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二十三语文基础知识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落泊落枕丢三落四大大落落B窠臼 苛责 溘然长逝 恪尽职守C缉私 舟楫 开门揖盗 疾恶如仇D拮据 龃龉 倨傲无礼 笑容可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追溯联袂咏叹调开源截流B更叠 嗔怪 贴标签 毋庸讳言C震撼 遨游 座右铭 钟灵毓秀D敕造 希冀 试金石 攻城掠地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茶馆对男子而言,是一个可以敞开心胸、无_的地方。他们或_,闲谈叙旧、摆龙门阵,或是搓麻将、打长牌,消磨时日。如果热了,他们就解开衣衫,赤膊上
2、阵;如需理发,亦不忌讳头发会落在自己或他人的茶碗里,_呼来剃头匠即是;想擦皮鞋时,一_脚,便有机灵的人前来效劳。A顾忌三三两两径自抬B拘束 三五成群 径直 伸C约束 七手八脚 率直 踢D忧虑 人山人海 径直 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俄罗斯媒体称,习近平的此次访问应当确定中俄之间的新型关系,谋求得到俄罗斯的原料资源。中国一旦与西方关系恶化,俄罗斯即便不伸出援手,也会保持中立。B少打电话,不乱捐赠,甚至是不炒作、不煽情,从满腔热忱到理性冷静,网民心态日渐成熟,又何尝不是中国社会前行的缩影?C在中国房价高耸的同时,拥有几十套住房的“房爷”“房姐”不断浮出水面,中国民众的神经被强烈刺激着
3、,除了在网上激烈地宣泄愤怒外,却别无他法。D目前,我国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不断扩大资助范围和标准,基本达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汉书临川先生文集二马的作者分明是范晔、 王安石、老舍。B历史散文从内容看,有以记事实为主的和以记人物为主的两类;从体裁上看,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等,资治通鉴应属于编年体。C1927年到1937年间鲁迅写了许多杂文,后来编成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野草等集子。D“三部曲”的说法源于古希腊,原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后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如高尔基的童年
4、在人间我的大学,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等。二、名篇名句默写(共5分)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1)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子劝学)(3)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4)舞幽壑之潜蛟,_。(苏轼赤壁赋)(5)_,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6)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7)梦入神山教神妪,_。(李贺李凭箜篌引)(8)为天下笑者,何也?_。(贾谊过秦论)三、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青年来到大学,不是
5、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大学
6、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关于通识教育,1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其主旨是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
7、“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但在高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珍视。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统有三个系统:人统、事统、学统。置于
8、首位的“人统”,就是尊德性。他解释说:“人统,其中心是人。中国人说:学者,所以学做人也。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而不喜欢去照看什么德性。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待何时大学能成为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够说大学精神的建立与养成。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
9、无愧的“轴心组织”。(选自2012年6月看历史)7与“大学精神”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大学的独立自由相当脆弱,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咄咄逼人的权力、巧言令色的功利和匍匐在地的庸俗。B通识教育既要解决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和分歧。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视通识,就会摧毁自由独立的生命。C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大多数人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这冲击着大学精神之德性培育和自省。D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8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至段,从青年来到大学的目的入手,论述大学的要义是
10、让青年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并概括了大学的三种精神。B文章至段,从大学精神的自由、通识及德性三个方面,通过引证具体论述了它们的内涵,及对于大学的重要作用。C文章第段,指出中国的大学现状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甚远,并呼吁早日建立和养成大学精神,让大学成为国家社会的“轴心组织”。D全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的历史意义,又旁征博引地论证了大学的三种精神,最后针对现实呼吁建成真正的大学。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己的思维。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问题。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
11、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D大学里的师生都尽情地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为了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训练二十三1A解析 Alu,lo,l,lu;B.“窠、苛”读k,“溘、恪”读k;C.j,j,y,j;D.“据、掬”读j,“龃”读j,“倨”读j。2C解析 A开源截流开源节流;B.更叠更迭;D.攻城掠地攻城略地。3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可用排除法。第一个空用“忧虑”不合语境,排除D项。第二个空用“七手八脚”不合语境,排除C项。第三个空用“径直”比“径自”更加直接,符合语境。第四空“伸”表示(肢体或物体一部分)展开,“抬”指往上托。此处填“伸”恰当,此题选B项。4B解析
12、 A项,关联词位置错误,把“一旦”提到“中国”的前面;C项,成分残缺,“除了”前加“中国民众”;D项,“扩大”与“标准”不搭配。5C解析 野草属散文集。6(1)感时花溅泪(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长桥卧波(4)泣孤舟之嫠妇(5)民生各有所乐兮(6)别有幽愁暗恨生(7)老鱼跳波瘦蛟舞(8)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7B解析 不是“不重视”,原文中是说“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8D解析 至段阐述的不是“大学的历史意义”,而是“大学的功能”。9A解析 B原文“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是选择关系。C.主宾倒置,原文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D.强加因果和把未然说成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