题。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审题答题规范专训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气温年较
118、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9(2014浙江高考)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20 温和月均温020 之间寒冷月均温0 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0 mm(2015湖南十三校一模)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 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图乙为两地的气候特征图。(1)判断安哥拉大部分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并分析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2)比较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解
119、析:第(1)题,“春天国度”强调的是一年四季温度变化较小且较温暖,图中显示该地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故四季温暖如春。第(2)题,从两幅图的纵坐标可看出两地降水差异较大;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可结合图中信息回答。答案:(1)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全年温差小,四季如春。(2)地全年降水明显小于地。地处于东南信风带,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且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降水少;68月因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副高北移影响此地,几乎无降水。地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丰富,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且身居内陆,降水稀少。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
120、表示意气候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读表,完成13题。物候期类型始期变化/天末期变化/天营养期+0.37-2.42*花蕾期-0.84*-0.16* 花期-1.47*+1.26*结果期+2.84*-0.42果后营养期+0.37-5.74*枯黄期+0.89*-3.00*生长期+0.37*-4.58*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1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A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B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C花期末期延迟D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2矮蒿草物候变化,使得()A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B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
121、生殖失败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D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3该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在()A华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 D江南丘陵解析:1.D2.C3.C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和注记可知,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始期提前0.37天,末期延迟4.58天,整个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而不是缩短;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都提前了,而不是延迟了;花期末期提前,即花期缩短。第2题,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增多。展叶和开花的提前,增加了植被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植被成熟期延迟,增加了遭受秋季霜冻的可能性,增加了物种生殖失败的可能性。物候变化不同步,导致物种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相互作用脱
122、节,加快了物种淘汰的速度。第3题,根据题干可知,矮蒿草甸植被主要分布于高寒地区,可推断该植被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华北平原海拔低,江南丘陵纬度低,内蒙古高原典型的植被是草原。4(2015宁波二模)近20年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 m左右的速度上升。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其山顶冰雪融化可行的是()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改善能源结构,利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实行人工造雪,增加储冰量A BC D解析:选B雪线上升的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就是缓解冰雪融化的可行措施。(2015四川联测一)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 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
123、图回答56题。5图示地气候()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6造成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 B大气环流C地形 D纬度位置解析:5.A6.C第5题,材料显示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夏季为68月。图中显示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则该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故A项正确。第6题,图中显示地年降水量明显小于地,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图示地形,可知地位于背风坡、地位于迎风坡,故地形是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下图为某地沿145经线附近1月、7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据图可知()A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124、B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稀少C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D丁地位于高大山脉背风坡,降水稀少8丁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解析:7.C8.B第7题,由图可知,甲地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地地处背风坡,降水少;丙地位于南纬3040,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最有可能是地中海气候,所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丁地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第8题,丁地冬夏季降水差异不大,并且位于南纬40以南地区,则受西风影响,最有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2015乌鲁木齐一诊)一般来说,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
125、,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据此完成910题。9. 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是()A BC D10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上图中的()A地 B地C地 D地解析:9.B10.C第9题,由图可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四地均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干旱,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第10题,由图可知,该地各月气温都在15 以上,属于热带,从降水量来看,全年降水量很小,属于热带沙漠气
126、候;上图中的地为热带沙漠气候。(2015南京一模)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1112题。11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A BC D12有关图示四类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D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解析:11.B12.C第11题,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第12题,位于40 N以北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高原山地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年较
127、差小;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形、洋流等综合影响。二、综合题(共52分)13加尔各答地区的海拔范围为1.59 m,广州地区的平均海拔为11 m。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下表为印度加尔各答(22 34 N,8822 E)气候资料统计表。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气温()20.123.027.630.230.730.329.229.129.128.224.920.8平均降水量(mm)11.030.035.060.0142.0288.0411.0349.0288.0143.026.017.0材料二下表为我国广州(23.1 N,113.
128、2 E)气候资料统计表。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气温()13.314.317.721.925.627.328.528.327.124.019.415.0平均降水量(mm)43.264.885.3181.9283.6257.7227.6220.6172.479.342.123.5(1)根据材料分析加尔各答与广州气候的异同。(12分)(2)分析加尔各答冬季气温高于广州的原因。(4分)(3)分析加尔各答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结合所给的气候资料表,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加
129、尔各答与广州纬度相当,均位于沿海地区,海拔相当,因此两地冬季气温的差异要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同时还要注意高大山地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第(3)题,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这对农业生产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其不利影响的分析要关注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两个方面。答案:(1)异:加尔各答各月均温均高于广州;加尔各答年降水总量大于广州,降水季节变化较广州明显。同:降水集中在北半球夏季,均有明显季节变化;雨热同期。(2)冬季,印度北部的高大山脉对冬季风阻挡作用明显,而广州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寒冷的西北季风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尔各答冬季气温高于广州。(3)有利:夏季雨热同期,满足农作物生长对热量和水分的需求。
130、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均较大,旱涝灾害多发,不利于农业生产。14(2010上海高考)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28分)(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和热带沙漠气候。(4分)(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6分)(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10分)(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8分)解析:第(1)题,图中120E自南向北穿过的气候类型依次为地中海气候、热
131、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的沙漠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寒流和地形阻挡有关。第(3)题,一月份南半球为夏季,陆地上气温高,形成低压,此时北半球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来自低纬海洋,气候湿润。七月份,南半球为冬季,陆地上气温低形成高压,澳大利亚西北部多来自陆地上的东南信风影响,气候干燥。第(4)题,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于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季风气候不如上海明显。答案:(1)地中海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2)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3)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4)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