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717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泸县二中高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答案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中国古典美学孕育了“京派文学”。 首先,儒家美学影响了“京派文学”的“为人生”文学理念及和谐节制审美风格的生成。 儒家美学是注目于现实人生的美学。作为一种植根于

2、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流派,“京派文学”无疑深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热衷于对现实人生的描绘。当然,“京派文学”“为人生”的文学理念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继承文学研究会而来,但“京派文学”的古典文化情结注定了其对儒家美学思想的深刻汲取。 只是在对现实人生的表现上,“京派文学”特别关注底层人生的描写,关注边缘生活的悲苦与辛酸,完全疏离酷烈的政治与权力。更重要的是,这种书写是以“乡下人”的眼光为主的,不惨烈,不阴郁,相反充满温暖平淡、质朴与倔强的力量。主人公亦大多缺乏精神上长久不安的骚动,显得平淡、静穆,充满倔强而坚韧的生命力。在一定意义上,这显示了当时中国文人关于民族未来的乡村乌托邦式想象,也间接表达了其

3、对当时的现代化即城市主义、进步主义的思想悖反。在“京派文学”之前,鲁迅着力发现旧中国文化情境下农民的愚昧与人性的残忍,积极发掘民族的“脊梁”;而“京派文学”则严厉批判城市文明及知识阶级,着力发掘农民的质朴、平和、倔强与纯粹,关注静默坚韧行走着的民族魂。儒家美学在一定意义上亦决定了“京派文学”和谐节制的审美风格的形成。儒家美学讲究中和之美,讲究以礼节情,认为和谐应是中国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中和审美观影响了中国“温柔敦厚”诗教观的生成,使中国文学含蓄蕴藉,不流荡放衍。这种中和审美观影响“京派文学”,使“京派文学”深致,含蓄,不流放,有一种“节制的美感”,并由此带来“情绪和表现的尊严”。沈从文喜

4、欢颂扬人类的“美丽与智慧”,重视文章有“兴味”,厌弃“讽刺与诙谐”,更反对作家种下“争斗的力的种子”。李健吾认为伟大的作品必产生于“灵魂的平静”,不是产生于“一时的激昂”,因为“后者是一种戟刺,不是一种持久的力量”。 其次,道家“无用之用”的美学思想对“京派文学”自由、自足的文学观念也有所影响。 “京派文学”的创作普遍具有一种悲哀的色调,一种东方的、静观的、寂寞的意味,甚至沾染有死亡和忧郁的淡淡气息。“京派”作家普遍认为,文学是“自我最高的表现”,是人们精神“余裕”的产物,是一种“不用之用”,甚至是“全人格最纯粹的结晶”,“和现实生活保持了一定距离”。李长之重视文艺作品笔墨的“从容”、“完整”

5、,以及艺术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沈从文则竭力表现着“美”,“美”、“恰当”、“自由”、“人性”,是沈从文遵从的最高美学法则。 再者,中国古典美学重“意境”的美学观对“京派文学”重“境”文学理念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京派文学”相对于传统章回体小说,不注重故事传奇式情节的敷演,只一味重视自我情味的抒发,因而在很大的意义上被称为“抒情体小说”。这种抒情体小说连同其他京派文学样式,都普遍追求“境”的营造,注重“清虚寥廓,具有反照反省能够消化现象与意象的境”的营构。周作人的散文追求一种“平淡”之境,沈从文的小说追求一种“和谐”优美境界。 (摘自程勇真 “京派文学”与中国美学,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

6、文内容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派文学”虽然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了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理念,但也汲取了儒家注目于现实人生的美学思想。B. 完全疏离酷烈的政治与权力,关注底层人生的描写,关注边缘生活的悲苦与辛酸,是“京派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特点。C. “京派文学”主人公平淡、质朴与倔强的性格,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当时中国文人关于民族未来的乡村乌托邦式想象。D. 文学是“自我最高的表现”,是人们精神“余裕”的产物,“京派”作家的这些普遍认识的形成也受到了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儒家美学的中和审美观,讲究中和之美,讲究以礼节情,追求和谐,

7、中国“温柔敦厚”诗教观的生成也是受到它的影响。B. 沈从文受到中和审美观的影响,文学创作表现出对“讽刺与诙谐”的厌弃,对作家种下“争斗力种子”的反对。C. 李长之重视文艺作品笔墨的“从容”“完整”的文学观念,就是“京派文学”自由、自足的文学观念的体现。D. 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完全只注重故事传奇式情节的敷衍,而“京派文学”中的抒情体小说只重视自我情味的抒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采用“总分”结构的形式,阐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儒家美学,道家美学思想和重“意境”的美学对“京派文学”的影响。B. “京派文学”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流派,其文学理念包括“为人生

8、”“自由、自足”、重“境”,形成了和谐节制的审美风格。C. 文中多次使用了“在一定意义上”这个短语,表示不是在普遍的条件下,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的意思,这增强了表达的准确性。D. 沈从文、李长之、李健吾、鲁迅以及周作人这些“京派文学”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京派文学”的某些理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严挺之,名浚,以字行,华阴人。少好学,姿质轩秀。举进士,并擢制科,调义兴尉,号材吏。姚崇为州刺史,异之。崇执政,引为右拾遗。侍御史任正名恃风宪,至廷中责詈衣冠,挺之让其不敬,反为所劾,贬万州员外参军事。开元中,为考功员外郎,累进给事中

9、,典贡举,时号平允。会杜暹、李元纮为相,不相中。暹善挺之而元纮善宋遥用为中书舍人遥校吏部判取舍与挺之异言于元纮元纮屡诘诮挺之厉言曰公位相国而爱憎反任小人乎元纮曰:“小人为谁?”曰:“宋遥也。”由是出为登州刺史,改太原少尹。宰相张九龄雅知之,用为尚书左丞,知吏部选。李林甫与九龄同辅政,以九龄方得君,谄事之,内实不善也。户部侍郎萧炅,林甫所引,不知书,尝与挺之言,称蒸尝伏腊,乃为“伏猎”。挺之白九龄:“省中而有伏猎侍郎乎!”乃出炅岐州刺史,林甫恨之。九龄欲引以辅政,使往谒林甫,挺之负正,陋其为人,凡三年,非公事不造也,林甫益怨。会挺之有所诿于蔚州刺史王元琰,林甫使人暴其语禁中,下除洛州刺史,徙绛州

10、。天宝初,帝顾林甫曰:“严挺之安在?此其材可用。”林甫退召其弟损之与道旧,谆谆款曲,且许美官,因曰:“天子视绛州厚,要当以事自解归,得见上,且大用。”因绐挺之使称疾,愿就医京师。林甫已得奏,即言挺之春秋高,有疾,幸闲官得自养。帝恨吒久之,乃以为员外詹事,诏归东都。挺之郁郁成疾,乃自为文志墓,遗令薄葬,敛以时服。挺之重交游,许与生死不易,嫁故人孤女数十人,当时重之。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四)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暹善挺之而元纮善宋遥用为中书舍人遥校吏部判取舍与挺之异言于元纮元纮屡诘诮挺之厉言曰公位相国而爱憎反任小人乎B. 暹善挺之而元纮善宋遥用为中

11、书舍人遥校吏部判取舍与挺之异言于元纮元纮屡诘诮挺之厉言曰公位相国而爱憎反任小人乎C. 暹善挺之而元纮善宋遥用为中书舍人遥校吏部判取舍与挺之异言于元纮元纮屡诘诮挺之厉言曰公位相国而爱憎反任小人乎D. 暹善挺之而元纮善宋遥用为中书舍人遥校吏部判取舍与挺之异言于元纮元纮屡诘诮挺之厉言曰公位相国而爱憎反任小人乎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制科即制举,是皇帝为选拔各种特殊人才而设置的特科,随时设科,名目繁多。B. 宰相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官员的专设官职,由于职位最高,每任只有一人。C. 禁中也叫“禁内”,指帝王所居的宫苑,因此处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禁中”

12、。D. 春秋本指春季和秋季,也可以泛指一年、四季、岁月,有时还用于指称年龄。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严挺之从小勤奋好学,形象也佳,长大后才干出众,先后得到姚崇、李元纮、张九龄等名相的赏识和重用,连皇帝也认为其材可用。B. 严挺之正直敢言。有人倚仗侍御史身份,当廷责骂士大夫,严挺之敢于责备他不恭敬;他甚至敢当宰相的面说宰相亲善的人是小人。C. 严挺之两番得罪了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后来也受到了李林甫两番玩弄手段的报复:一次因之而被外贬做官,一次因之而被授予闲职。D. 严挺之比较看重朋友交往,甚至生死不变。朋友死后,他帮助朋友的女儿出嫁,这样的事情非常多,严

13、挺之也因此被当时的人称道。7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挺之负正,陋其为人,凡三年,非公事不造也,林甫益怨。 (2)天子视绛州厚,要当以事自解归,得见上,且大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 殷尧藩遐荒迢递五羊城,归兴浓消客里情。家近似忘山路险,土甘殊觉瘴烟轻。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此去定知偿隐趣,石田春雨读书耕。8这首诗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同为送别遭到贬谪的朋友,两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9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为我们营造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14、分)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短暂,个体渺小。(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描写出了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直接表现了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尘埃里的上帝 李代金威尔逊原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每个月都能拿到一份不错的薪水,但是一场车祸却夺去他的双腿,从此,他不但失去工作,而且行动变得艰难。成天无所事事的威尔逊总是闷闷不乐,妻子看在眼里,就建议他在自己家旁边

15、开一家超市。威尔逊想了想,同意了。超市开起来了,没想到生意非常不错,附近的人都到他的超市购物。一整天,超市人来人往,大家还跟威尔逊聊聊天,威尔逊的脸上成天都堆满了笑容。威尔逊的生意做得风风火火,一家人过得开开心心,可是邻居蒂芬妮的丈夫却因为车祸去世了。因为责任在蒂芬妮的丈夫,蒂芬妮为此需要支付对方一大笔赔偿金,为此她家顿时陷入了困境。威尔逊决定出手帮他们。他清楚,自己现在之所以过得开心,是因为大家照顾他的生意。然而妻子说:“我们要帮她,但这不能明帮,只能暗帮。”威尔逊想了想,便有了主意。威尔逊取出一笔钱,用一个袋子装好,然后交给了马克。马克带着这笔钱,去了蒂芬妮家,并悄悄地藏在了一个角落里,然

16、后,他跟蒂芬妮家的比尔和大卫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马克就叫了起来:“哇,这里有好多钱!”马克的叫声引来了比尔和大卫,他们见到那袋钱,不由得吃了一惊:“这是我家的,这是我家的!”马克把钱交给他们,他们赶紧去把钱交给了蒂芬妮。蒂芬妮拿着钱喜出望外,激动得掉下了泪水。因为这笔钱,蒂芬妮的难题一下就解决了。威尔逊脸上堆满了笑容:这样真好,蒂芬妮对钱的来历没有丝毫怀疑,花得心安理得。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蒂芬妮的难题解决没多久,她自己却病倒了,一大笔医药费顿时吓傻了他们全家。治吧,没钱;不治吧,只能病死。蒂芬妮不怕死,可是她死了,两个孩子怎么办?他们还小,难道就要因为她的死而成为孤儿吗?蒂芬妮

17、为此成天以泪洗面。见此,威尔逊再一次同妻子商量,他说:“我们跟蒂芬妮是邻居,我们手上还有不少钱,不如取点来帮帮她!”妻子点头同意了,她也不忍心蒂芬妮有个三长两短,否则那两个孩子就太可怜了。当然这次也不能明帮。于是威尔逊再一次取出一笔钱,再一次装入一个袋子,再一次交给马克,再一次详细地交代一番,让他务必稳妥地把钱交到比尔和大卫手里。马克点点头,带着这笔钱去了蒂芬妮家,并悄悄地藏在了一个角落里。当然,马克又找比尔和大卫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当然,没过多久,马克又装着无意的样子,发现了那袋钱,并叫了起来:“哇,这里有好多钱!”马克的叫声引来了比尔和大卫,他们看到那袋钱,顿时就笑了起来,跳着说:“这是我

18、家的钱,这下好了,妈妈有救了!”他们从马克手里接过钱,欢呼着跑去找蒂芬妮。蒂芬妮从两个孩子手里接过钱,一问,得知是家里找出来的,愣了愣,不由得喜出望外,连忙带上钱去了医院。十天后,蒂芬妮出院了,就去找了一份轻松的工作。后来,她又换了辛苦的工作,努力地挣钱。威尔逊见此非常高兴,心想这下好了,他们一家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可是,蒂芬妮一家却省吃俭用,原来她把钱都存了起来。两年后的一天,蒂芬妮走进了威尔逊的超市。威尔逊以为她要买东西,可是她却将一袋钱放在柜台上,对他说道:“威尔逊先生,谢谢你们对我们的帮助,我这是来还你们钱,请您收下!”威尔逊吃了一惊,却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说道:“你这是干什么?我们什么

19、时候帮过你啊?”蒂芬妮告诉他,她每次需要钱的时候,马克与她的孩子捉迷藏都找出一袋钱,而那个地方,她查过,她的丈夫根本不会藏钱在那里,不用说,是他们一家在帮她,才想出这样的办法给钱。威尔逊说:“不,你弄错了,我们从来没有帮过你什么。倒是你,帮了我们。你家周围栽满了花,大家闻到花香,就都喜欢来我的超市购物了!”蒂芬妮心想,也许那真是丈夫藏的钱。他们帮了我,没理由不承认。威尔逊说得有道理,卡尔森就曾开过超市,但生意却不好,最终关门了,现在他的生意这么好,真是我家的花帮了忙。然后,蒂芬妮带上钱,开心地走了。威尔逊脸上堆满了笑容,对妻子说:“你看,我不承认,还说她帮了我们,她多开心。大家总是照顾我们的生

20、意,可他们却从不承认这是对我们的照顾。上帝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上帝!他总是将自己放到尘埃里,跟常人没有两样。” (选自2015年第2期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 小说开头介绍威尔逊在一次车祸中失去双腿后无所作为的生活现状,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B. 小说情节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小说人物之所以塑造得有血有肉有灵魂,得益于作者对情节的巧妙安排,叙事有起有伏。C. 威尔逊为帮助蒂芬妮,让马克与比尔和大卫在家里玩捉迷藏游戏,并嘱咐他务必稳妥地把钱交到蒂芬妮手里。D. 蒂芬妮攒够钱后,主动找到威尔逊,善意地说明来意。但却被

21、威尔逊巧妙地阻止,最后她带着钱,开心地离开了。E. 文中叙述蒂芬妮得到第一次帮助后“钱花的心安理得”,是为第二次得到帮助后“不由得喜出望外”的情节做衬托,以突出威尔逊的聪慧机敏。(2)文中三次写威尔逊的笑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威尔逊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最后一段往往有着重要的作用。请从多角度探究本篇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代儒宗马一浮郭继民学者刘梦溪曾以“高人逸士”评价马一浮。马一浮幼年时的“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的诗句似乎预示了其高人的走

22、向。马一浮幼年时即智慧过人。初始随母亲学文,母丧后,他的父亲请名仕郑举人来教。后举人辞馆,理由是这孩子才智超老师。父亲从此不再延师,听任自学。马一浮一生阅书无数,且过目不忘,被喻为中国20世纪的“读书种子”。青年马一浮在赴美期间,广泛涉猎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社会学等著作。后转赴日本学习日文和德文,并携德文版资本论回国,是将资本论原版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中国当时的世界地位及西方人对中国的歧视促其写下了“沦海飘零国恨多”“国命真如秋后草”的诗句并最终东归。回国后,马一浮依旧热衷西学,翻译了堂吉诃德政治罪恶论等著作。自1906年起,他正式转向国学,并在广化寺潜心读书。三年内,他读完了364

23、00余册的“四库全书”,并做了大量笔记,为其日后的国学研究夯实了基础。马一浮的诗歌造诣极高,从11岁的神童诗到临终的绝笔诗,皆融入其性情与学问。他11岁即能依照限韵作出好诗。临终作拟告别亲友诗虽短短四十言,但集儒、释、道为一体,诗歌情感真挚,非有真性情者不能作出。熊十力早年曾评价说:“马一浮的学问,能百家之奥。其特别之表现在诗,后人能读者几乎等于零。”马一浮的书法亦精纯,他擅长草书,精于篆隶,风格凝练,法度谨严。书法家沙孟海曾说:“展玩马先生遗墨,可以全面了解他对历史碑帖服习之精到,体会之深刻,见解之卓越,鉴别之审谛,今世无第二人。”1907年他曾表达了这样的心愿:“欲为儒宗,著秦汉以来学术之

24、流派;为文宗,记羲画以降文艺之盛衰。”自此之后,他以传承儒学、“续接圣贤血脉”为己任,不为时局、世俗所动,终成一代醇儒。梁漱溟评价他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蔡元培曾请马一浮去北京大学任教,因不同意北大反孔、废经的教学理念,马一浮婉拒之。抗战期间,他为了保留一点儒家的种子,以传统儒家礼教的模式创办了一所书院复性书院。他提倡精英教育,纯然以求学问道、传承圣贤血脉为目的,并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因此“谋职”或就业。此主张与熊十力产生了分歧。马一浮研儒,不在于义理,而在于复“性”。马一浮尝言,“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可谓其志坚性醇的体现。马一浮认为,儒学的真谛在于“指归”自己。他真切指出:圣贤唯有指归自

25、己一路是真血脉。真儒者在于切身践行居敬存诚、涵养察识的功夫,而不在于言说。如果学人不能实下工夫、自治病痛、向上提持、自显性德的生命进路,那么多学何益,多说何益?他的学术要旨就是“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他认为,“六艺皆史”的主张“流毒天下,误尽苍生”,“学者须知,六艺本是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的”。若把六经堪称史学甚至是考据学,那么心性之学就将蜕变,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马一浮所说的“统摄”,指融会贯通之义,它不仅仅是发生于六艺之间,即所谓易统礼、乐,春秋统诗、书等,而且六艺还可以统摄西学。“西方哲学所说的真、善、美,皆包含在六艺之中。诗是至善,礼、乐是至美,春秋是至真若是西方有

26、圣人出,行出来也是这个六艺之道,但是名言不同而已”。虽然其观点值得商榷,然而,他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马一浮终生追求并践行易经中“语默动静,贞夫一也” 的境界,纵观其洁净精微的人生历程,他已进入化境之中,正可谓:“性醇智商,道深行逸。默然不说,其声如雷。斯人已逝,精义常存。一代宗师,千古国粹。”相关链接:马一浮除精通诗、书外,亦精于篆刻艺术,通于画理。沙孟海评价其印风:“朴茂高雅,纯用汉法古意新姿,韵味无穷。”至于绘事,马一浮虽少践行,但也提出了卓然洞见。他认为,绘事需要有两种准备:一是对艺术史的考察,二是对艺术理论的理解。作为“游于艺”的绘事最终应“归于仁”,以达到“以胸中至美至

27、善之理想,改正现实之丑恶”。他为我们树立了一种气质清明的文化典范,一个不沾尘俗、彻底刊落习气的纯粹学者的典范。他在纷乱的时代开启了一种文化境界,这就是“语默动静,贞夫一也”的境界。(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 正是因为马一浮启蒙早,幼年就跟 着母亲学文,使得他才智极高,以至于后来他父亲请来的郑举人也辞馆不教,父亲也不再延师。B. 梁漱溟对马一浮的评价,与马一浮欲为儒宗和文宗的心愿以及在纷扰世俗、动荡时局中志坚性醇的表现不无关系。C. 文章的题目是“一代儒宗马一浮”,但在行文的过程中却写到了他对西方之学的热衷,这样的写法有偏题之嫌疑。D. 精通艺术和儒学

28、的马一浮曾将二者联系起来,他认为绘事最终应归于仁,达到心中的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的丑恶。E. 马一浮曾经提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学术要旨,认为六艺之间有统摄关系,西学也合乎六艺之道,作者赞同马氏的说法的。(2)材料多处引用他人对马一浮的评价有何作用?请举例简要说明。(6分) (3)本文介绍了马一浮哪些儒学主张?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 (4)马一浮能成为“一代儒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航天员突然报告“轨道舱火灾”,这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但是大家依旧

29、 地按照程序操作,事后发现这次报警是一次误报。朱屺瞻一生经历多次大起大落,但他对待厄运,始终 ,他一生画作多次被毁,但他总是很快重拾画笔,画得更多、更好。真正有实力的人是低调谦逊、真诚友善的,对于别人的嘲讽和歧视能 ,靠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事业A安之若素 镇定自若 泰然处之 B泰然处之 镇定自若 安之若素C镇定自若 安之若素 泰然处之 D安之若素 泰然处之 镇定自若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201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将考试舞弊入刑,可见政府打击考试舞弊的决心之大,或成治理考试乱象的“尚方宝剑”。B.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领导人

30、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C.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中国很多家庭却选择不生二胎。据说并不是他们不想生,而是生不起,因为在中国养育孩子的成本实在太高。D. 尽管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曾经为梦想努力奋斗过,哭过,笑过,就已经无怨无悔,我们对于这样的经历来说,本身就是财富。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藏舞是中国民族歌舞园地里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它的旋律优美,风格独特,舞蹈动作有的轻盈舒缓,有的粗犷奔放。 ;另外,还有圆润舒展的弦子舞、金玲银鼓相伴的热巴舞、后藏大鼓舞和前藏腰鼓等。藏族

31、人民能歌善舞,可以说“家家有舞,人人能跳”。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男女老少随歌起舞。A. 圆圈歌舞、踢踏舞、宫廷歌舞等舞蹈是西藏民间歌舞的主要形式B. 西藏民间歌舞种类繁多,主要有圆圈歌舞、踢踏舞、宫廷歌舞等C. 圆圈歌舞、踢踏舞、宫廷歌舞等舞蹈构成了种类繁多的西藏民间歌舞D. 西藏民间歌舞种类繁多,不仅有圆圈歌舞、踢踏舞、宫廷歌舞等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剪纸的产生和流传与我国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逢年过节的喜庆日子,人们把剪纸贴在墙上、门上、窗户上, 。由于剪纸制作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

32、于掌握,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 ,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民间艺术, :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这一艺术日趋完善。17下面是全国汉字输入大赛的徽标,简要说明该徽标的组成与含义,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90字左右。(6分)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近日,广州某大学关于“草坪禁入”的规定招来部分师生的反对,同时引起社会热议。该校社会学教授王进带着学生到草坪上课,遭到学校保安的“驱赶”。该大学保卫处通过微博回应此事称:“校园不能成为随意嬉闹的公园和乐园,校园应该高雅有品

33、位。”有师生以清华北大和国外大学的草坪可以随便进入,师生们在草坪上课更是一道人文的风景为由表示质疑。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给王教授、保卫处、学生、网友、校长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以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泸县二中高2016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最重要的特点”错,原文后面说“更重要的是,这种书写是”2、【D】“章回体小说完全只注重”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无依据。3、【D】鲁迅不是“京派文学”代表人物。4、【A】5

34、、【B】宰相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可以有几人并任。6、【A】“从小勤奋”没有依据;并没有受到李元纮的赏识,而是杜暹。7、(1)严挺之自负正直,看不起李林甫的为人,总共三年,不是公事就不去拜见他,因此更遭李林甫怨恨。 (“负正”“陋”“凡”“造”各1分,句意1分)(2)天子十分看重严刺史,应当设法找借口主动辞官回朝,得以拜见皇上,将会得到重用。(“视”“厚”“自解”“且”各1分,句意1分)8、(1)本诗格调旷达爽朗。友人到自己的家乡岭南任职,消解了往日的浓浓的思乡之愁,心情愉悦。所写景色清新明丽。梅花入梦,荔子满眼,春雨过后边读书、边耕种。呈现了清新明丽的自然、人文美景,从而使全

35、诗显得明媚美好。(2)李诗低沉惆怅。前两句写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后两句和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同情。9、手法:想象(虚写)。石田、春雨、读书、耕作都是作者想象中朋友回到连州以后的生活画面。(2分)画面:春天的雨后,已经归去的朋友悠闲的一会儿在田里耕作,一会儿就书而读,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归隐之乐的画面。10、(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3)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11、(1)B3分,D2分,E1分。A项,小说开头的交代主要是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做铺垫。C项,应该是威尔逊让马克把钱交到比尔和大卫手里,由他们交给蒂芬妮

36、;捉迷藏的游戏是在蒂芬妮家里。(2)“笑容”是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第一次笑容是威尔逊刚刚开了家超市,生意红火,脸上堆满了笑容。为下文威尔逊热心帮助邻居蒂芬妮作铺垫。第二次笑容是威尔逊第一次帮助蒂芬妮解决了丈夫车祸支付给对方一笔赔偿金后,脸上露出笑容。这次是为自己想出巧妙的办法而开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威尔逊的聪慧。第三次笑容是小说结尾当蒂芬妮带上钱,开心离开后,威尔逊脸上露出了笑容。卒章显志,赞扬了威尔逊质朴善良的美好品德。(3)热心善良。了解到蒂芬妮一家的难处后,两次慷慨解囊,帮助她们渡过难关。善体人意。顾及蒂芬妮的自尊心,采取“暗帮”的办法,让她没有负担地用钱。懂得感恩。能体会到自己的

37、超市生意红火是附近人们帮助的结果,并以帮助他人作为回报。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甘心做“尘埃里的上帝”,在蒂芬妮还钱的时候,不仅不承认自己拿钱帮助了她,反而说是她家的花香引来顾客帮助了自己。( 一点2分,答出三点就可以得全分)(4)从情节结构上看,最后一段给这个帮助邻人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使得结构十分完整。同时也与标题“尘埃里的上帝”相照应,使得标题所设下的悬念得到了诠释。从人物塑造上看,最后一段采用语言描写,通过威尔逊自己的话,让人看到了主人公的高尚心灵,理解了威尔逊为什么一直否认帮助别人的用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主题上看,借主人公威尔逊之口,说出“上帝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上帝,他

38、总是将自己放到尘埃里,跟常人没有两样”的话,告诉人们“上帝就是无私帮助别人的平凡人”的道理,从而升华了主题。从作品体现的思想感情来看,最后一段也表达了作者关注小人物生活,对充满和谐、友爱人际关系的美好社会的渴望之情。12、(1)B3分,D2分,E1分。(E项作者不是完全认同马一浮的说法的,从文章中“其观点值得商榷”可以看出;A项中才智高于母亲启蒙早并无绝对关系,其中的因果逻辑也不能成立;C项中“这样的写法有偏题之嫌疑”错。)(2)引用熊十力的评价,意在突出传主的学问之深,诗歌造诣极高;引沙孟海的说法,高度赞扬了传主对历史碑帖研究的独到,知晓其书法精纯的因由;引梁漱溟的评价旨在突出传主在我国儒家

39、学派的宗主地位;引文末的赞语,是对传主终生追求并践行“语默动静,贞夫一也”的肯定与敬佩;多处引用,丰富传主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传主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传记的真实性(答对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全分)(3)儒学重在复“性”,不在于义理;儒学的真谛在于“指归”自己,强调切身践行;学术要旨就是“六艺统摄一切学术”,反对“六艺皆史”。(4)天赋异人。智慧过人,连他的老师都因他“才智超老师”而辞馆;记忆力惊人,读书过目不忘。志坚性醇。以传承儒学、“续接圣贤血脉”为己任,不为时局所动;不沾尘俗,一生只做学问 。博学多才。广泛涉猎了大量书籍,并三年内读完“四库全书”,为国学研究夯实了基础;诗

40、歌造诣极高,书法精纯,精于篆刻,通于画理。践行儒家思想。以传统儒家礼教的模式创办了复性书院,终生追求并践行易经中“语默动静,贞夫一也”的境界。 13、【C】镇定自若:指面对紧急情况或灾难表现冷静、镇定,适合“轨道舱火灾”语境。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适合“经历多次大起大落,但他对待厄运”语境。泰然处之:对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适合“对于别人的嘲讽和歧视能”语境14、【B】A中途易辙,最后一句缺少主语; C关联词位置不当,改成“据说他们并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D不合逻辑,主客颠倒,改为“这样的经历对于我们来说,本身就是财富”15、【

41、B】文段介绍对象为“藏舞”,AC选项主语不对,说明对象偏离,D选项“不仅”和后文“另外”无法搭配。16、渲染浓郁的节日气氛 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 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17、该徽标上方是代表中国文化的“字”(篆书),下方是代表西方文化的键盘,二者结合在一起,意在表述东西方文化紧紧 地结合在一个大圆之中。整个圆形似大钟,寓意为汉字在电脑时代,要警钟长鸣。【参考翻译】严挺之,名浚,以字行世,是华阴县人。青年时好学,形貌气度轩昂不凡。考中进士科,又考中制科,调任义兴县尉,被称作有才干的官吏。姚崇任常州刺史时,认为他才能优异。姚崇任宰相,推荐他任右拾遗。侍御史任正名仗恃自己是掌管风纪的官吏,在朝廷上

42、,责骂士大夫,严挺之责备他不恭敬,反而受他弹劾,被贬为万州员外郎参军事。开元年中,严挺之任考功员外郎,多次晋升,到了给事中的职位,主持贡举,当时人们称他办事公平得当。时逢杜暹、李元紘任宰相,二人不和。杜暹与严挺之友善,而李元紘与宋遥友善,二人都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宋遥考校吏部判事,他决定等第的高低与严挺之意见不同,宋遥告诉了李元紘,李元紘就多次诘难,严挺之神色严厉地说:“您位居宰相,然而爱憎却取决于小人吗?”李元紘问:“小人是哪个?”严挺之回答:“就是宋遥!”严挺之因此出任为登州刺史,又改任太原少尹。宰相张九龄一向了解他,任用他为尚书左丞,掌管吏部选拔官吏的工作。李林甫与张九龄共同辅佐朝政,因张

43、九龄正得君主信任,李林甫就讨好逢迎他,内心实际上对张并不友好。户部侍郎萧炅,是李林甫引荐的,他没有什么文化,曾与严挺之交谈,竟然把“蒸尝伏腊”的“伏腊”说成“伏猎”。严挺之告诉张九龄:“宫廷中岂该有说伏猎的侍郎吗?”于是张九龄就把萧炅贬出朝廷,任岐州刺史。李林甫对此怀恨在心。张九龄想要推荐严挺之来任宰相,让他去拜见李林甫,严挺之以正直自负,瞧不起杨林甫的为人,先后共三年,不是公事不到他那里去。李林甫更加怨恨严挺之。正逢严挺之对蔚州刺史王元琰有所请托,李林甫就指使人将严挺之的话在禁署中公开张扬。严挺之因此降任洺州刺史,转任绛州刺史。天宝初年,皇帝对李林甫说:“严挺之在哪里?词人有才能可以任用。”李林甫退朝后召来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与他叙旧,情意深厚,并许诺授予他好的官职,又借机说:“天子十分看重严刺史(挺之),他应该设法找借口主动辞官回朝,得以拜见皇上,那将会得到大用。”于是诱骗严挺之,叫他装病,上疏表示希望回到京师就医。李林甫得到严挺之的上奏后,就对皇帝说严挺之年事已高,有病,希望得到闲散官职休养。皇帝听信后对此遗憾感叹看很久,就任命严挺之为员外詹事,下诏令他返回东都洛阳。严挺之抑郁成疾,就自己撰写墓志铭,留下遗嘱叫家人薄葬,入殓时使用一般服装。严挺之看重朋友交往,结交就生死不变,曾帮助旧友的孤女出嫁,多达几十人,为当时人称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