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练习(二)1下列人物中,被公认为“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的是 BA、马克思 B、圣西门 C、傅立叶 D、欧文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第一国际成立C、巴黎公社革命 D空想社会思潮的出现3共产党宣言说:“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的欧洲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这里的“幽灵”是 CA、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英灵 B、共产主义的思想C、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运动 D、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工人运动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BA、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工人运动的兴起 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
2、建立5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BA、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主张建立和谐制度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6巴黎公社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DA、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卖国行经 D、临时政府准备解除人民武装7巴黎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A、公社委员会 B、工兵代表苏维埃 C、自治政府 D、自治委员会8下列对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A、巴黎公社的爆发与普法战争有关 B、巴黎公社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实践C、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D、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无产阶级在军事上的错误9巴黎
3、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 AA、资本主义大工业未得到充分发展 B、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尚未建立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 D、第一国际未能起到领导作用1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A工业革命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11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CA人类历史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缺乏经验B没有以
4、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的领导C资本主义上升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主流D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12下列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的代表人物的是 DA、圣西门 B、傅立叶C、欧文 D、洛克1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 D 法国启蒙思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A、 B、 C、 D、14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着眼于它 CA.指出了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D.使社会主义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15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起义”。其含义是 A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B.
5、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 A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B.早期工人运动的开展C.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马、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17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DA.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深度不同B.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不同C.实现理想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不同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认识不同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6、合题目要求的。1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 )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马克思ABCD思路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答案 C2以下不属于圣西门的主张是 ( )主张社会应该鄙视寄生生活 主张新社会实行实业制度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主张建立“新和谐公社”A B CD思路解析 是傅立叶和欧文的主张,“新和谐公社”是欧文建立的。答案 B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是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成为无产阶级
7、的思想武器推动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 深远影响人类社会的进程ABCD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的理解,四个元素全符合题意。答案 D4. 五四运动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够战胜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根本原因是 ( )A.李大钊等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而斗争B.中国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社会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D.五四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思路解析 本题是一道程度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把握“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一般情况下,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是主要原因。一种理论能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进步性。答案 C5.“无产
8、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上述材料表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 ( )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本阶级的专政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巩固和扩大革命成果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 D.都正确思路解析 本题属材料式组合选择题,但组合的方式略有变化,增加了解题的难度。该题的主旨是考查处理材料的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理论思维要求比较高。解题时一要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二要对照选项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辨析,排除干扰项。答案 A6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立于1
9、871年3月28日B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C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D其失败并非偶然思路解析 巴黎公社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生产力还没发展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所以巴黎公社的失败具有必然性。答案 B7.二月革命后俄国合法的全国政府是( )A.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工农苏维埃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思路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力的局面,但是仍承认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合法政府。答案 A8. 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标志
10、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B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C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D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思路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英国确立的是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A、B、C是相同点。答案 D9. 如果要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哪一条线路最合适A“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北京故宫-孙中山先生纪念馆B北伐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西柏坡-北京天安门C山东曲阜孔子庙-圆明园遗迹-革命圣地延安D“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思路解析 本题首先要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界定,“虎门销烟”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
11、期、“孔子”是古代史上的人物,所以排除A、C、D。答案 B10. “红色旅游区”的主题形象设计对反映其核心内涵非常重要。下列“红色旅游区”与相关主题形象的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以上海为中心的“浙沪红色旅游区”-“人民胜利、国旗飘扬”B“东北红色旅游区”-“抗联英雄、林海雪原”C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翼红色旅游区”-“开天辟地、党的创立”D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革命摇篮、领袖故里”思路解析 “人民胜利、国旗飘扬”应该是在北京;“开天辟地、党的创立”应该是在上海;“革命摇篮、领袖故里”应该是在韶山。答案 B11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将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
12、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共产党 ( )A.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B.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的国情C.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指示 D.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思路解析 本题把中共的性质和“二大”的历史背景等内容混在一起,是一道难度较大的试题。“二大”修改党的奋斗目标主要是由当时的历史背景即中国的国情决定的。C项“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容易误选,因为“二大”会议上才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所以得到共产国际的指示显然是错误的。答案 B12. 1927年帝国主义之所以积极扶植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主要是基于( )A.蒋介石野心日益膨胀B.陈独秀右倾妥协退让C.蒋汪争权夺利的斗争D.北洋军
13、阀的统治土崩瓦解思路解析 本题是一道程度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出现原因的理解和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理解“基于”一词的含义。“基于”是指“根据”,也就是依据一定的情况或目的。由于四个选项都是帝国主义扶植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的形势,因而选择正确答案有一定的难度,帝国主义扶植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目的是维护其在华的利益,扶植蒋介石,也就是重新寻找统治中国的工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原来的工具已不能达到其维护在华利益的目的,也就是指北洋军阀统治土崩瓦解。答案 D13. “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歌词中颂扬的起义领导人是 ( )A朱德 B
14、周恩来 C毛泽东 D刘伯承思路解析 此题须从材料中寻找信息词,“秋收起义”是毛泽东指挥的。答案 C14.抗战时期,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国土沦丧的主要原因是 ( )A八路军在敌后打游击 B日军在军事上占有优势C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的妥协投降方针思路解析 A项不是原因,D项这时的国民政府没妥协投降,B项是外因,主要原因是C项答案 C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 )A.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B.两党对日本侵略态度不同C.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D.两党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特别注意“根本原因”的含义。任
15、何政党的政策都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国共两党是两个对立阶级的代表,这正是两党斗争的根本原因。答案 C16. 本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采取的方针经历了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依据不包括 ( )A.共产国际的影响B.特定环境下的阶级矛盾服从民族矛盾C.国民党和人民对立的立场已经改变D.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思路解析 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解答该题关键是正确把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关系。即在特定的情况下,阶级矛盾服从民族矛盾,可这并不意味着阶级矛盾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国民党和人民对立立场的改变。答案 C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包括 ( )具有空前的广
16、泛性 国共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没有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国共两党各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A. B.C. D.思路解析 此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把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比较,才能正确把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革命统一战线采取党内合作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取的是党外合作的方式,排除。答案 C18下图所示的纪念碑纪念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D辛亥革命思路解析 由图片中的“遇难者30万人”可以得知,这是南京大屠杀。答案 C19“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 但是举
17、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主席此次挥手之行的结果是( )A签订了双十协定 B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C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D通过了共同纲领思路解析 材料反映的1945年的重庆谈判。重庆谈判仅仅迫使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并未通过和平建国纲领。C是1947年制定的,D是1949年通过的。答案 A20. 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重要转变的标志是 ( )A.反共投降倾向日益增长B.五届五中全会制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C.成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国防最高委员会D.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思路解析 本题最容易错选A项。抗战进
18、入相持阶段后,随着日本侵华政策的改变,国民政府的反共倾向确实在增长,但这并不能作为国民政府政策改变的标志,只能是其政策转变的原因,而一个政策转变的标志只能是一个比较具体的事件,故选A错误。一种政策的转变,主要是通过某个重要事件反映出来的,而且是一个比较具体的事件,由此可排除A、D两项,C项成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国防最高委员会,正是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的举动,与政策转变有一定关系但也不是其标志。政策转变的含义是指改变抗战初期联合共产党一起比较积极地抵抗日本进攻的政策,五届五中全会制定的“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正是这种转变的标志。答案 B21毛泽东在论及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时,提出要“和为贵”;要“
19、退避三舍”;要“礼尚往来”(对挑衅作坚决的回击)。上述原则提出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战相持阶段 D.全面内战爆发思路解析 从材料中看,毛泽东提出的是一种有让步、有斗争的策略,显然这是在抗战相持阶段采取的方针、政策。答案 C22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当时的“斗争”主要集中在( )A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B军队如何整编C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D是否召开政协会议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能力。联系国共双方不同的建国方案可作出判断。1945年8月到1946年6月,是抗日战争向解放战争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国共双
20、方斗争主要是政治斗争,即围绕着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斗争。答案 A23“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材料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 ( )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思路解析 由材料的关键词“孟良崮”、“七十四师”可知此事件是指陈毅指挥的孟良崮战役,发生于1947年。答案 B24.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共战略意图是( )A与敌人主力进行决战B全国扩大解放区C彻底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思路解析内线作战指的是在解放区
21、继续消灭敌人,外线作战指的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即进行外线作战,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体现的是解放军实现第二年的基本任务。答案 D25以下不属于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是 ( )A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思路解析 此题考查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三大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21日至23日。答案 D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 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
22、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25日)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全国抗日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36年7月13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曾表示要“御侮救亡”,对此,沈钧儒等人发表如下声明:蒋先生处全国最高统治地位,应该赶快设法作抗日救亡的真正准备。真正准备抗日,决不是所谓“先安内后攘外”,而是联合各党各派,开放民众运动以共纾国难。摘自沈钧儒等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1936年7月15日)材料三: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等同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
23、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回答:(1)在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蒋介石看作当时的主要敌人之一?(4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在1936年9月认为“抗日反蒋”的口号已经“不适当”的原因。(4分)(3)参照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采取“逼蒋抗日”的方针?(4分)(4)中国共产党贯彻“逼蒋抗日”方针取得了什么成果?(4分)(5)根据当时对政策的调整,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时所依据的思想路线的核心。(2
24、分)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运用辩证法及唯物史观阐述历史发展规律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从宏观上把握30年代的阶段特征,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中共对蒋政策进行调整。在审题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要注意三则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一是“反蒋抗日”,材料三是“逼蒋抗日”,材料二是“逼蒋抗日”的原因。答案(1)因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外采取不抵抗政策,对内镇压抗日爱国力量,并集中力量对中共革命根据地进行反革命“围剿”。(4分)(2)因为蒋介石作出了“御敌救己”的表示,中国共产党又认为在当时情况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4
25、分)(3)蒋介石虽有抗日表示,但他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镇压抗日力量,没有真正地抗日准备。(4分)(4)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分)(5)实事求是。(2分)27阅读下列材料(18分)“百万旌旗大展开,蒋匪到处成飞灰。空心战术今已矣,重点进攻安在哉?江汉飞传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关陕彭贺长攻略,东北林罗巧安排。谭许胶河收一战,苏鲁前线逼两淮。反攻形势见远略,动员群众赖雄才。举国艳说新民主,土改狂潮遍地来。南天民变羽书急,准备审判蒋独裁。” 陈毅吟反攻形势1947年10月14日请回答:(1
26、)“空心战术”指的是什么?它与我国的战略反攻有何关系?(6分)(2)“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各指什么历史事件?(6分)(3)据材料回答,我军的战略反攻有何伟大意义?(6分)思路解析解答本题应联系战略反攻的背景过程及意义。答案(1)蒋介石集中兵力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重点进攻造成了中原地区的兵力空虚,为解放军战略反攻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6分)(2)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豫陕鄂边区;聂荣臻等指挥华北解放军解放石家庄。(6分)(3)扭转了全国战局,打破了敌人的防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6分)28.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巴黎公社成立,国际共
27、产主义运动获得了很大发展。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回答(14分)(1)这一时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2)巴黎公社是否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为什么?(4分)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从宏观角度和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比较、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解答第一问主要应根据当时的背景从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几方面进行归纳。解答第二问主要从经济角度,即生产力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主要原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社会矛盾激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恩的革命实践、国际工人政党的成立、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10分)(2)否。原因: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还没有达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