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知识探讨学习目标导航1.通过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提高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3.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4.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5.从探讨“斯大林模式”入手,更广泛、深入地了解苏联政治、经济、想文化,初步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学习提示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体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历经曲折。对这些经济政策的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是本课的重、难点。合作
2、与讨论讨论:结合苏俄(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说说你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吗?背景资料: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岳麓书社)2.斯大林曾指出,“新经济政策是党容许社会主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斗争并预计社会主义成分要战胜资本主义成分”而采取的政策,“新经济政策只是以退却为开始,但它预计在退却中重新部署力量并举行进攻”。可见,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暂时退却,最终目的在于向资本主义转入“进攻”并战而胜之。高中新教材知识手册历史3.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
3、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岳麓书社)典型例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实行余粮征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年度征购粮食7340万普特(1普特=0.016吨),19181919年度为10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为21250万普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还包括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口粮。付给农民的都是纸币。由于当时纸币大幅度贬值,纸币不过是“彩色纸片”。内战基本结束时,
4、苏维埃政府把国有化扩大到小企业。 材料二: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规律总结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研究、评价历史现象,要注意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请回答:(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背景:1918年夏至1921年初,面对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这个政策虽然能够保证苏维埃政府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
5、中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但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如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引起了农民的暴动,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见解析(3)。(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答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见解析(3)。(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所造成的不同后果说明了什么?解析: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曲折探索的结果。第(1)问,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要注意一分为二;第(2)问要依据材料二提供的数据,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积极影响;第(3)问则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方面分析说明。答案:说明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是行不通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