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项目自然选择主要观点(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变异(4)适者生存评价贡献(1)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2)科学地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足(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2、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原因:不断淘汰不利变异的基因,积累有利变异的基因。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物种形成1(必修2 P122技能训练改编)判断湖泊里的两种鱼是不是同一种物种,可行的操作是()A分析二者DNA的碱基排列顺序B分析二者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C显微镜观察二者体细胞
3、中染色体组成D观察二者能否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答案:D2(深入追问)(1)物种与种群有怎样的联系?提示: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2)如何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提示: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就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 突破1比较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点 突破2理清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 突破3把握物种形成的两种模式(1)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2)骤变式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
4、突破4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区别与联系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新物种形成,质变生物进化,量变二者联系(1)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2)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1)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具有某特定表现型的生物体。选择的实质是控制某特定表现型的基因。选择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方向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适应环境,该基因的频率就增加,反之则降低。(3)地理隔离是物种形
5、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不可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4)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 【感知考题】(2016高考江苏卷,12)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不会导致抗药靶位点的形成,A项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项错误;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
6、化提供原材料,C项正确;基因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没有形成新物种,故野生型昆虫与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项错误。答案C(1)如图说明了生物进化中的观点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二倍体西瓜幼苗用生长素处理产生的新植株不是(填“是”或“不是”)新物种;二倍体番茄用秋水仙素处理产生的新植物是(填“是”或“不是”)新物种,因为存在生殖隔离。 高分点拨类题通法1变异与选择(1)“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能定向诱发基因突变。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
7、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3)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定向)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定向)生物进化(定向)。2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判断方法(1)进化取决于种群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只要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就一定发生了进化。(2)物种形成取决于是否形成生殖隔离。进化是量变,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物种形成是质变,新物种形成一定发生了进化。【跟进题组】 命题1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1(2017山西大学附中模块诊断)下列各项生物进化的观点中,不是达尔文提出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B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与自然选择逐步积累与加强C生存斗争是生物
8、进化的动力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2(2017山西忻州四校第一次联考)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杀虫剂的使用决定了害虫变异的方向B有性生殖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C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D无子西瓜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而产生的新物种解析:选B。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B正确;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错误;无子西瓜不是新物种,经多倍体育种形成,D
9、错误。 命题2种群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3(2017长沙调研)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C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解析:选C。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产生生殖隔离。4(2017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一模)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则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形成新物种B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
10、原材料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解析:选D。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推断A、B、C分别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A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地理隔离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错误。易错点1形态、结构一致同一物种点拨形态、结构一致的生物,有可能具有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生物形态、结构相同,但繁殖期不同,这两个种群的生物具有生殖隔离,是两个物种。易错点2能产生
11、后代同一物种点拨两个个体能够交配产生后代,有可能子代高度不育,如马和驴,虽然能够产生子代,但子代不育,因此马和驴是两个物种。以案例分析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5下图所示为玉米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选育过程对高含油量玉米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改变了玉米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淘汰了一些表现型,从而导致控制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D在逐步产生并选择多对等位基因的同时,淘汰了多对等位基因解析:选C。依曲线图可知,随着选择世代数的增加,玉米的含油量逐渐增多,这是因为选育过程对含油量高的表现型进行了选择,从而导致控制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任何
12、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人工选择并没有导致新物种的产生;从图中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种群基因频率计算的相关题型1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计算(1)已知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用定义公式计算,即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个体数2)100%。(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以将百分号去掉,按定义公式计算或直接用“某基因的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百分比杂合子百分比的1/2”来代替。如基因A的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基因a的频率1基因A的频率。2运用哈代温伯格平衡,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1)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
13、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pq是Aa(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q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适用条件: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这5个条件是:种群足够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的发生;没有新基因的加入;没有自然选择。3伴性遗传中的遗传平衡定律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且位于X染色体上时(A、a),设p表示XA的基因频率,q表示Xa的基因频率,则:(1)雌
14、性中平衡的基因型频率:p22pqq21。基因型XAXA的频率p2;基因型XAXa的频率2pq;基因型XaXa的频率q2。(2)雄性中平衡的基因型频率:pq1。基因型XAY的频率p;基因型XaY的频率q。4位于X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基因频率的计算(1)已知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用定义公式计算。一定注意:Y染色体上不含与X染色体上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因此只能计算X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数,绝不能将Y染色体计算在基因总数内。如求Xb的基因频率,可按如下公式求解:Xb的基因频率Xb的基因数/(2女性个体数1男性个体数)100%。(2)已知各种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以将百分号去
15、掉,当作个体数,按定义公式计算,但不能用“该基因纯合子的百分比杂合子百分比的1/2”来代替。 命题1已知个体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1(2017河北衡水调研)某小麦种群中,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A50%和40%B50%和62.5%C50%和80% D62.5%和50%解析:选B。感染锈病之前,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所以T的基因频率为20%1/26
16、0%50%。感染锈病后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所以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TT、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3/4,T的基因频率是1/41/23/45/862.5%,B正确。2(高考海南卷改编)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解析:选B。因该果蝇种群长期保持vv的基因型频率为4
17、%,由此算出v的基因频率为0.2,V的基因频率为0.8,进而计算出引入纯合长翅果蝇前,vv基因型的果蝇有0.0420 000800只,Vv基因型的果蝇有20.20.820 0006 400只,VV基因型的果蝇有0.80.820 00012 800只。引入纯合长翅果蝇后,v基因频率为(80026 400)/(40 0002)0.1,V的基因频率为10.10.9,A正确、B错误;因Vv、vv基因型的果蝇的数目不变,而该种群个体总数增加一倍,所以Vv、vv的基因型频率降低50%,C、D正确。 命题2已知隐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3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
18、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是()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解析:选C。由题意知,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AA个体占16%、Aa个体占48%、aa个体占36%,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40%40%16%,aa个体的百分比:60%60%36%,Aa个体的百分比:48%,A的基因频率:16%48%1/240%。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16%48%1/428%,aa个体的百分比:36%48%1/448%,Aa个体的百分比:1/248%24%,A
19、的基因频率:28%1/224%40%。4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且后代生活力一致,则子代中()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BFf基因型频率为52%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解析:选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随机交配,且子代生活力一致,则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即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A、D项错误。雌兔中F的基因频率为30%60%1/260%,f40%,雄兔中
20、F的基因频率为20%40%1/240%,f60%,随机交配后,子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子代中Ff的基因型频率为60%60%40%40%52%,B项正确。在子代中,F基因频率在雌兔、雄兔中均为50%,C项错误。 命题3遗传平衡定律在伴性遗传中的计算5在某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比例为11)()A1 000 B900C800 D700答案:B6某县城有20 000人,男女比例为11,女性血友病患者有1 600人,求人群中一正常女性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A1/7 B3/25C4/25 D3/16
21、答案:A 命题4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计算7(2017湖南永州三校联考)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200人中,各种基因型的人数情况如表所示,则这200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人数781487030A.85% B30%C20% D15%解析:选C。每个女性基因型中B或b基因共两个,男性基因型中只有一个B或b基因。则Xb的数量是(148230)60,XB与Xb的数量为(782142827030)300,故Xb的基因频率为60/300100%20%。8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
22、BY46%、XbY4%,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8% B92%、8%C78%、92% D8%、92%解析:选B。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计算,只计数等位基因所存在的染色体,即男性只统计一个基因,女性中统计两个基因,所以该校学生中Xb的基因频率为100%8%,则XB的基因频率为9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3)共同进化的实例共同进化类型包含类型实例不同物种之间种间互助一种蛾与兰花种间斗争捕食猎豹和斑马寄生黏液瘤病毒和兔子竞
23、争作物与杂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地球早期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氧气出现好氧生物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内容: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2)生物进化理论不会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发展。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右图,并思考:(1)图中显示了_多样性,此类多样性发生于_(填“相同”或“不同”)物种间。(2)显示了_多样性,此类多样性发生于_(填“相同”或
24、“不同”)物种间。(3)图显示的是_多样性,此类多样性_(填“包含”或“不包含”)非生物成分。提示:(1)遗传(或基因)相同(2)物种不同(3)生态系统包含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2上述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感知考题】(高考广东卷改编)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所示),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解析A项,兰花花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蛾的口器对兰花花矩仅起到选择作用。B项,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25、与原来的物种形成生殖隔离,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项,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生物与无机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都存在着进化上的密切联系。蛾的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正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项,蛾的口器与花矩进行着相互选择,花矩变长对蛾的口器具有选择作用,使蛾种群中口器较长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经过多代选择,蛾的口器会越变越长。因此,蛾的口器不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答案C 高分点拨类题通法(1)共同进化既可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2)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既包括二者之间的种间互助,也包括二者之间的种间斗争。(3)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直接原因是蛋
26、白质多样性。【跟进题组】1(创新改编题)下列关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表现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上B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地球上厌氧生物比好氧生物出现的早D外来物种入侵不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解析:选C。共同进化不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还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A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错误;由于最初的地球上没有氧气,根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判断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生物,当有氧气出现后才有好氧生物,C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影响与之有竞争关系的当地物种,使某些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故
27、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错误。2(高考北京卷改编)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长舌蝠从长筒花中取食花蜜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解析:选B。A项,长舌蝠因为拥有其他蝙蝠不具有的长舌,因此可以取食长筒花的花蜜,避开了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项,题干明确指出长舌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由此可推断长筒花不可能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C项,正如
28、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也是如此;D项,长舌蝠与长筒花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因此,A、C、D三项正确,B项错误。核心体系构建填空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生物多样性规范答题必备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个要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2.隔离的两种类型(1)地理隔离:物种形成的一般环节,但不是必需的环节。(2)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4.共同进化的两
29、个动力来源(1)不同物种之间的种间互助和种间斗争。(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5.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课时作业1(2017广州六校联考)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其原因是()A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B细菌对青霉素有选择作用C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D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解析:选C。细菌的抗药性本身就有差异,既有抗药性强的,又有抗药性弱的。长期使用某一种抗生素,就会大量杀灭抗药性弱的细菌,抗药性强的就会大量繁殖,这就是自然选择,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是青霉素。2(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30、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不同性状个体繁殖率的差异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D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解析:选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A错误;不同性状个体的繁殖率不同,可能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多倍体的产生没有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3(2015高考安徽卷,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
31、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B50%C42% D21%解析:选C。A、a基因频率已知,据此可推导出各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种群1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A64%,Aa32%,aa4%;种群2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A36%,Aa48%,aa16%,则混合后的大种群中各个基因型的频率变为:AA50%,Aa40%,aa10%;混合后的A基因频率50%40%1/270%,a基因频率170%3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随机交配后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4(高考江苏卷改编)下
32、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解析:选D。种间竞争属生存斗争是一种选择过程;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是研究进化的重要依据;外来物种入侵会影响本地物种和环境,从而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突变的可遗传性能促进生物进化。5(高考海南卷改编)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B441C120 D121解析:选B。该
33、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AA和Aa分别占1/3、2/3,故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2/3、1/3,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AA、Aa和aa分别占2/32/34/9、2/31/324/9、1/31/31/9,B正确。6若在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80%,Xb的基因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量相等,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A2%、10% B4%、10%C2%、20% D4%、20%解析:选A。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XB的基因频率为80%,Xb的基因频率为20%,故卵细胞中含有XB的占80%,含有Xb的占20%,精子中含有XB的占40%,含有Xb的占10%,含有Y染色体的占50%,故Xb
34、Xb的基因型频率为20%10%2%,XbY的基因型频率为20%50%10%。7如图是某种动物的生活区域被一条20米宽、南北向的公路和一条也是20米宽、东西向的铁路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四个区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会增加B地理隔离影响该物种个体间的基因交流C该物种在四个区域内的生存斗争均可能加剧D该物种在区域进化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选D。某动物的生活区域被分成4个小区域后,因为生物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影响了该物种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所以其基因多样性可能会降低,也可能会增加,A、B正确。该生物在各自的区域内活动,由于活动面积减小,生存斗争可能加剧,C
35、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生物的进化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D错误。8(2017辽宁大连月考)如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选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a地区的环境在变化,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乙、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36、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也有较大的差异;甲、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但是乙物种是从甲物种进化来的,二者的基因库组成可能部分相同。9(2017江西上饶二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解析:选D。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A正确;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
37、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B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正确;细菌中原本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变个体,在接触青霉素后,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存活了下来,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青霉素选择出了抗药突变个体,而不是细菌接触青霉素后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D错误。10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如图所示为刚迁入时和迁入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又存在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其食物、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C甲、丙两个岛屿的相
38、同环境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岛屿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B1基因解析:选B。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是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与岛上原有的生物、无机环境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正确。若干年后,对于甲岛屿上的种群而言,b基因频率下降,而丙岛屿上的种群b基因频率上升,故甲、丙两个岛屿上鸟类羽毛颜色进化的方向是不同的,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通过选择作用对这些突变后的基因进行了筛选,D错误。11(2015高考四川卷,11改编)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实验: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
39、配,F2雌雄果蝇表现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1)果蝇体色性状中,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2)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 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这是_的结果。解析:(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F1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由题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Bb,F1随机交配,后代中BBBbbb121,故F2灰身果蝇(B_)中杂合子(Bb)占2/3。(2)由题意可知,黑身果蝇(bb)占全部个
40、体的1%,推知b的基因频率为1/10,B的基因频率为9/10,群体中Bb的基因型频率21/109/1018%。在天然黑色环境中,黑色个体与环境色彩一致,更易存活下来,属于有利变异,故黑色个体比例增加,灰色个体比例降低,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1)灰身性状分离2/3(2)18%下降自然选择12如表是某条大河两岸物种演化的模型,表中上为河东,下为河西,甲、乙、丙、丁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回答问题:(1)由甲物种进化为乙、丙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条件是_和_。(2)河东的乙物种迁到河西后,不与丙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内部条件是_不同,外部条件是_。(3)假如游到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请问你判断
41、丁物种是不同于乙物种的新品种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_。解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物种形成的原因。同一自然区域内的甲物种,由于大河的阻隔,有的生活在河西,有的生活在河东,因河东、河西的环境条件不同,使得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定向改变。由于地理隔离,在河东生活的种群不能与在河西生活的种群自由交配,使不同的种群的基因库各不相同,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生物就进化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因此,当乙物种游到河西后,不会再和丙物种共同进化为相同的新物种,而是各自独立进化。假如游到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丁物种是否是不同于乙物种的新品种,要看乙物种和丁物种之间
42、是否已经形成生殖隔离,即看丁物种能不能与乙物种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答案:(1)自然选择地理隔离(2)种群的基因频率(或种群的基因库)生殖隔离(3)依据: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方法: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是否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13(创新改编题)在某个非常大的果蝇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不考虑自然选择对果蝇眼睛颜色性状的作用。现在种群中雌雄果蝇个体数量比为11,且在雄性果蝇中红眼(XBY)白眼(XbY)31。如果将该种群中的白眼雌性果蝇除去,让剩余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则F1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A1/16 B1/20C1/32 D1/40解析:选D。根据题
43、干可知该种群在除去白眼雌性果蝇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因为雄性果蝇中红眼(XBY)白眼(XbY)31,故该种群中P(XB)3/4,P(Xb)1/4,所以雌性群体中,P(XBXB)9/16,P(XBXb)3/8,P(XbXb)1/16,雄性群体中P(XBY)3/4,P(XbY)1/4。除去种群中的白眼雌性果蝇后,剩余群体的雌果蝇中P(XBXB)3/5,P(XBXb)2/5,随机交配后F1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2/5)(1/4)(1/4)1/40。14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
44、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生殖隔离解析:选D。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是捕食关系,相互影响,共同进化,A正确;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争夺空间资源等,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实质是对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进行选择,C正确;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没有地理上的障碍,不会形成生殖隔离,D错误。15(2017江西重点中
45、学盟校一模)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段发生剧变C在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DAa个体在、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解析:选A。在、段,AA减少、aa增多,说明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A正确;导致基因型频率在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进行了定向选择,B错误;在段内,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则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
46、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40%1/240%60%,C错误;在段,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则A的基因频率20%1/240%40%,而在段内,A的基因频率60%,即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D错误。16(2017宿迁一模)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 (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
47、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3)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_不同,导致_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4)如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世代甲箱乙箱果蝇数AT1E果蝇数AT2E第一代20100%064%20100%065%第四代35089%15%64.8%28597%8%65.5%第七代5006
48、7%52%65.2%42096%66%65.8%第十代56061%89%65%43095%93%65%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_,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_,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子出现的频率是_%。解析:(1)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种群。(2)长期的地理隔离,使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的变化很大,达到生殖隔离后,原来同种生物就进化成两个不同的物种,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3)两个种群由于箱子的存在,使它们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同时由于两个种群所处的环境不同,当两个种群的果蝇发生变异后,在环境的选择下朝着适应各自环境的方向进化,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积累,表现型也会出现较大差异。(4)从表中信息可知,第十代时甲箱果蝇种群数量大于乙箱,而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种类数相等,故甲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答案:(1)种群(2)物种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或遗传虽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3)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食物的差异与选择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积累(4)甲E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