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6774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2.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3.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复习过程:一、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二、谈谈你最喜欢本单元中的哪篇课文,为什么?三、复习北京的春节1、文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

2、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2、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例: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贴对联,贴窗花,晚上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守岁。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饺子,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3、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采用北京话口语,调动了艺术表现力。b、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闲在:清闲自在。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四、 复习腊八粥1.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什么内容?文章

3、围绕“腊八粥”讲了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人喝粥两件事。2.八儿美妙猜想中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八儿猜想栗子稀烂,饭豆肿胀,花生仁儿面面的,枣子大了三四倍,糖放多了会起锅巴。这种种美妙的猜想,反映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向往,进一步突出了他想快点喝到腊八粥的迫切心理。3.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的情景为什么要略写?课文略写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五、复习古诗三首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

4、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2、古诗十九首中运用了哪些叠字,有什么好处?答:“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织女手的形态;“札札”,是织布机的声音;“脉脉”,是织女凝望的神情。这些叠词无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着缠绵的情境。3、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点明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暗含了月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六、复习藏戏1、课文描写藏戏,为什么要讲述唐东杰布的故事?答:因为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而且,藏戏

5、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和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谨慎和感人故事是分不开的。2、是什么让“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留下了这样“一段传奇”?答:(1)唐东杰布有一颗为民造福的善心,发下誓言并坚持实行。(2)得到了善良的藏族人民的支持,如能歌善舞的七兄妹,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等。七、复习语文园地一1、复习本单元字词(1)带学生读本单元课文中带拼音的词语。(2)请生说一说自己认为本单元的生字中那些是容易写错的,应注意什么。(3)必须掌握的词语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除夕春联扫除年糕充足店铺开张对联年画通宵间断除非万不得已必定光景截然不同燃放亲戚拜年寺院轿车骆驼元宵张灯结彩一律彩绘广告分外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粉碎外套解释腊肉2、背诵日积月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