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1页选修部分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选修部分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2页选修部分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3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第4讲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4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基 础 梳 理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必要性(1)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沙皇专制导致社会矛盾尖锐。(3)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努力。
2、(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国内矛盾。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5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可能性: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舆论宣传,成立委员会,为推行改革做了充分准备。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6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二、“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1内容(1)政治上,废除农奴制,给农奴人身自由。(2)经济上,农民高价赎买份地,承担临时义务。(3)组织上,加强村社制度,严格控制农民。2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7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评价(1)进步性广大
3、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民获得一块份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8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局限性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赎买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9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
4、版历史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1积极性:推动了俄国近代化的发展。(1)经济上: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政治体制:建立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10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司法制度: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3)军事上: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代替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军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4)教育上: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上: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
5、变革愿望日益强烈。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11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局限性: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俄国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12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四、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1必要性内忧外患(1)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上:幕藩等级森严,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经济上:幕府歧视工商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2)外患:黑船事件和日美亲善条约使民族危机加深。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13页选修一第4
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可能性(1)1860年“尊王攘夷”运动开始,后来演变为倒幕运动,最终推翻幕府统治。(2)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14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五、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1政治:废除旧体制,建立新的社会体制;“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实行“四民平等”,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2经济:发展新经济,改革币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3文教生活: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行西化。4军事: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考源教学资源网
7、返回首页第15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误区警示“殖产兴业”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明显表明日本发展工业主要以政府力量为核心,与英国工业革命是手工工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是不同的。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16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六、明治维新的影响1积极性(1)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2)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3)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4)为亚洲近邻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对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
8、页第17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局限性(1)经济:领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2)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3)文化:藩阀推行愚民政策,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4)国际: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18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七、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1社会根源(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9、2)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使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19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经济根源: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3阶级根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根源:19世纪70年代,以王韬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思潮出现,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20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八、康梁等人的维新思想和活动1维新思想(1)理论著作: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
10、制考进一步系统阐发了变法理论;梁启超变法通议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谭嗣同发表仁学、严复创办国闻报等。(2)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强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21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思想特点:将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说同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4)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22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维新活动(1)1895年4月,康、梁发动了“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成立学会、创办报刊,使维新变法的浪潮激
11、荡全国。(3)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23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九、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内容(1)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3)军事:装备新式武器,用西法训练军队。(4)文教:废八股、倡西学、办学堂、派人赴日留学。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24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特点(1)涉及领域比较广泛,但未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2)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
12、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由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领导推行,显示出改革力量弱小。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25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4)从性质上看:既是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双重性。(5)从目的上看: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6)从推行过程看:变法时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7)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26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十、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1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
1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缺乏群众基础:只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改革范围过大,树敌太多,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27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客观原因:封建顽固派的反动势力强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2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这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
14、页第28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29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典 例 剖 析典例(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30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
15、、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31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博采西学”“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并结合康有为的思想回答。第(2)问结合二人主张变法的不同目的回答。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考源教学资源网 返回首页第32页选修一第4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请做:word部分:知能巩固 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