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3编 专题11 第24讲 课时限时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695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3编 专题11 第24讲 课时限时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3编 专题11 第24讲 课时限时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3编 专题11 第24讲 课时限时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3编 专题11 第24讲 课时限时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3编 专题11 第24讲 课时限时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3编 专题11 第24讲 课时限时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3编 专题11 第24讲 课时限时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3编 专题11 第24讲 课时限时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3编 专题11 第24讲 课时限时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限时训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这反映了古希腊()A提倡民主排斥专制B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C注重法治反对人治D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D根据材料“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可知,古希腊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是材料不能体现出反对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可知,并非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订立契

2、约”能看出一定的法制基础,但材料不能体现出反对人治,故C项错误;材料前半部分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而“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又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故D项正确。2苏格拉底说:“普罗塔戈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罗塔戈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A否定神旨B忽视道德C善于诡辩D轻视教育B材料没有提及神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而普罗塔戈拉

3、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说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善于诡辩”的信息,故C项错误;智者办学校,说明重视教育,不是轻视教育,故D项错误。3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A美德即知识B拯救人类心灵C认识你自己D追求生命价值C美德即知识强调人的内心是有善性存在的,但是要通过学习知识才能体现,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心

4、灵的信息,故B项错误;“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表明了主张理性地看待自己,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故D项错误。4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他还论证说:“凡是其本身就给违犯的人带来刑罚的法律,一定是有比人更好的法者所制定的。”这反映了苏格拉底()A强调公民应该都是法律的服从者B思想主张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C竭力推崇神的意志高于人的意志D主张城邦法律应遵从神的律法A材料信息“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公正的人首先是遵守法律的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责任和义务

5、,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迷信色彩,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正义,而不是神的作用,故C、D两项错误。5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洞穴之喻示意图A理性高于感觉B关注人的世界C认识源于感觉D美德即是知识A洞穴之喻是设想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而当他们有一天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真实的世界,才知道自己在洞穴里面看到的是不真实的。洞穴中的世界对应感觉世界,是虚幻的;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对应

6、理性世界,是真实的。由此说明理性高于感觉,故A项正确。6近代一位评论家曾说:“谁能想到15世纪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背后竟隐藏着改变世界历史的非凡力量”。对“非凡力量”理解最恰当的是()A中国瓷器大量传入影响欧洲艺术发展B蕴含人文主义思想,推动思想解放C借助艺术形式与手段,反对宗教权威D直面社会矛盾,审视与批判社会现实B材料体现的是15世纪的艺术品对世界的改变,中国瓷器传入欧洲后,并未影响欧洲艺术的发展,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借助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展现了人文精神,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推动了思想解放,故B项正确;当时只是反对天主教会,并不是反对宗教,故

7、C项错误;但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需要借助复兴文化之名,主要通过艺术形式进行,并不是直接面对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现实,故D项错误。7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D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C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与宗教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推断其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的宗教改革无关,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宗教形式宣传“人体美和自然美”“世俗人物的形象”,体现了人文主

8、义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艺术没有摆脱宗教的影响,故D项错误。8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明()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C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D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D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教会人员不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主要内容是抨击教会神学的腐朽黑暗,故B项错误;基督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反对神学禁欲苦行,抨击教会腐朽,但从“但他们

9、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可知,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故D项正确。9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C材料与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作用无关,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并非是无组织的,故B项错误;由“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

10、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可知,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局限性体现在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故C项正确;材料与文艺复兴政治领域的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10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道:“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马丁路德的这一观点()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 B确立了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的原则C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D倡导人们要节制私欲、安贫乐道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要是打击教皇的地位,不是摆脱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世俗权力和教会的关系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增加的只是得利

11、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得出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1马丁路德说过:“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由此可知马丁路德()A主张信仰即可得救B反对信仰基督教C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D认为人人都可直接阅读圣经C材料中没有体现马丁路德信仰方面的改革,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只是改变信仰方式,不是反对基督教,故B项错误;材料中“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说明思想自由的主张,故C项正确;材

12、料中没有提及宗教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12陈独秀说:“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女权之解放也。”其中“宗教之解放”体现在()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生而平等”C“与上帝直接对话”D“主权在民”C“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留传下来的最主要的哲学名言,与近代宗教改革无关,故A项错误;“人生而平等”是启蒙思想家鼓吹的普世价值理念,与宗教改革无关,故B项错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提出“与上帝直接对话”,推翻了欧洲封建精神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C项正确;“主权在民”是近代民主政治潮流的体现

13、,与宗教解放无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所以普罗塔戈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研究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美梯利西方哲学史材料二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

14、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的谈话)材料三自希腊之后,西方世界一直都存在理智和精神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自己全部交给其中一个,而将另一个从我们的意识中完全除去。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并借此使内心世界的图画适合于这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的画框希腊人没有将外在世界抽象、淡化而专顾内心世界的呼声;他们也从来没有拒绝精神而偏爱其物化的形体。对他们来说,图画和画框是契合的美伊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

15、知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希腊人实现“图画和画框”契合的含义。简述14世纪左右西方为实现这样的“契合”而进行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信息分别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从材料一、二中寻找共同点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可得出含义是理智与精神的协调;第二小问,由14世纪可知是文艺复兴运动,据此答出文艺复兴的进步与解放之处即可。【答案】(1)贡献:都阐述了人的价值,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或“人以

16、自己为准则”),苏格拉底发现了“自我”(或主张“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意义:使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或“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西方的人文主义由此起源(或“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3)含义:理智与精神的协调。斗争: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人的思想开始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像集平易与庄重于一体,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他所创作的圣母,可谓是理想美的化身。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像集纯洁和崇高为一体,体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永恒真实性。达芬奇一反前

17、人的传统画法,把圣母玛利亚置于大自然,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19世纪时期以来的圣母像俄罗斯的圣母像几乎淹没在金子和宝石的光泽中。韩国人用他们自己的形象诠释了圣母,其圣母神态更具有东方民族特有的谦卑,细长上挑的眼睛是绝对的“韩国制造”。在非洲,圣母被刻画成非洲黑人妇女的形象。在中国,圣母自然是黄皮肤的中国妇女形象。摘编自任东升等圣母艺术形象变迁的文化解读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14世纪到19世纪以来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可以从圣母像体现的特征变化来分析,也可以从人文主义的发展方面来分析,并根据历史变迁的信息,结合当时阶段特征来回答即可。【

18、答案】示例一:信息:文艺复兴时期所画的圣母像体现出人性化和世俗化的趋势;19世纪以来所画的圣母像体现的个性化和地方性特征明显。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色是由于天主教神学统治阻碍社会发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而形成。19世纪以来圣母形象的变化是由于工业化发展;民族国家的发展;文化的多样化趋势加强而导致。示例二:信息: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是人文主义的中心;19世纪以来人文主义在世界传播开来。说明:14世纪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而形成等。19世纪以来世界工业文明均有发展;西方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各国民族意识增强;各地民主化进程推进等。示例三:信息: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基本是在欧洲传播;19世纪以来基督教在世界传播开来。说明:14世纪新航路尚未开辟;世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有限;生产力水平较低。19世纪以来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深;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