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备课资源历史回眸一、分散的文明1.新石器时代,使世界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中心。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早期呈点状分布的独立文明群落,逐渐形成较大范围的文明区域。3.全球形成的古代五大文明摇篮: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欧爱琴海沿岸。4.全球形成的古代五大区域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5.古代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地域性及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1.手工业生产中,以风力和水力为标志的新能源开始部分取代人力和畜力,并出现了集中的手
2、工工场;农村中,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手工业和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产生了重大影响。3.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展开,在工业、农业等领域,出现了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4.随着社会经济交换活动的增加,还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三、文明的链接1.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1)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2)西欧各国迫切希望开辟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3)马可波罗游记进一步刺激了欧洲人的贪欲。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地圆学说”日益流行,许
3、多人坚信一直向西航行便能抵达东方。(2)造船技术提高,多桅帆船操纵灵活,航速加快。(3)航海技术进步,使远洋长距离航行成为可能。(4)西欧封建政府支持向海外扩张,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大量必需的条件。3.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1)引起了“商业革命”,有力地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2)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3)引起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演变。(4)促使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5)导致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了历史舞台。(6)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
4、的科学性,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7)促使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时空隧道1.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经济货币商品,正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样,开始并不是资本。它们需要转化为资本。但是,这种转化本身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这些情况归纳起来就是:两种极不相同的所有者必须互相对立和发生接触。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的出卖者。马克思资本论思维点睛:马克思的上述论断指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经济与一般商品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5、其中,“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和“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两种对立的因素发生接触,即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条件和一般商品经济比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时间长;而两者的主要联系体现在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中极其繁荣的一个阶段。2.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富庶的描述材料一:元朝大汗每年“颁赐此1.2万男爵袍服各13次此种袍服上缀宝石珍珠及其他贵重物品,每年并以金带与袍服共赐此1.2万男爵,金带甚丽,价值亦巨,每年亦赐13次”。材料二: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
6、,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材料三:锡兰岛(今斯里兰卡)“所产之红宝石,他处无有岛中国王有一红宝石,为世界红宝石中最大而最美者价值之大,颇难以货币计之”。材料四:印度一个国王“项上带环,全饰宝石胸前项下,悬一丝线,串大珠104颗与红宝石数粒臂上亦带三金环,全以重价珍珠宝石为饰;腿上,甚至脚趾亦然此事不足为异,盖其所藏甚多,兼国中之所出也”。思维点睛:马可波罗游记是马可波罗口述、罗思蒂谦记录的,描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的见闻。应该说,他游历时的东方各国确实富庶,但绝非他口述中的如此夸张。但是,他的这些夸张刺激了西方的贵族、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的欲望和野心,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7、之一。此外,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的问题,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论: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弗兰西斯伍德再次提出马可波罗没有来过中国,而我国大多数学者根据许多史料记载,认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3.哥伦布谈新航路的开辟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哥伦布航海日志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
8、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再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哥伦布遗言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认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思维点睛:材料一中,哥伦布之所以说“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的传统商路受到阻碍;二是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照样可以到达东方。与此同时,哥伦布说西班牙国王派他前往东方的
9、目的是了解东方的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皈依基督教。这是与遗言和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相矛盾的,因为这些材料表明他们的目的在于建立海外殖民地,掠夺黄金。此外,既然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且已经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那么,哥伦布所说的“公平交易”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4.世界近代之初东西方航海的不同材料一:东西航海组织方面和任务的对比船队性质经费来源船队性质船队成员扮演角色中国方式皇帝特遣船队国库支付宣扬国威官吏、士兵、水手、工匠外交使团西洋方式私人航海探险队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和香料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殖民者、通商者、海盗祖国伟大航海家郑和材料二
10、:中国封建皇帝历来重政治而轻经济,明成祖本人也不主张发展海外贸易。这些物品交换活动只是附带进行的,通过交易换取一些宫廷需用之物,且可以补充一些船队浩繁的开支,属于情理中事。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材料三:正如嬴涯胜览纪行诗中所记:“归到京华觐紫宸,龙墀献纳皆奇珍。”这些东西无补于国计民生。所以,明史郑和传中说:“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郑和在海外始终执行着明廷“厚往薄来”的原则,耗费惊人,据记载,仅前六次下西洋就耗费了六百万两银子剩下的一百万两银子用来修建了南京大报恩寺。中外关系史论丛材料四: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
11、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是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思维点睛: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与1516世纪西洋航海的不同:材料一从船队性质与目的、经费来源、船队成员、扮演角色等角度,说明了郑和下西洋与西洋航海的不同,反映了郑和航海出于政治目的,而西洋航海出于经济目的,主要因为西洋航海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和欧洲“黄金热”的影响下进行的,而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尚未出现;材料二和材料三进一步反映了郑和下西洋重政治轻经济、实行“厚往薄来”的政策,并且带来了大量的耗费;材料四反映了梁启超对东西方航海出现截然不同结果的困惑。实际上,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已经从中西航海组织的不同、政策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解答。总而言之,郑和下西洋虽然密切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关系,但在经济上造成了重大损失;西方远航不仅开辟了新航路,促进了航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可见,对外开放必须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