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家砭中学导学稿科 目语文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2)授 课 时 间2019-11-20设计人李永刚课型新授班 级八( )姓 名学 习目 标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3、掌握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师寄语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一、自主先学(一)自主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1、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2、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
2、推移? 3、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4、第二自然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5、第三自然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二)自主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6、文章第四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7、文章第五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二、课堂探究(三)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自己能完成的自己完成,不懂的可以小组讨论、交流:8、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9、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10、“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
3、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11、“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12、“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四)学习课文的第四部分,自己能完成的自己完成,不懂的可以小组讨论、交流:13、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 14、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15、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说明收获?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四、检测巩固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的问题。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
4、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答:_(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答:_(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_ _ _(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6)本段说明的对象是( )A.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答:_(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