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139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9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选择题1(2019届山东济南一模)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国内战争的破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D西方国家的封锁解析:选C苏俄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的,故A项错误;国内战争在1920年已经结束,故B项错误;19181921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和实物配给制,导致人们生活困难,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农业总产量下降和日常生活用品缺乏都是国内的经济状况,其主要原因不是西

2、方国家的封锁,故D项错误。2(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据统计,到1921年2月,苏俄工人的工资中实物工资占到了工资总额的93.7%,国家银行也被取消。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当时()A推行实物配给制度 B流通货币严重短缺C国内金融危机严重 D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解析:选A1921年2月,当时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放实物工资和取消国家银行属于该政策的一部分,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2019届湖南怀化一模)苏俄从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

3、。“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A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B农民未认真遵守余粮收集制C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解析:选DA、C两项不能反映本质,B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由材料“1919年”可知,这时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因此俄国兴起了“背口袋活动”,这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故D项正确。4(2019届广东惠州第二次联考)1922年,列宁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提到当时苏联农民“正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和各种设施”。据统计,1923年的苏联农民平均每天有11.51小时用于生产劳动

4、。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A生产关系调整符合农民的愿望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C农业集体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D人民在战争时甘于奉献解析:选A由材料“苏联农民正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和各种设施”可知,苏联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这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符合农民的愿望,故A项正确;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于1927年提出,1929年全面展开,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22年的苏联并不处于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5(2019届博雅闻道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1921年7月,为了燃料供应,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

5、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这表明苏维埃政府()A部分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做法B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限C注重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解析:选C材料“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故A项错误;材料“为了燃料供应,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无法说明效果如何,故B项错误;材料“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表明苏维埃政府注重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故C项正确;据材料“1921年7月,为了燃料供应”可知,

6、还没有到工业化的阶段,故D项错误。6(2019届安徽蚌埠三模)新经济政策实行仅仅一年时间,列宁就强调:“我们可以十分坚定地说,我们已经可以停止而且正在停止我们所开始的退却我们走得比我们能够控制的远了一些,但斗争的逻辑就是这样。”这反映出()A列宁科学分析了当时苏俄国情B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存在政治考虑C新经济政策实现了工业化目标D计划经济体制在苏俄已开始出现解析:选BA项不符合材料的中心意思,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当时被认为是向资本主义的退却,材料“可以停止而且正在停止我们所开始的退却”反映了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存在政治考虑,故B项正确;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

7、业化目标,故C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斯大林上台后形成的,故D项错误。7(2019届福建福州二模)1921年,苏俄私人资本积累为1.5亿金卢布,1923年初增至3.5亿金卢布。从1922年到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 786个。这说明苏俄()A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 B新经济政策成果凸显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D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解析:选B在新经济政策之下,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公有制经济,故A项错误;该现象处于新经济政策时期,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苏俄的国情,即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其成效比较明显,故B项正确;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但是题干中仅提

8、到了私有制经济的发展情况,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农业和重工业的发展情况,不能推论出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故D项错误。8(2019届山东济南期末)苏俄(联)某领导人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提出:只有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这种认识()A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C违背了苏联当时基本国情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解析:选B根据材料“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可知,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

9、灭俄国的落后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可知,这种认识集中一切有限资源搞重点建设,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故B项正确;材料“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适应苏联当时基本国情,故C项错误;据材料“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可知,这种认识打破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故D项错误。9(2019届山东临沂期中)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斯大林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A注意调动农民

10、的奉献热情B大力效仿西方工业化道路C努力完善工业化建设理论D急于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解析:选D根据材料“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可知,斯大林牺牲农业,服务工业,故A项错误;西方工业化道路是从轻工业开始的,而苏联则是从重工业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不出工业化建设理论的完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可知,斯大林想把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为强大的工业国,故D项正确。10(2019届四川乐山三模)农民在新经济政策初期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广大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无效;

11、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广泛流传,1928年初国家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由此可以推知()A新政妨碍国家工业化B斯大林体制符合苏联国情C集体农庄的弊端显现D苏联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解析:选D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苏联的农业问题,故A项错误;1928年,斯大林模式才逐渐开始形成,故B项错误;1927年底才确立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农民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广大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无效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广泛流传1928年初国家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可知苏联小农经济的根深蒂固拖累了农业和社会的发展,故D项正

12、确。11(2019届山东淄博一模)下图为19281937年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单位:%)。据下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A推动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B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C实行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D吸取西方经济危机的教训解析:选B“二五”计划期间,苏联重工业所占比重大,农业所占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均衡,故A项错误;据上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与“一五”计划期间相比,苏联重工业比例有所下降、农业由负增长到54%、轻工业由90%到100%,这说明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故B项正确;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内因,即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故C、D两项错误。12(2019届山

13、东日照校际联合检测)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规定国民收入应增加102%,实际只增加了60%;农业产值应增加50%,实际下降了14%;煤炭、钢铁、石油、电力、拖拉机、汽车也没有完成计划。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农业落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B工业优先战略存在严重弊端C经济计划存在一定“左”的倾向D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制约解析:选C材料说明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苏联的经济建设计划的目标过高,无法完成,经济计划存在一定“左”的倾向,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非选择题13(2019届四川德阳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62年和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两项建

14、筑横贯大陆的铁路方案。为鼓励私营公司向铁路投资,联邦政府实行了补贴制度。据统计,从18501871年,作为奖励措施,政府先后把1.75亿英亩的农田、牧场、森林及矿地赠给铁路大王们。另外,还给予铁路公司特殊的银行信贷便利,允许享有长期或短期的免税特权。在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全境铺设了四条铁路干线。1865年,美国有铁路35 000英里,到1900年增加到25.9万英里,约占全世界铁路长度的一半。摘编自徐鹰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材料二十月革命后,苏俄把铁路全部收归国有,并建立了统一领导交通运输的交通部。国内战争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拨款恢复、改造旧线,同时兴建新线。到1928年,苏联

15、境内的铁路总长度达到76 887公里,同时在1920年通过的国家电气化计划指导下,开始了主要铁路干线的电气化建设。在前三个五年计划中,都把铁路建设作为重点发展部门。到1945年,全苏铁路通车里程已增加到112 900公里,比十月革命胜利初增加了60%。摘编自纳波尔科苏联铁路运输发展史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末美国铁路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与美国铁路修建模式上的差异。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1862年和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两项建筑横贯大陆的铁路方案”得出,制定了铁路发展方案;据材料一“为鼓励私营

16、公司向铁路投资,联邦政府实行了补贴制度”“还给予铁路公司特殊的银行信贷便利,允许享有长期或短期的免税特权”得出,完善了发展铁路相关的金融与奖励制度;据材料一“在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全境铺设了四条铁路干线。1865年,美国有铁路35 000英里,到1900年增加到25.9万英里,约占全世界铁路长度的一半”得出,铁路干线里程大幅度提高。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19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及国家政策等角度回答。第(2)问,可以从性质、资金来源、政府作用等角度回答。答案:(1)表现:制定了铁路发展方案,完善了发展铁路相关的金融与奖励制度,铁路干线里程大幅度提高。原因: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南北战

17、争,维护了联邦体制,国家统一;政府的重视与鼓励政策;私人资本的壮大。(2)差异:性质上,美国属于私营,苏联属于国有;资金来源上,美国通过银行信贷,苏联是国家财政拨款;政府作用上,美国政府制定方案、提供保障,而苏联政府通过计划来指导铁路建设。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于俄罗斯的工业化,有观点认为“自上而下”是其实现农业大国向工业国转型的重要手段。19世纪的俄罗斯工业化与西欧有很明显的不同,其发展的动机是政治和军事,驱动力的来源不是企业而是政府。进入20世纪,列宁和他的支持者不得不为保卫政权抵御敌人而进行快速的国有化进程。1921年,列宁表明了他的实用主义的倾向,他决定实行与激进的经济手段

18、相反的政策。随后,斯大林及联共(布)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苏联资源与劳动力的最大限度的集中。当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崩溃边缘蹒跚行进的时候,外部世界的人们怀着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的变化。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以“国家与工业化”为主题解读上述材料。解析: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及事件信息,分别对农奴制改革、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对俄罗斯工业化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评述,最后对俄罗斯的工业化进行总评。评述时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解读: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和市场的支持;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激进手段实行工业国有化;新经济政策规定大企业国有,其他企业多种方式经营,工业生产好转;斯大林时期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国防力量和经济实力。俄罗斯的工业化起步较晚,政府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短期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国民经济比例不平衡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