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越中览古 导学案 .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7825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越中览古 导学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越中览古 导学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越中览古 导学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越中览古 导学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导学案(学生版)编写:王修儒审核:陈忠章高二( )班 组 姓名 【温馨心语】李白名言: 1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 2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知识链接比较阅读:异中求同。异中求同是指通过甄别、筛选、提炼,揭开不同阅读材料的表面现象,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的方法。目的在于对比较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寻其共同点,领悟其规律性,以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同中求异。同中求异就是通过分析、解剖、探寻同类阅读材料的相异之处,从而找出阅读材料的个性特征的方法。它培养的是求异

2、思维,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寻求差异,认识文章或人物的个性,以便掌握“变法”。求异之妙,在于更准确、更具体地体会阅读材料的个性魅力,从而汲众家之长,补己之短。另外,还有对比比较阅读法、多向比较阅读法等。自主学习检测:“卧薪尝胆”的故事:李白生平: 补充注释: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览:观览。旧苑:指苏台。苑:园林。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背诵两首诗。如何理解苏台览古抒发古今异变,昔非今比的感慨?越中览古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 可是这样的镜头现在都没有了,“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用什么方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对比两首诗的异同。 (2013年高考全国卷)鹊桥仙 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数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反思感悟对比阅读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