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声声慢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全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读赏析,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学习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学习难点】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学法指导】诵读品悟 点拨探讨【知识链接】(一)时间 李清照大事记: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
2、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1151-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由亡国到丧失亲人,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孓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二)本词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
3、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朗读全词,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思考:那些景物触动了词人的愁思? 二、赏析全词(一) 赏析上阕1.齐读上阙。2.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4、戚”,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反复品读,体会本句的表达效果。(点拨:结合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处境进行理解) 3.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可联系我国古典诗歌中“酒”的象征意义来体会)4.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旧时相识”的雁触动了词人怎样的情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思?(点拨:联系词人前期词作一剪梅中的句子来理解,“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总结上阙内容:(二)、赏析下阙1、齐读下阙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句描绘出词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点拨:黄花即菊花,词人在醉花阴中曾用“莫道不消魂,帘卷
5、西风,人比黄花瘦”描写思念丈夫的闲愁,注意对比两首词的不同。)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大胆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诗意的语言还原此句描绘的情景。 研读探究:有人认为,李清照后期词作中的愁绪,只是抒写了她作为一个落难贵妇人的个人哀愁,是低沉的、消极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总结下阙内容:【学习总结】【当堂检测】背诵并默写全词。【拓展阅读】李清照一剪梅赏析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释】1.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红润的荷花正在凋谢,只剩下一镂残香。玉簟,簟
6、是竹席子,因其清凉光滑,故称玉簟。这“玉”字给人一种温度感和触觉感,与红藕之“红”也产生色彩上的对照和联想。这里点出凉秋季节。2.雁字:群雁飞行时,常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故称雁字。大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飞。秋天正是“雁字回时”。相传大雁能为人传书。词中出现雁的意象,同时也暗含渴望收到丈夫来信的心情。3.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在独自孤寂的自飘自落,水在独自孤寂的自流自逝。它们无法违背自然界规律,又有谁去关心它们的命运,去怜惜它们呢?这句话貌似平淡,实际有很深的感伤和寄寓,含有对一天天飘逝的青春和美好的年华的依依怀恋之情。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分离的双方都在为同样一种相思而愁苦。5.才
7、下眉头,却上心头:即使眉头刚刚舒展,却又涌上心头。言相思之情的深挚难排,真是“无计可消除”。【解读】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志同道合,感情笃厚。婚后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旋又出仕。年轻的李清照在离别期间,写下很多抒发相思之情的优美词作,这些词作几乎篇篇脍炙人口,有着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一剪梅就是其中最优美,最出色的一首(据伊士珍琅媛记记载,李清照与丈夫恋恋不舍地告别,在锦帕上写下这首一剪梅词,送给赵明诚)。这首词很有艺术魅力,塑造出一个相思女性深沉的文化心理性格和感情世界。她敏感极了,红藕香残,西楼月满,花飘水流,雁群南飞,自然界这些无情物无不牵动她的情肠;她深挚极了,对丈夫的深厚爱情永远也无
8、法磨灭(“此情无计可消除”),纵使愁眉稍展,也依然缭绕心头。她不言不语,只是凝眸沉思,任内心被情感啃噬。别人最多只能看到她的愁眉,却不易窥见她的内心世界。这是古代东方女性富有魅力的性格形象和情感特征。这首词表达的情思,真纯,深挚,浓烈,含蓄,显示出教养深厚的古代闺秀的典雅风度。红荷,兰舟,雁群,月光,西楼,上阕这些有意味的意象构成一幅精美的图画,女主人公“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孤独,沉思形象成为意象群的中心。不言相思而相思自现。词人只说“月满西楼”,偏偏不让那位倚楼观望,深夜不眠的女主人出现,越发有韵味,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下阕则写相思之深,简直是刻骨铭心,一刻不忘,像是女主人公在轻轻的叹息,自语。只用淡淡八个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略作点染,胜过许多言情文字。这是写情思的妙手。- 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