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1214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桃花源记课题桃花源记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当堂检测1.先解释加点的词语然后翻译整句 (1)渔人甚异之: (2)欲穷其林:(3)林尽水源: (4)仿佛若有光:(5)才通人: (6)豁然开朗: (7)黄发垂髫: (8)怡然自乐: 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 3.解释一词多义的现象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寻向所志:寻病终: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 后遂无问津者:便舍船: 屋舍俨然: 捕鱼为业: 为具言所闻: 足为外人道: 4.指出下列古今词义不同 芳草鲜美:屋舍俨然:阡陌交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学后反思学法指导栏学习目标1、 学习本文以渔

2、人行踪为线索,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熟练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虚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学习难点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知识链接: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别号“五柳先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他曾写一首桃花源诗,本文原来是诗前的序文。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以叙事、描写为主。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1.填空: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名_,字

3、_, _朝_(填地点)人,是我国著名的_诗人,别号_。有_、_等作品。2.给加点字注音: 缤纷( )豁然( )俨然 ( ) 阡陌( ) 黄发垂髫( ) 怡然( ) 便要还家( ) 间隔( ) 为具言所闻( ) 邑人( ) 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 ) 及郡下( ) 诣太守( ) 刘子骥( ) 问津( ) 3.解释下列词语: 黄发垂髫 阡陌交通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自主学习1.有感情地、节奏合理地、大声朗读课文。2.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一、二段。3结合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翻译课文3、4、5段,并用双色笔做好笔记。4全文是按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合作探究:1、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先一对一解决,不能解决的在小组解决交流,实在不行的在全班“展示”时提出来。2、展示点评: 要求:在翻译文段时,先指出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然后翻译整句,并为同学答疑解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