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备课资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如下优越性:第一,便于吸引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我国的选举权是普遍的、平等的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的选举是在没有压力、没有政治集团可以威胁或压迫选民的完全自由的环境之下进行的。通过选举,全国务民主党派、各阶层
2、、各民族、各社会职业均有代表被选人人民代表大会,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在决定问题时既能反映人民的共同利益,又能照顾各阶层和各方面的特殊利益。第二,便于实行“议行合一”。“议行合一”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活动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议行合一”,并不是说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制定法律、议决国家大事之外,一切行政管理工作都由它直接办理,把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都包办起来;而是指它既制定法律,决定国家大事,又组织行政机关,领导和监督行政机关的工作,并且通过它的代表向人民群众传达它所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议的精神,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群众认真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之所以便于实行“议行合一”,是因为
3、它把国家权力集中起来由自己行使。这种国家权力的全权性使它成为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并有权议决国家大事;使它有权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特别是国家行政机关,并领导和监督它们执行法律和决议。第三,既能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能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最高权力机关有权修改宪法,制定法律,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其他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和执行;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一切地方行政机关都要服从它的领导,从而集中全国立法权、行政权于中央;同时地方各级权力机关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遵守
4、与执行,有权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省级权力机关、省及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巾的权力机关,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根据宪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其他有关本区域法律,行使最高自治权等。这些重要规定,既保证了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地方政权机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历史回眸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同时,也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建设。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因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有过合作的基础,民主党派电支持社会主义建设,所
5、以与民主党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必然。为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少数民族大团结。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些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
6、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是新中国进行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和作用是:一、共产党在中国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靠正确的政治主张和自身模范行为,并通过平等协商来实现的。二、各政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三、在国家政权中,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四、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实行政治协商、互相监督。五、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各政党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护宪法实施的职责
7、。这一制度的实行,既有利于发扬民主,充分调动我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又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避免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轮流执政带来的弊端,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在历史上,中共与民主党派有过合作的基础,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有过密切合作。如抗日战争期间,与中共的联合抗日: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共领导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合作,形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并肩作战,与国民党集团彻底决裂,这些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各民主
8、党派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支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为了进一步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共提出了与民主党派合作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作为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1982年,更进一步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密切了同民主党派的关系。因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植根于中国土壤上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能否团结关系着国家的命运。为了真正体现各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的含义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
9、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中国之所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于中国的国情而制定的。(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3)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部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
10、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合乎民意,有很大的优越性。(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特
11、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部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因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之一。相关链接_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一贯坚持革命的统一战线,成为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不同时期的任务不同,统一战线的对象不同,所以,统一战线的名称也有所不同。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任务,建立
12、了以国共合作为组织形式的革命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任务,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时期,以打倒蒋介石为主要任务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实现四化、统一祖国为任务,建立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突破思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建议教师结合本单元的“研究学习”一日和“相关链接”进行。在“研究学习”中已经布置学生查阅、了解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相关内容,包括其主要职权、运行程序,知识链
13、接介绍了其优越性,在有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意义、作用,特别是对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影响: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以便进一步理解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地位。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学习此目内容,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过渡时期,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历史,及本节“时空隧道”的一段文字,让学生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必然性、合理性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理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关于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1956年,中共提出了与民主党派合作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
14、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方针受到民主党派的拥护。1982年又进一步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它的提出,进一步体现了党和民主党派的密切关系,更加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和加强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最后分析这一制度的意义,这一制度,既有利于发扬民主,充分调动我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又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避免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轮流执政带来的弊端,有利于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从而进一步阐明其合理性及必然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适合中国国
15、情的政治制度。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实行此制度是有根据的:(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3)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这一制度也是有历史的:早在1946年在陕甘
16、宁边区就曾先后建立过蒙、回自治区,1947年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合乎民意,有很大的优越性。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制度的意义。 时空隧道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并且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之一。它的制定,在历史上有基础,在新中国更是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有过密切合作。如抗日战争期间,与中共组成联合抗日的抗日
17、民族统一战线;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共领导了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与民宅党派、无党派人士合作,形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在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这些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各民主党派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支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此也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法宝。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和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这种制度的形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所以我们有合作的基础和条件。它的实行,有利于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更积极的作用。 -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