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一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历经的三个阶段的时间数轴。其中处于原始人群阶段的是A.北京人
2、B.大汶口文化 C.仰韶文化 D.龙山文化2.老子这一思想的核心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顺其自然,做到自我实现,并且不违背客观规律。下面符合这一主张的是A.“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B.“制天命而用之” C.“为无为,则无不治” D.“刑过不避大臣”3.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是守、令。同时,郡县都设一个尉,把军权分离出去;还设一个监,主管监察。这样郡县的力量被限制在一个范围内。秦朝这一做法旨在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 C.协调官员矛盾 D.控制地方官员4.下面三幅图片能够反映的主题是A.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少数民族的不断汉化
3、D.统一国家建立与发展5.下面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分布特点,从图1到图3能够反映的主题是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B.中国古代疆域范围不断扩大 C.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不断融合 D.中国古代经济布局渐趋合理6.王安石认为财政困难的症结不在于官吏之多和俸禄之厚,理财应“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以此为指导,他在改革中A.大幅缩减官员俸禄 B.集中力量整顿吏治 C.拨款从事商业经营 D.废除原有的募兵制7.观察下列图片。该瓷器最有可能出自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8.这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
4、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这一著作是A.王祯的农书 B.郭守敬的授时历 C.沈括的梦溪笔谈 D.曹雪芹的红楼梦9.理学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备受推崇。其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开始于A.北宋初年 B.北宋后期 C.南宋后期 D.南宋初年10.蒙古秘史把蒙古的历史记录下来并载人史册,是一本被各国专家、学者评价为“蒙古民族创世纪”的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经典著作。该著作最初使用的文字是A.契丹文字 B.女真文字 C.八思巴字 D.畏兀体蒙古文11.明太祖朱元璋一改自秦以来将内侍人员逐步升为正式朝官的做法,而是将已定型
5、的国家机关人员和职官重新贬降为侍从。下列属于这一做法的是A.废除三省六部制 B.废除宰相制度 C.建立内阁制度 D.设立中外朝制度12.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行商也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机构,“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重视海关税收的征收 C.维护外商经济利益 D.已废除闭关锁国政策13.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这一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一战争A.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B.
6、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C.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改变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14.1868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翻了24倍,导致棉花价格持续上涨;手工生产出来的土纱相对于进口的洋纱,价格更是居高不下,而洋纱的价格一路下跌。材料所述现象A.使中国土纱完全失去市场 B.使中国经济主动融入世界 C.反映出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D.折射出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15.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效法西方资本主义,改革中国社会。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其内容没有得到具体实施,但其中的一些改革方案和主张却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所实施。这说明资政新篇A.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 B.引领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变革
7、C.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认可 D.改变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方向16.下列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四次救亡图存的运动,其中旨在以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为目标的是A. B. C. D.17.1945年4月23日到6月11日,会期总共50天。在自己建的房子里,中共中央构筑了第一座理论大厦毛泽东思想,且这次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被载入了党的史册。这次大会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18.京剧脸谱“取其形,摄其魂”,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
8、B.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 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 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19.辛丑条约议成后不久,清廷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特设专官,取消各省将军督抚兼衔,而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大吏老成凋零,地方人事经历更迭,施加于外交层面的影响“更形衰弱”。据此可知,当时清政府A.在刻意干预地方行政 B.意图集中外交权力 C.扭转了中央政权的困境 D.意识到弱国外交的危害20.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这是因为A.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被摧毁 B.美国改变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C.人民政权的成立已迫在眉睫 D.中共取得了内战的胜利21.1953年
9、11月5日,美国政府某文件指出:“美国在远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应付势力强大并与西方国家为敌的共产党中国,应付中国与苏联的紧密联系而形成的新的力量格局。”美国的这一政策A.导致中美关系开始恶化 B.利于“一五”计划的推行 C.易加速中苏同盟的形成 D.不利于中国外交空间的开拓22.下表所示为19551956年关于我国科技发展的部分重要事件。据此可知,中国发展原子能的经济需求是A.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B.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C.提升国家军事实力 D.打破美英大国对核武器的垄断23.1983年1月,中央某领导人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没有改革,就
10、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该领导人意在A.推动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使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化 C.强调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性 D.启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24.下表所示为2000年我国进人小康社会时未能达标的三项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这反映出A.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难以执行 B.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的现象 C.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更艰巨25.2017年11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该书迅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畅销书。这说明中国A.成为发达国家的代表 B.治国理念被世界效仿 C.与各国加强政治合作 D.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26
11、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12分)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分别提取图1、图2、图3地方行政划分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及地方制度。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摘编自施威、王思明晚明学人的科
12、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材料二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开启了中国传统的天文学、数学与地理学向近代科学的演进,促进了中国士大夫阶层从空谈心性向注重实用的转变。明末,社会危机加剧,士大夫阶层开始对空谈心性的理学进行反省与批判。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不仅丰富了士大夫们的知识,开拓了其视野,而且促进了其向经世致用理念的嬗变,为清代朴学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西学的传入,还冲击了“华夏中心”和“用夏变夷”的传统观念,促使士大夫阶层开始面向世界。摘编自马骏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末期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学的
13、传人对中国的影响。(4分)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发生于列强大肆入侵中国的艰难时代,清王朝处于最为没落的时候,孙中山带领全国的爱国青年掀起了这场革命。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由传统的封建帝制转换为较为先进的资产阶级专政。虽然这次革命没有成功,但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摘编自浅析辛亥革命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更重要的是这一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
14、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摘编自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材料三这场新的革命,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摘编自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简析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并
1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革命”在经济体制方面实现的根本性变革。(4分)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9年4月,邓小平在听取广东省委汇报时,认为给广东某些特殊政策是个好主意,对外开放要找一个突破口,办好试验场。摘编自邵维正邓小平对改革开放事业的历史性贡献材料二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的行动充分表明,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而是致力于在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国内消费升级、更好地提升国内产业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新时代扩大开放的政策宣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认为在广东要办好的“试验场”及其“特殊政策”的特殊性。(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4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开放与改革之间的关系。(4分)-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