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大二轮通史复习与测试&上篇(二轮)通史复习讲义:第13讲 二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课时通关.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5465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大二轮通史复习与测试&上篇(二轮)通史复习讲义:第13讲 二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课时通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届大二轮通史复习与测试&上篇(二轮)通史复习讲义:第13讲 二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课时通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届大二轮通史复习与测试&上篇(二轮)通史复习讲义:第13讲 二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课时通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届大二轮通史复习与测试&上篇(二轮)通史复习讲义:第13讲 二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课时通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届大二轮通史复习与测试&上篇(二轮)通史复习讲义:第13讲 二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课时通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6届大二轮通史复习与测试&上篇(二轮)通史复习讲义:第13讲 二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课时通关.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6届大二轮通史复习与测试&上篇(二轮)通史复习讲义:第13讲 二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课时通关.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6届大二轮通史复习与测试&上篇(二轮)通史复习讲义:第13讲 二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课时通关.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编第十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有学者认为:1947年6月,帮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在两极格局的行程中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马歇尔计划()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强化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C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解析: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故A项错误;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国家经济援助的同时,也加强对西欧国家政治上的控制,强化它们的政治经济联系,故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仅仅体现两大阵营经济上的对峙,未反映出矛盾的完全激化,故

2、C项错误;美苏由同盟转为对抗的主要原因是美苏两国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是马歇尔计划,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D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解析:图片没有涉及战后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处于对峙,不是共处与合作,故B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是美苏双方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器,反映的是美苏势均力敌下的平衡,故C项正确;漫画无法体现新兴力量

3、,不能说明多极化趋势,故D项错误。答案:C3(2015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爆发后,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可美国决定“应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早通知中国”。这一事件表明()A美国放弃抵制中国的政策B美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C美国慑于中国强大而示好D美国把苏联当做主要威胁解析: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1972年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1969年还没有“放弃抵制中国”,故A项错误;美国是出于与苏联争霸的需要,不是“旨在维护世界和平”,

4、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但未达到“慑于中国强大”的程度,故C项错误;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斯大林在1946年一次面向全国党政干部的讲话中指出“要在最近的将来超过国外的科学成就”“要把我们的工业水平,提高到三倍于战前的水平”,这是“防止任何不测”的唯一的前提条件。这一讲话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冷战中被动地位B确保新形势下国家安全C响应布雷顿森林体系D对美国破坏战后同盟关系进行警告解析:1946年美苏争霸中苏联还没有处于被动地位,故A项错误

5、;材料中“工业水平,提高到三倍于战前的水平”“防止任何不测”说明斯大林目的是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故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为中心货币体系,与苏联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看不出苏联对美国破坏战后同盟关系进行警告,故D项错误。答案:B5(2015海口市高考调研考试)1961年6月,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召开,确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条件:奉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等。可见,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A可化解两大阵营间的矛盾B必将形成新的国际军事集团C有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化D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瓦解解析: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维护民

6、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反对霸权主义的联合阵营,无论从目标还是从现实来说,都不可能通过它化解两大阵营间的矛盾,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以维护世界和平和民族独立为宗旨,不可能形成新的军事集团,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奉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信息表明了它的成立与发展有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化,故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但是并没有直接推动两极格局的解体,故D项错误。答案:C6(2015福州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

7、“决定性的一刻”带来的深刻影响是()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B两极格局的结束C欧洲迈向政治一体化D第三世界的崛起解析:60年代初,“中苏分裂”的直接结果就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与“1989年”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而“1989年”东欧剧变影响了苏联的解体,故B项正确;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政治一体化,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与“1989年”不符,故C项错误;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出现了一支由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但与“1989年”不符,故D项错

8、误。答案:B7(2015宜宾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冷战结束后仍存在的“伤痕”是()A德国的分裂状态B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C911事件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解析:冷战结束后,德国已经完成了重新统一,故A项错误;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依然处于分裂状态,故B项正确;911事件是世界恐怖主义运动的后果,故C项错误;冷战结束后华约解散,故D项错误。 答案:B8(2015黄冈市高三4月份质量检测)20132014年,乌克兰发生了严重政治危机:乌克兰国内的亲俄派与亲英美派对立并引发武装冲突。危机引起许多国家的直接干预:俄罗斯立即强势介入,法、德

9、、英、美等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向俄罗斯施压;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等国也表示高度关注。2015年2月,俄、乌、法、德四国领导人举行会谈,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乌克兰危机各方同意停火,危机才告一段落。透过乌克兰危机,可以看出()A多极化形成过程中,大国之间存在反复博弈B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C经济区域化对全球化具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D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主题解析:乌克兰发生了严重政治危机,俄罗斯、法、德、英、美等国在斗争,说明多极化形成过程中,大国之间存在反复博弈,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只是表示高度关注,无法体现其发挥了核心作用,故B项错误;材

10、料反映的是政治危机,不是经济区域化,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局部动荡,故D项错误。 答案:A9(2015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现任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当今世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符合材料表述的是()A发展中国家正在超越发达国家B世界多极格局已经形成C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需要重构D大国结盟应对新势力的挑战解析:“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不等于发展中国家超越发达国家,故A项错误;多极化还是趋势,而不是“多极格局已经形成”,故B项错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

11、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表明需要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故C项正确;“论坛”探讨“新准则”与大国结盟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5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解析:材料“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主要强调世界各国政治一体化的必然性,而非经济一体化,故A项错误;全球经济一体化利弊从材

12、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可知作者旨在强调全球政治一体化是历史大势所趋,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5三明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截止2015年4月15日,申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多达57个,申请国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中国在亚投行的份额将占30%40%,成为亚投行最大股东。这表明()A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B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C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D国际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解析:美国在二战后至今都是超级大国,故A项错误;中国是

13、亚投行最大股东,也是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力量,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申请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表明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亚投行的创始与中国成为最大股东,跟布雷顿森林体系无关,故C项错误;亚投行尚未成立,也尚未产生作用,国际经济新格局形成的结论为时过早,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5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这说明()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B知识

14、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解析:从材料10%的数据来看,电子商务并不是第三产业的主流,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故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新经济的创造者,他们才是“新经济”的主要收益者,故C项错误;信息技术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经营从利用传统平台发展到利用新的信息平台,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2015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

15、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二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三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16、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材料四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程广中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4分)(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

17、说明理由。(6分)(4)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一“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可总结原因是意识形态差异(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习俗差异),力量相当;第二小问对待,美国对待对手的措施就是美苏形成冷战,回答冷战措施即可。 第(2)问的第一小问演变,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的史实,可知国际格局的演变是两国对峙到两极格局形成;第二小问变化,结合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史实,总结政治格局的变化是两极格局开始动摇,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第(3)问的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三“工业国家之

18、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可知总结原因;第二小问建立,结合当今世界格局可知不能;第三小问理由,从材料四“大国群体体系”可知,不能建立霸权国家的理由是当今世界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第(4)问结合冷战对世界形势和世界格局的消极影响,总结经验教训即是启示。答案:(1)原因:意识形态差异(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习俗差异);力量相当。对待:实行冷战,遏制苏联(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任答两点)(6分)(2)演变:两国对峙到两极格局形成。变化:两极格局开始动摇,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19、(4分)(3)原因: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苏联解体后,民族冲突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能否建立:不能。理由:已经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6分)(4)启示:在尊重和理解基础上,和平解决国家之间利益冲突(充分发挥联合国作用,建立世界安全机制)。(2分)14(2015潮州市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据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

20、14)等)材料二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材料三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

21、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赵菊玲 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霍布斯鲍姆“欧洲世纪”论断和欧洲中心论者“欧洲世纪”预言的看法。(8分)(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导致“永久性变化”的要素?(4分)(3)据材料三,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4分)(4)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由“两”走向“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这种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应指出当时欧洲经济发达,世界市场以欧洲为中心而以

22、亚非拉为附庸,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第二小问,材料一中“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显然不符合史实,理由包括20世纪更多是美国的世纪,世界经济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第(2)问抓住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可从经济上民族工业诞生,政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壮大,科技上新式学堂、留学生出现,军事上建立近代海军,思想上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生活上移风易俗等角度进行说明。第(3)问的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三的关键信息“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可概括观点;第二小问原因应辩证地看,冷战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第(4)问的第一小问表现应围绕

23、题干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两”走向“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作答;第二小问影响应指出多极化冲击了两极格局,欧日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第三世界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答案:(1)看法:霍布斯鲍姆的论断符合实际。理由:19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场所);英镑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主导地位。(任答两点即可) 看法:欧洲中心论者的预言落空。理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进一步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

24、导地位的货币,美国成为世界货币、金融和贸易体系的中心;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任答两点即可)(8分)(2)要素:经济方面,新的经济成分;政治方面,新阶级的产生与壮大;科技教育方面,新式学堂、留学生、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等;军事方面:近代海军等;思想方面: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等;社会生活方面:体现近代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4分)(3)观点: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原因: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不应该仅归因为苏联的扩张。(4分)(4)表现: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欧共体形成而为重要一极;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对任意两点可给分) 经济上为区域经济组织兴起:欧共体形成;东盟产生。(答对任意一点可给分)影响:政治上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经济上,西欧、日本崛起,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第三世界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答对任意两点可给分)(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