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名题分解一、选择题31(2010南京市届高三二模)“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31. D 1932年是经济危机期间,各国为了克服危机,纷纷调整关税政策,恢复发展经济,而关税的提高计划了各国的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故D理解错误
2、。32.(20103月怀化一模)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32. A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说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创造了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模式,资本主义发展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33(2010芜湖市高三期末)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给
3、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C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D以邻为壑,转嫁危机33. D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各国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实行货币贬值,同时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使得经济危机更加严重。34(2010山东济宁高三一模)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实行存款
4、保险。其初衷在于( )A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C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恢复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34. C 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对银行的整顿,重建人民对银行的信心,这样才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资金支持。35.(2010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严重缺点”主要是指( )A高度垄断 B自由放任 C忽视农业 D通货膨胀35B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充分说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适应大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罗斯福
5、新政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因此罗斯福所说的“严重缺点”指的就是自由放任政策。36(2010山东威海届高三第一学期检测)1930年,假如你从中国广州出发,前往美国、英国、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A中国:战乱频繁,逃亡的流民很多 B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C英国: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D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36. B 1930年,美国正在经历经济大危机,经济萧条,生产萎缩。37.(2010山东威海高三第一学期检测)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
6、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 )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C纪念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37. D “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强调了罗斯福新政扩大政府权力。1933年,是经济危机的最后一年,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认可罗斯福的做法,这个国会议员站在相反的角度进行批评。38(2010沈阳高三监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着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救市措施。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做的有益探索是:(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A 图一:胡佛村,“自由放任政策”的深渊B 图二:美国证券交
7、易委员会,股票的卫士C 图三:失业保险卡,生活有保障D 图四:挖沟渠,以工代赈 38. D 扩大内需就是扩大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C没有体现出增加就业故排除。39(2010吉林长春高中毕业班测试)读下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判断其其最可能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结果(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40.6%28.4%16.5%8.4%A殖民争霸 B第一次世界大战C19291933年经济危机D第二次世界大战39. C 表格反映了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下降的情况,美
8、国、德国首当其冲,从四个选项来看,只有经济大危机期间可能使几个大国生产同时下降。40(2010山东胶州高三第一学段检测)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修建此类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经济结构,鼓励能源出口B国家加强干预,防止盲目竞争C扩大生产规模,刺激生产发展D直接提高就业率,开拓经济发展空间40. D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为解决经济大危机所带来的失业问题而实行以工代赈的一个重要举措。41.( 2010山东
9、胶州高三第一学段检测)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41. A 计划经济是以国家调控为经济发展主要手段,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以摆脱经济危机。42(2010山东枣庄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在19291933年经济危饥的影响下,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同采取的经济政策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
10、是(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进行社会改革,绥和社会矛盾 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A B CD42. A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都是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影响。不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二、主观题1.(2010山东济宁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历史)(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
11、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材料二 永远的马克思(200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不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某种社会理性对于整个的计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材料三 次级信贷
12、危机也称次级债危机,是指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房贷而引起的危机。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客户很难从银行贷款。前几年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或银行行为扩张业务,介入次级房贷业务。一般发放次级房贷,银行能收取更高的利率。最近,由于美国楼市往下走、利率不断升高,次级房贷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次级房贷 大比列的转化为坏账,就形成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导致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百度知道商业理财 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4分)从材料一看,艾瑞克霍布斯邦对共产党宣言所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从材料三找出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4分)20世
13、纪“三十年代大危机”发生的原因与之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6分)斯泰因布吕克能从资本论中找到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办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解析:本题第问的第一小问,命题者有意把要求放得比较低,只要学生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由此进行概括之后就能够作答。第问的第一小问,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材料,只要能读懂材料,就能够作答;第二小问只要把本材料读懂了,再能够比较细致地读懂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就能够作答。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说明能力。经济危机在马克思的时代,主要表现为产品过剩危机,自“30年代大危机”开始,主要表现的则是金融信贷危机,或者说“超前消费”危机。从经济危机史的角度,这是应该引起
14、我们注意的。第问虽然是一个主观色彩较浓的设问,但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关键在于“也许”二字,实际上是一种有倾向的不确定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说明能力和评价能力。解答这一问要注意客观地分析、评价某些特定的事件或现象,而不能带着某些既定的条条框框去生搬硬套)。本问答案有可能呈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施泰因布吕克不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因为施是“资产阶级”的财长,不可能从反资产阶级的资本论中得到启发;一个是施泰因布吕克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因为资本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真理”。答案: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4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到今天仍然一再
15、发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性。(2分)由次贷危机(超前消费)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4分)二者相似之处:信贷刺激加剧、生产盲目扩大、股市或楼市疯狂投机。(6分)施泰因布吕克也许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但不可能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办法,因为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3分)2(2010苏州五市三区高三期中考)(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对价值变化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
16、产方式的作用。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二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1921年10月14日)材料三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部门地可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
17、督之下。 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初)材料四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原本计划的过渡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1分)(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体现了一定的“人民性”,对此你怎样评价?(3分)(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我国经济“濒于崩溃”及新时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18、4)综合上述信息,你怎样认识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3分)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美、俄经济体制调整的相关内容。第(1)问材料一提供了两种效应,结合材料二不难判断其为滞后效应;第(2)问注意从“人民性”的角度评价罗斯福新政;第(3)问结合文革时期和新时期中国状况回答;第(4)问属概括性问题,注意结合前面的问题总结回答。答案:(1)效应:滞后效应。(1分)(2)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或“罗斯福对人民有爱心”),新政中的一系列措施使广大中下层人民生活有所保障和提高,(2分)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国家民族利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采取的。(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3)“濒于崩溃”
19、的主要原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决策,“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文革”动乱的破坏。(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坚持改革开放。(2分)(4)认识:国家的制度、政策是社会发展的关键。(1分)关注民生,科学发展,就能够促进社会发展。(2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给分)3. (2010山东胶州高三第一学段检测)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20、 一一(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一一苗枫林世界改革史来源:学科网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保障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分)(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
21、有哪些? (4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2分)(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2分)(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解析:(1)依据材料一可知经济危机带来了大量的失业者、饥饿者。(2)关于社会保障的内容依据材料提供信息即可作答。分析原因时可从缓和社会矛盾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影响等角度入手。(3)依据全国工业复兴法、紧急救济法令、社会保障法等可知其方
22、式是国家立法。(4)本问为开放型设问。无论认同哪一种观点,只要举例恰当、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1)问题: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等。(2分)(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等。(4分,答出四点即可)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等。(2分,二点即可)(3)方式:国家立法(2分)(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4分)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方面进行
23、的长期性制度建设。(4分)4.(2010吉林长春高中毕业班测试)(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三管齐下的措施,花了1万多亿美元,大体上是行之有效的”。黄奇帆表示,一是通过重组甚至国家有化重振金融机构,二是通过打包出售的方式解决坏账,三是以国家信用担保注资。三管齐下的措施还是有效的。“美国GDP很大,这2万亿的坏账也是能很快处理掉的,目前的危机确实严重,但不要看得太悲观,几年时间是可以缓过来的”。材料三 下图为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时的场景:材料四 经济危机周期会有多长?黄奇帆表示,最乐观的判断,2010年底美国走出经济危机。黄奇帆说:“如果效果差一点,
24、整治慢一点,也可能需要四年。但总而言之,对美国经济还是要有一定的信心,这也同样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判断。”美国经济体量大,在世界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如果五、八年内不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世界在这几年也会被它拖累,所以这时候对美国经济判断非常重要,黄奇帆又说:“我估计到明年下半年美国股市会有一点回头,然后虚拟经济的回头带动实体经济的回升”。中共重庆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讲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1与图2的相似之处。(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府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与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4分)(3)材料三与
25、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有什么关系?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5分)解析:(1)图一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图二是2008年金融风暴,二者的相似处在于:都诞生于美国,都从金融领域开始,后来波及全世界。(2)“一是通过重组甚至国家有化重振金融机构,二是通过打包出售的方式解决坏账,三是以国家信用担保注资”,由此可概括美国的措施。这些措施与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政府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3)材料三是布雷顿森林会议,该会议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经济危机对全世界造成了影响,说明了经济全
26、球化的趋势。 我们国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这一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相似之处: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美国,并从金融领域发生,而后波及整个世界。(2分)(2)措施:一是通过重组甚至国有化重振金融机构。二是通过打包出售的方式解决坏账,三是以国家信用担保注资。相似之处: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4分)(3)关系:布雷顿森林会议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促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趋势:经济全球化。 应对措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施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5分)5(2010山东潍坊高考模拟考)(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创造了无比的财富,然而,随着财富的积累,
27、英国的穷人反而增加了,绝对贫困的现象更加显著。1 803年,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l 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英国家庭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5分)材料二 土地若归少数富人者之所有,则可以地价及所有权之故,而妨碍公共之建设,平民将永无立锥之地矣。苟土地及大经营皆归国有,则其所得,仍可为人民之公有。盖国家之设施
28、,利益所及,仍为国民福利,非如少数人之垄断,徒增长私人之经济,而贫民之苦日甚也。 孙中山上海南京路同盟会机关的演说(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担忧?为此他提出了什么设想?(8分)材料三 我国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比较(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 (单位:元人)(3)分析上述表格反映的现象,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8分)(4)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请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解析:本题结合当前社会分化问题,考查历史上为实行共同富裕人们的努力,具有一定的时代感。第(1)问,注意放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思考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第(2)问,孙中山的担忧可直接从材料信息中提取
29、,面对贫富分化问题,孙中山提出了其民生主义;第(3)问,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思考贫富分化问题及其原因;第(4)问,要结合上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答案: (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社会分配不公)。(2分)后果:犯罪现象激增;工人滋生反社会情绪;工人运动兴起。(3分) (2)担忧: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加剧。(4分)设想:平均地权;节制资本。(4分) (3)现象: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贫富差距逐渐拉大。(4分)原因: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2分)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经济体制不完善;分配方式多元化;分配调控制度不健全。(2分) (4)加快发展经济,注
30、重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配体制;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注民生、扩大就业。(4分)6.(2010青岛高三统一检测)(25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实践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根据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并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根据1920年劳埃德乔治的失业保险法,政府扩展了1911年的计划,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
31、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来源:学.科.网Z.X.X.K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6分)材料二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
32、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地笼罩着他们。我看到数百万人们,他们在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仍处在半个世纪前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认为不体面的环境之中。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2)从材料二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
33、问题是什么?(2分)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4分)材料三 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08年11月10日)(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4分)二者有何共同特点?(2分)(4)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
34、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由此可见,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4分)解析: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而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本题便以此热点来引入,考查历史上英国和美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福利国家的史实。第一问一定要紧紧扣住材料不能脱离材料来回答,可以从实施的主体,国家的方法,享受的人群,以及享受的具体福利等方面来分析。第二问材料中数千万、数百万人的处境可知答案,罗斯福的解决措施应从
35、解决贫困和就业、建立社会保障等方面来回答,而不应泛泛回答新政的所有措施。第三问,注意材料中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字眼,再联系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即可找出相似的做法及共同的特点。第四问,注意材料中的“供人们”和“防止人们”,就是实行社会保障,防止过度贫困,防止两极分化,以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第五问,可以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积极意义,以及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特征:由教会负责实施到政府组织实施;通对立法保障民众的福利待遇;重视儿童、低收人者和老人的保护;涉及范围广泛,涉及教育、生产条件、失业、养老、生活等领域;受益人口大量增加等。(6分,答
36、出3点即可)(2)问题:美国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导致数千万人处于贫困当中。(2分) 措施:实行社会救济,采取社会保障措施;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等。 (4分,答出2点即可) (3)相似之处: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或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等。(4分)共同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分)(4)目的: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3分)(5)认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应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
37、会发展相结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等。(4分,言之有理,答出4点即可)6(2010山东淄博高三一模)(13分)进入20世纪,人类历史出现许多带有方向性的变革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l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
38、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各国从哪些方面进行社会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改革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5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美国某城市先后出现了三个城市管理方案:甲:全体市民选举城市议员,组成议会,再由议会选举市长。职业政客依据政党势力通过选举,取得市政大权,按照自己意愿进行市政建设,经常触犯市民利益。 乙:全体市民选举市政委员,组成委员会,将立法权与行政权集于一身,全权负责各方面市政工作。市政委员对许多领域不熟悉,决策时常失误。 丙:市民根据选举原则选举
39、超党派的委员会,负责制定政策及法令,批准年度预算。再由该委员会聘请受过专门训练且富有管理才干与经验的专家担任市经理,负责城市建设与管理。市经理对委员会负责,由委员会视其政缋决定其任期。 据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2)分别指出三个方案的突出特点。你最赞同哪个?请概括说明理由。(6分)(3)综合材料,说明各国各级政府在施政上的共同特征。(2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近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第(1)问,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提炼改革措施;第(2)问,分别总结三个方案的优劣,从中选出最好的方案来;第(3)问,依据上面的问题,可以看出其共同点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答案: (1)通过立法保障工人的权益;建
40、立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3分。只答具体做法者,减半得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2分)(2)甲:管理人员由选举产生;容易为职业政客操控。乙:权力集中便于行政;缺乏专业经验导致决策失误。丙:集体领导;实行聘任制。(3分)推崇丙方案。既避免党派专权,又发挥专业人员的优势。(3分。其他言之成理者参照评分)(3)共同特征:较多考虑保障民众的基本权益。(1分)7(2010江苏南扬泰三市高三二模)(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视下列各点为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具有造物主赋予的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
41、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在人们中间得以建立,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来自被其统治的人民的同意;但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对政府的原来的目的造成损害时,人民有权来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材料二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定和平,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己及后代得享自由的恩赐,特为美利坚合众国颁布和制定本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导言(1787年)材料三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
42、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利坚民族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目的和原则。(不得照抄原文)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6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是怎样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和材料三核心观点的。(4分)解析:第一问中,从材料即可归纳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反抗压迫;第二问中,目的根据材料即可归纳是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原则从材料科
43、归纳出公平正义、自由安全等,材料三的核心观点实际上是指美国宪法之所以生命力强大,在于它的原则的坚守和妥协精神;第三问中,要根据所学来说明这个观点,主要从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妥协精神的措施来说明。答案:(1)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抗压迫(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3分)(2)目的: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1分)原则:确保社会公平公正、维护和平稳定、保证自由安全、实现社会保障。(3分)材料三观点:谈判和妥协使宪法成为“活着的”宪法。(2分)(3)罗斯福新政中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符合宪法中促进公共福利的原则;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这反映了垄断资本家与工人的妥协,体现了宪
44、法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4分)8.(2010湛江高考一测)(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材料二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全集33卷材料三材料四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
45、”;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钱乘旦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导致知识回答:(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新”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分)其“新”在哪里?(3分)该事件涉及哪四大方面的内容?(4分)?(2)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政策?(2分)它的突出作用是什么?(2分)面对1921年“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探索了怎样的现代化新方式?(3分)(3)根据材料三,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4分)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美国“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
46、节”可判断属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特点和内容即可;第(2)问从材料中“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可判断意图在于考查苏俄经济政策的转折: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第(3)问图片一代表美国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结合材料中的时间来回答;图二代表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成就,结合苏联一五计划的背景来回答。第(4)问结合材料四,根据材料中涉及的经济政策的特点谈谈对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调节手段的认识。答案:(1)罗斯福新政。(2分)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3分)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4分)(2)战时共
47、产主义政策。(2分)集中全国人力,财力,物力,战胜敌人。(2分)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分)(3)背景:美: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2分) 苏:1925年起,苏联先后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美国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2分) 苏联通过修建大型水电工程,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成为世界工业强国。(2分)k
48、s5u(4)认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发展经济要从国情出发;不同的制度可以互相借鉴学习。(2分,其他的言之有理也可给分。)来源:学科网ZXXK9(2010天津和平区高三一调)(40分)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摘自苏联史(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苏俄政府实行
49、了什么政策?(4分)材料二: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摘自苏联兴亡史(2)材料二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11分)材料三: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3)据材料三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4分)材料四:1933年,政府成立
50、了田纳西流域管理暑,负责对田细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摘自岳麓版新课程教材历史必修二(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的积极意义。(6分)材料五:“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美、中三国改革背景的相
51、似之处,(3分)并指出三国改革所坚持的前提条件有何不同?(6分)材料六: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1992午邓小平在深圳的谈话(6)结合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人一个新阶段?(6分)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第(1)问注意“余粮收集制”;第(2)问注意“冲击”和“围攻”的含义;第(3)问注意新政是对自由放任政策的抛弃,加强计划调控,理解政府和企业之间关系
52、的转变;第(4)问考察“以工代赈”的意义;第(5)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从俄、中、美三国当时的背景和国情出发考虑;第(6)问要从“胆子要大一些”和南方谈话的背景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时期来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2(40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分)(2)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公产主义政策。(4分)原因:苏维埃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了俄国当时的生产水平;农民对余粮收集制极为不满,频频发生暴动;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任2点,4分)影响: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赢得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3分)(3)由提倡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
53、大规模干预经济。(4分)(4)积极意义:扩大就业;为工二业发展提动力和原材料;保护护农田;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提高当地居民收入。(4分)(5)同:三国改革前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严重困境。( 3分)不同的前提条件: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6分)(6)原因:南方谈话解诀了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的一问题: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姓“资”还是姓“社”;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6分)10(2010蚌埠高三二检)(22分)面对严重危机,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
54、度,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是世界各地普遍关注的问题,历史上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由于 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直到本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形成“福利国家”。概括起来,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失业救济。在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失业等各个领域,均有保险,补贴及救济等各项配套立法。它以社会承担为主,2/3的开支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其它1/3由
55、政府和慈善机构负责。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1)依据依据材料一,归纳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历史作用。(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提取有效信息和综合归纳能力。依材料看,关键信息见红线;其影响主要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特点:在欧洲最早实行;立法实施;保障范围广泛;以社会承担为主。(4分)历史作用: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政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4分)材料二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
56、在铜像人群中,各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摘自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30日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主了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族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族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摘自“百度百科 罗斯福新政”(2)材料二中的“历史悲剧”及其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57、?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为了应付“历史悲剧”,并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8分)解析:本问主要考察1929-33年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的救济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2)“悲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分)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分)措施:制定“救济法”;建立“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兴办公共工程。(4分)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容、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是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
58、、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话增值税转型改革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摘自“新华网”(3)据材料三、四,30年代的美国政府和当今中国政府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6分)解析:本问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比较归纳能力。比较材料四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回答。答案:(3)特点: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宏观调控;重视社会保障、关注民生;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
59、需。(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11(2010苏州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杖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 2004年9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 摘自新浪网 材料三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
60、,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材料四 2008年9月,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呈恶化趋势。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现在金融市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纪律约束。20国金融峰会上,英国首相布朗和美国总统布什也认为应该建立一种粪似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新秩序。 摘自新华网材料五 美国的“次货危机”迅速蔓延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海啸”引发的史无前例的全球救援行动仍在继续。欧盟已开始倡导彻底检查全球金融体系,并提出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即新版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白宫
61、女发言人佩里诺10月22日宣布,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将于1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峰会,讨论全球金融和经济问题。10月2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应对百年不遇的特定的金融风险,我们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形成力量,才能克服困难。在当前这种合作表现在领导人首先要高度重视。金融网综合报道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相同问题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冲击的不同之处。(4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特里谢希望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目的
62、。(2分) (4)结合材料五,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指出当前亚欧国家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和建立“新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原因。(2分)答案:(1)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1分)由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1分)(2)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新生政权,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分)(3)影响: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危害,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政府的职能、权力、规模和影响急剧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任意2点得2分)开创了国际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
63、分)12(20104月浙江衢州高三质检)(2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1935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年多了400万,但失业者仍达900万之多。从1933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1934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
64、三 罗斯福清楚地懂得,“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或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何顺果美国史通论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问题?(4分)罗斯福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6分)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直接归纳概括即可,切忌照抄原文。第二问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根据所学史识可以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建设,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等方面做答即可。答案:反映的问题: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阶段并没有真正解决劳工问题(2分),失业问题依旧严重(1分),各地罢工持续并不断扩大。(1分)解决措施:继续
65、兴办公共工程,开展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以保护劳工权利;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结束美国“大萧条的噩梦”的?(6分)解析: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国家政策、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国际贸易等方面作答。答案: 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2分)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开设了大量工厂,为工人创造了工作机会;(2分)政府从限制农业转向鼓励增产,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产品价格上涨;(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
66、富都集中到了美国。(3)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里根和克林顿是如何对“这种运营”进行“改进和补充”并取得理想效果的?(10分)解析:第一问可以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性质直接概括为调整生产关系。第二问根据里根和克林顿所处时代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实施和效果两个方面回答即可。答案: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里根:(政策)运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效果)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和,使美国经济走出“滞胀”;(4分)克林顿:(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效果)解决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
67、,使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4分)13. (2010巢湖第一学期期末质检)(22分)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纷纷应对。 材料一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3%,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大幅下降60%,其中,1929年美国的出口总值是5241亿美元,进口总值4399亿美元,1932年下降到1611亿美元和1323亿美元。 摘编自世界史资料汇辑 材料二 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美国1028名经济学家致书胡佛总统反对这一关税法案,24个重要贸
68、易对手国向美国政府抗议,随后纷纷采取了关税报复措施 摘编自外国经济史(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的后果?(6分) 材料三 30年代初期,斯大林在会见美国客人时说:“我们希望美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做我们的老师,我们做他们的学生。”1929至1945年间,苏联和德、法、英、意、日本等国之间约有200个技术援助协议在执行中。可以说,30年代苏联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随后,英国、德国、瑞典、丹麦、挪威也大都提供了这类信贷。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
69、专家建成的;同时,1932年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2)概括材料三苏联在大危机期间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出台的背景。(8分) 材料四 中国进口贸易激增,从1926年的17亿多元增加到1932年的22亿元。出口却大大下降,由1929年的将近16亿元降到1932年的7亿多元。1932年入超增加到8.6亿元,比1926年增加了114.6%。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投资在1930年到1936年的6年中,平均每年增加1.33亿美元。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为55.46亿元(不包括东北在内),其中外国资本所占比重由20年代的51.6%下降为
70、35.3%;本国资本由20年代的48.4%上升为64.7%,其中官僚资本比重由26%上升为35.9%;民族资本比重由22.5%上升为28.8%。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论坛(3)根据材料四指出1936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背景和发展状况。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1936年民族工业获得发展原因?(8分) 解析:第一问需从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的时间入手,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二问要注意苏联不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内,没有受到大危机的冲击,资本主义国家则急于摆脱危机,从而使苏联有了引进西方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的可能,第三问要从“1936年”的国内外背景作为切入口。参考答案:(22分) (1)后
71、果: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迅速萎缩;加重了经济危机,延缓了世界经济恢复;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6分,答任意3点皆可) (2)措施:抓住经济危机的机遇,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资金和人才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2分) 背景:苏联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未受大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急于对外转嫁危机;苏联工业化急需资金、技术和人才;苏联正确决策。答出任意三点可得6分 (3)背景:列强转嫁危机,加紧对华的商品和资本输出;日本占领东北,民族危机逐渐加重。(2分) 状况:中国资本所占比重上升,民族工业较快发展;外国资本仍然占较大比重,官僚资本发展迅速;(3分)原因:中国
72、是半封建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有限;国民政府积极主动应对危机(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也行)14(2010西安中学高三一模)(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重商主义者要求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以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在国富论发表以前的一百年里,全国规模的工业与商业管制逐步加强的真实意义在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的理论与政策达成了他们的使命他们取消了中世纪的限制,为建立统一的强盛的民族国家里下了功劳。这些因素反过来又成了推动贸易的强有力的工具,直到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为成熟的工业资本主义。摘编自埃罗尔经济思想史材料二 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
73、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摘自布热津斯金大失败材料三 苏联的发展速度在20世纪70年期间逐渐放慢,因此进入80年代苏联的经济进一步落后于美国的经济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起作用。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国家的现代功能包括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环境保护和经济服务等,现代国家职能就是纠正市场失灵,促进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国家都
74、大幅度地扩张了国家管理功能。国家和市场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机制,都必须长期存在,同时发展,同时强大,两者都不能偏废一个强有力的法治环境下的有权威的中央政府,不仅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有利的国内社会经济条件,更可以在诡异多变的全球化格局中防止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摘编自刘涛中国崛起策(1)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早期流行的经济理论。依据材料一概括重商主义的特点和作用。(8分)(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苏联“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的特点,分析这一体制对经济的影响。(10分)(3)运用20世纪30到60年代的相关史实,指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发挥材料四所述“现代国家职能”的。(8分)(
75、4)结合材料四和有关史实,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全球化。(4分)解析:(1)结合材料中“重商主义者要求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以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可分析其特点应为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发展工商业;分析其作用时注意结合材料中涉及的“为建立统一的强盛的民族国家里下了功劳”“成了推动贸易的强有力的工具”等信息;(2)本问实际考查的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结合罗斯福新政、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福利制度的建立等史实分析即可;(4)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各方面国家职能的完善,对经济建设的重视等史实回答。参考答案:(1
76、)特点:国家加强对工商业的控制(2分)作用:推动了统一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6分)(2)特点: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4分)影响:促进了苏联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重要的工业大国;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苏联经济逐渐放缓(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分)(3)罗斯福实行新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使美国逐渐摆脱危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资本主义迅速发展。(8分)(4)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两者不可偏废)。(4分)15(2010深圳南山高三调研)(30分)2
77、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杜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摘自苏联史材料二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摘自苏联兴亡史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
78、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细西河进行综合治理。材料五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
79、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材料六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南方谈话(1)材料一是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而言的?(2分)(2)材料二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8分)(3)材料三中“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什么?举例说明什么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4分)(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美、中三国改
80、革背景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三国改革的不同的前提条件。(8分)(5)结合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人一个新阶段?(6分)(6)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材料六观点的正确性。(2分)解析:本题设问较多有6问,命题较为成功,考查了学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等信息可以判定,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1921年”、对原有经济政策的改变等信息,可以想到是1921年苏俄准备用新经济政策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和影响则是考查了对教材相应内容的掌握。第3问较为简单,罗
81、斯福谈到“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分别是指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和相应的对策-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经济政策。第4问20年代初的俄国、3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分别是指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三者的相似之处容易得出是经济的困境,三国改革的前提条件需要特别注意,凡是经济改革必定是政府在保持原有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此处需要回答苏俄、美国、中国三国分别坚持怎样的政治制度,本问有一定难度。第5问结合材料六和教材中有关南方谈话的内容进行回答。第6问设问较好,要求学生联系到:苏俄在计划下实行市场、美国在市场下使用经济,说明
82、计划和市场只不过是经济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区别社会制度的标准,用事实论证了小平同志有关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论断的正确性。答案:(30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2)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原因:苏维埃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了俄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农民对佘粮收集制极为不满,频频发生暴动;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任2点,4分)影响: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嬴得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2分)来源:Zxxk.Com(3)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或基本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如
83、:(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两项以上)(4)同:三国改革前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严重困境。不同的前提条件: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8分)(5)原因:南方谈话解诀了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的一些问题: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姓“资”还是姓“社”;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6分)(6)罗斯福新政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入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原来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下加入市场经济规律,都取得了成功;所以,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邓
84、小平主张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正确的。(2分)16(2010浙江金华十校)(28分)人们对待贫困问题的态度,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01年的“济贫法”,是英国社会福利史上长期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件。它实际上是都铎王朝在不同时期针对贫民制定颁布的各种有关法律的汇编。其主要内容是:地方教区负有救助贫民的义务;国家开征救贫税,作为各种济贫活动费用的专项开支法令推广在伦敦首先实施的感化院制度。 改编自卢海生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材料二: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期英国工人生活费和工资指数 (1850年=100)17591
85、768年17791788年17891798年17991808年18091818年名义工资818694114来源:学&科&网114生活费728597137159实际工资112101988372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1)概括材料一中17世纪英国济贫制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01年“济贫法”出
86、台的主要社会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状 况的变化及其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这反映了 经济学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 取了哪些措施?(10分) (4)综合上述,谈谈你对贫困问题的认识。(2分)答案:(1)内容:立足地方教区;费用主要来自救贫税;推广感化院制度。(6分)背景:圈地运动造成农村贫困问题突出,城市流浪人口增加,影响社会稳定。(2分) (2)变化:工人生活日益贫困。(2分)影响: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兴起;社会购买力
87、下降,制约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迫使资产阶级政府调整统治政策;推动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给6分)(3)政府态度:从不干预到干预(或从自由放任到政府入)。(2分)变迁;从自由放任主义到凯思斯主义(或国家干预主义)。(2分)措施:直接救济;(2分)以工代赈(或兴办公共工程);(2分)制定有关法律,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2分,如只答出,联邦紧急救济法、社会保险法、公平劳动标准法警法律的,给1分)(4)认识:贫困问题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贫困问题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引发社会不稳定;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2分)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