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地理分区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北京市朝阳区期末)读图,回答下面三题。1秦岭(C)A纵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B东西绵延长达160多千米C地跨陇、秦、鄂、豫等省D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解析:秦岭位于北纬34左右,A项错误;东西绵延有1 600千米,B项错误;地跨陇、秦、鄂、豫等省,C项正确;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D项错误。2秦岭的地理意义有(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A B C D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主要有: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1月
2、0等温线基本吻合;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黄河的分水岭。B项正确。3渭河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A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B雨热同期,降水变率大C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好 D水运便利,全年可通航解析:渭河平原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区,河流谷地,泥沙淤积严重,形成比较肥沃的冲积平原,A项正确;降水变率大不是农业发展有利自然条件,B项错误;科技发达属于社会经济条件,C项错误;该地区河流流量小,有冰封期,D项错误。(2019安徽皖南八校4月联考)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有数以
3、万亩的垛田(如下图),被誉为“蔬菜之乡”“千岛之乡”“油菜花海”。垛田是在河网密集的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地势高于水面,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但垛田间有小河间隔,不便行走,须用小船接送,同时田面较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垛田一般都很高。但70年代后期人们通过“放岸”,使垛田变矮、变大了,即将高垛挖低,挖的土将小沟填平,相邻的两三个垛子就连成一片。读图,完成下面三题。4下列关于垛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C)A降水变率大,旱灾频繁B土地集中连片,土壤深厚肥沃C水系发达,水产丰富D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解析:“河网密集”,说明该地水系发达;河网密集,发
4、生旱灾的可能性小;平原被密集的河网分割得支离破碎;“低湿地”说明水流平缓,含沙量小。570年代后期人们对垛田进行“放岸”,其主要目的是(A)A方便灌溉和施肥B人口增加,增加城市用地C方便泄洪和航运D降低高度,减轻水土流失解析:降低高度方便灌溉和施肥;“放岸”后田地增加,但还是农业用地;水面缩小不利于泄洪和航运;该地地势低平、排水良好,水土流失不严重。6下列关于垛田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C)A水热充足,水稻种植业发达B经济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C泽国美景,利于发展旅游业D伏旱干热,灌溉导致次生盐碱化严重解析:垛田区主要种植蔬菜、油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水稻种植业欠发达;垛田面积小,河网密布,
5、不利于机械化生产;油菜花海,风景优美,利于旅游业发展;该地河网密集,地下水水位高,四周小河纵横,利于排水、排盐,不会导致土壤盐碱化。(2019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联考二)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将水源引流至山麓涝坝(小型蓄水池)中,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近年来,我国吐鲁番盆地大量建设机电井导致坎儿井水量锐减。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区域涝坝和机电井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7推断该地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为(B)A西北东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C环湖分布 D呈“之”字形爬升解析:干旱区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区,交通线必然沿人口、城市分布。图示涝坝“为干旱地区提
6、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则涝坝所在地为人口主要分布区,连接涝坝可判断交通线走向为东北西南。8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常流,其主要原因是(D)A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B当地较为稳定的山地降水补给C灌区调蓄工程的建设D集水区的地下水较为稳定解析:“四季常流”说明有稳定的水源补给,而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性,降水、高山冰雪融水都不具有全年稳定性,故D正确。9图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涝坝是(B)A B C D解析:处的机电井位于涝坝上游多个坎儿井汇水地带,随着机电井的大量抽水,会使位于其下游的处涝坝中的水量明显减少。(2020湖南浏阳一中高考模拟)在我国西南地区,隐藏着一个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的宜居地带。读下图,完成下面
7、两题。10西南宜居地带形成的原因主要是(D)水质好,水运便利冬暖夏凉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较高工业化程度低A BC D解析:由图可知,西南宜居地带包括了云贵大部分地区和四川中南部地区,此区域地势起伏较大,以山地、高原为主,河流流速较快,航运价值较低,但由于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气候冬暖夏凉,且区域工业化程度低,植被覆盖率较高,正确,其余说法错误,D项正确。11目前,下列有关西南宜居地带所在地区开发的措施,正确的是(C)A加强房地产开发,吸纳外来移民B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供应C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D以机场建设为重点,形成快速交通体系解析:区域开发不应该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还要注意生态环境
8、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房地产开发,必然会导致植被破坏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此区域地势起伏较大,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不适宜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山区高原地区陆地交通不便,首要考虑发展公路和铁路运输,再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当考虑航空运输,A、B、D项错误。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可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C项正确。二、综合题(46分)12(2020济南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分别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9、。(6分)(2)推测拉萨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8分)(3)说明拉萨成为避暑旅游城市的自然条件。(8分)答案:(1)以高原为主,在高原中部、南部分布着宽阔河谷,西北部有高山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气温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或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增大了气温日较差。(3)海拔高,夏季凉爽;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解析:第(1)题,应根据图中等高线和河流分布进行分析
10、,回答时从地势和地貌两方面描述。第(2)题,拉萨气温日较差大,原因应主要从海拔、大气逆辐射、地形等方面分析。第(3)题,应主要从海拔对气温的影响、河流对湿度的影响、天气等方面分析。13(2020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县和武隆区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3个县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情况严重。巫山县、酉阳县和武隆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
11、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县和武隆区分布示意图和四川盆地东部地貌景观图。(1)分析三地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6分) (2)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三地耕地撂荒的原因。(6分)(3)说明三地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6分)(4)为缓解三地的耕地撂荒现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答案:(1)有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季风气候区,湿热多雨,流水作用强。(2)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3)有利影响:耕地撂荒可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减少自然
12、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 不利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粮食收入大大降低。(4)探索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在给予合理经济补偿情况下,由集体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 开展土地整理、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析:(1)形成喀斯特地貌一是需要有大量可溶性的碳酸岩;二是区域降水丰富,流水的溶蚀作用强。(2)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该地以丘陵、山地为主,说明耕地坡度大,地形崎岖,不利于耕种;喀斯特地貌发育,说明土壤肥力低;喀斯特地区耕地破碎,地块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从图中看出,耕地面积狭小,不利于机械化种植等。(3)三地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可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展开。植被恢复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减轻自然灾害;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增加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减轻石漠化的现象;会减少农耕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收入大大降低。(4)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及材料信息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