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4340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27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1廊坊市高三模拟1919年苏俄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如果住宅中的人均面积超标,也就意味着出现了“多余的面积”,就必须允许其他人迁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这就是“聚凑使用住宅”。这一法令()A.体现统一分配住宅的原则B.通过货币关系解决了住房问题C.实现了公有制下的社会平等D.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22021徐州市高三联考从1919年年中开始,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一系列法令和规定,国家机关之间的一切劳务和经济往来,一律取消货币结算,改用

2、统一的划拨清算办法。这些法令和规定()A照顾了农民的利益 B激化了阶级矛盾C.脱离了苏俄的国情 D适应了战时需要32021忻州市高三模拟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术界对“战时共产主义”开始重新进行评价。部分学者仍然坚持“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部分学者则转而认为“战时共产主义”功绩有限错误严重。这反映了历史认识()A.受到时代背景影响 B由研究者立场决定C.具有相对主义色彩 D随着研究不断客观42021济宁市高三模拟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主要是为了()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B.探索符合国

3、情的工业建设模式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D.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52021潍坊市高三质检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业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62021烟台市高三模拟1921年春天,苏俄在赢得内战的同时,许多农场变成了废墟,食物供应几乎耗尽。3月,俄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在重

4、建农业和工业的尝试中实行了某种有限的经济自由。这说明苏俄()A.放弃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计划B.理性务实的治国理念C.不适合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D.建立了自由市场体制72021临沂市高三联考1922年3月27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我们要用法令的形式把我们的政策设想迅速告诉普通的工人和农民。要善于利用并制定、完善法律来抑制新经济政策的一切消极方面,使资本主义无法越出无产阶级为之规定的范围和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条件。”据此可知,列宁()A.企图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对市场机制存在排斥性C.强调新经济政策的消极影响D.切实加强经济立法工作82021淄博市高三模拟俄共(布)第

5、十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财政政策的决议提出了“巩固卢布、稳定并巩固币值的任务”,“特别强调了国家银行在发展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中的作用”。该决议旨在()A.推动本国社会主义经济探索B.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C.冲破日益僵化的斯大林模式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92021黄冈市高三模拟在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归国家经营的基础上,列宁确定了自由贸易原则,允许进行小工业商品以及农产品的私人贸易;没有收回国有的小企业,仍归业主所有,已经国有化的小企业则租给私人或合作社。列宁的做法()A.保障了苏俄赢得国内战争胜利B.践行了国家资本主义原则C.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改变了国家经济发展方向

6、102021萍乡市高三模拟从1923年夏季到整个1924年,是苏维埃对私营工商业政策发生急剧转变的时期,也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出现波动收缩的时期。在苏维埃十三次代表会议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到要限制和排挤私营工商业。据此可知()A.新经济政策已被战时共产主义取代B.苏维埃政权对新经济政策有所反思C.斯大林模式限制和排挤私营工商业D.苏维埃义务交售制发展成为采购制112021无锡市高三模拟阅读世界主要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比较表。与其他国家相比,促进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时间年均增长率美国18691899年5.5%德国18701913年4.4%日本1905/19091930

7、/1934年6.9%苏联19281940年9%A.苏联与资本主义展开和平竞争B.苏联实施工业主导发展战略C.资本积累和资源调配方式不同D.西方国家遭受经济危机打击122021烟台市高三联考苏联“一五”计划期间,通过外贸手段直接从西方市场上购买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和技术,1929年,仅美国向苏联出售机器设备的商号就有一千多家。1931年,苏联购买机器设备的数量,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约占50%。这说明苏联()A.完全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与美国的敌对关系得到全面改善C.抓住国际机遇加快工业化建设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32021威海市高三模拟苏共领导人布哈林1

8、928年表示:“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这一“深刻内在的错误”是指()A.用行政手段安排生产和生活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民主法制C.牺牲农业轻工业发展重工业D.注重发展生产忽略人民生活142021抚州市高三模拟前苏联建国初期的技术引进一书中写到:“1928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有379人,技术人员505人;到1932年,前者增加到1 910人,后者则增加到10 655人”。这()A.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实施B.使全球劳务与技术实现了自由流动C.

9、形成了苏联严重依赖于西方技术的局面D.表明经济危机消除了意识形态矛盾152021鹤壁市高三模拟苏联“一五”计划时期,库兹涅茨克钢铁基地建设总工程师巴尔金曾记载:“大家都关心明天的建设,不仅是由于他们知道土方工作完结之后,他们将成为石工、水泥工、装置工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在建设足以生产千百万吨钢和铁的工厂,而这些钢和铁正是在鼓舞他们进行斗争。”据此可知,苏联()A.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得以体现B.工业化建设存在急躁冒进的倾向C.极力抵制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D.工业成就得益于人们的奋斗精神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8分,第17题12分,共40分)162021德州市高三模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

10、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各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摘自西汉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1913年俄国的粮食产量是7.65万吨,到1920年,下降为4.519万吨。面对严峻的形势,俄国在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认为“在新经济政策中,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这有巨大的意义”。材料三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在一些地方,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自发开始了改革农村

11、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农村出现的这种改革势头,得到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支持,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有重大的意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贾谊粮食安全思想产生的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汉代哪些耕作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20年俄国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指出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978年哪个地方的农民自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尝试?概括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和“经济自由”的含义。172021聊城市高三联考如表是三位苏联学者关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观点的介绍(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观点一莱赛

12、克科拉科夫斯基极力论证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可逾越”的结论。他认为新经济政策证实了列宁极其擅长利用为保持政权而牺牲原则观点二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等分析指出,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证明了列宁能够摆脱教条的束缚,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观点三埃鲍根基娜指出,在19211923年,列宁的每次论述都是针对新经济政策中的某个方面,这些论述合在一起创造了关于无产阶级国家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的完整而统一的学说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一点或整体)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须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

13、晰)课时作业271解析:“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如果人均面积超标就必须允许其他人迁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这说明了苏俄统一分配住宅的原则,故A正确;材料没有货币关系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社会平等,故C错误;新经济政策开始于1921年,故D错误。答案:A2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这些法令表明苏俄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适应了当时特殊的国情,满足了战时的需要,D项正确。这些政策很显然是不符合农民利益所需,A项排除;材料涉及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而非阶级矛盾,B项排除;该政策适应了当时的国情而非脱离了国情,C项排除。答案:D3解析:由材料“进入20世纪80年代”“重新进行

14、评价”“转而认为”等信息可以判断,国内学界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受到时代的影响,故选A项;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到历史认识,但研究者的历史认识还要受到史实、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立场问题很难决定研究者的历史认识,故排除B项;国内学界对战时共产主义评价的转变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无法体现评价的相对性,故排除C项;国内学术界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属于价值评判,与客观性无关,故排除D项。答案:A4解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进入三年的国内战争时期,为了满足前线工人生活和军需需要,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一切企业实行国有化措施,材料中现象正是这一措施的体现,故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工

15、业化措施并不是符合苏俄国情的工业化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措施是满足前线国内战争工业品的需要,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故D项错误。答案:A5解析: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农业方面的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B、D两项时间不符,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答案应为A。答案:A6解析: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体现的是列宁尊重俄国生产力落后的现实而采取的政策,是理性务实的体现,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在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16、正确途径,只是放弃了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策略,故A项排除;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排除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都是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项。答案:B7解析:根据材料“要善于利用并制定、完善法律来抑制新经济政策的一切消极方面,使资本主义无法越出无产阶级为之规定的范围和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条件”可知,列宁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来让资本主义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力,可见其重视加强经济立法工作,D正确;列宁主张抑制新经济政策中的消极因素,而非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A;列宁主张利用市场机制,排除B;列宁强调的是立法对于新经济政策消极作用的抑制而非夸大新经济政策的消极作用,排

17、除C。答案:D8解析:材料信息强调了货币、银行等因素在商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在新经济政策背景下,探索社会主义经济道路的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对商业的重视,与一五计划排斥市场不符,排除B项;当时还没有形成斯大林模式,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排除D项。答案:A9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列宁允许自由贸易和租借制的做法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这是利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手段,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障了苏俄国内战争的胜利,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向,故D项错误。答案:B10解析:材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推行到后

18、期,苏维埃政府开始限制和排挤私营工商业,显然是新经济政策开始收缩,苏维埃政权对新经济政策有所反思,故选B项;从时间上看,此时苏联实行的还是新经济政策,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斯大林模式,故排除C项;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故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B11解析:19281940年间,苏联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国家集中计划的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美德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以来市场调节不同,所以C项符合题意;苏联经济的增长并不是由于和资本主义的竞争,排除A;此时的苏联经济发展主要是得益于计划经济的模式,并不仅仅是由于实施工业主导,排除B;西方国家遭受经济危

19、机打击是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以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答案:C12解析:据所学知识,苏联在19281932年间实施“一五”计划,而此时的西方国家迫切需要通过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减轻经济危机的影响,因此苏联抓住了有利的国际时机,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加快工业化建设,故C项正确;A项虽然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仅仅反映美苏间的外贸情况,不能得出B项的“全面改善”,排除;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排除D项。答案:C13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工业化时期,通过行政手段剥削农民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因此“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A正确;B、C、D说法不

20、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A14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人数大量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32年欧洲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大量的外国专家到苏联,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大量人才,促进其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答案:A15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以库兹涅茨克钢铁基地建设为代表的工人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对于苏联“一五”计划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表明苏联工业化的建设得益于工人们的奋斗精神,故选D项;题干反映的是苏联工人们的奋斗和创业精神,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材料记载的是客观真实的苏联工人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能说明工业化进程存在急躁冒进的倾向,排

21、除B项;苏联不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受到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十分有限,排除C项。答案:D16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一中“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可知,先秦贮粮思想的影响;根据“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可知,汉初百姓弃农经商影响粮食生产;根据“淫侈之俗,日日以长”可知,过度奢侈的风气滋长。技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主要有: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和播种工具耧车。(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1913年俄国的粮食产量是7.65万吨,到1920年,下降为4.519万吨”,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等

22、方面分析可知,导致俄国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有:经历了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1920年大旱灾的影响等。让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对农民的让步主要有: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和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3)尝试:根据材料三中“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自发开始了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自发进行了改革尝试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其做法为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尝试。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主要有: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23、,农村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自由”指的是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答案:(1)背景:先秦贮粮思想的影响;汉初百姓弃农经商影响粮食生产;过度奢侈的风气滋长。技术: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出现播种工具耧车。(2)原因:经历了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俄国遇到大旱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让步: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3)尝试: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尝试。措施: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24、17解析:根据材料“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可逾越认为新经济政策证实了列宁极其擅长利用为保持政权而牺牲原则”可知,赛克科拉科夫斯基认为俄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必然经历资本主义阶段,列宁新经济政策一方面是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是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但新经济政策本质上是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并非走资本主义道路,故赛克科拉科夫斯基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观点具有一定片面性,结合所学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及目的、政策本质及作用对赛克科拉科夫斯基的观点进行论证阐述即可。答案:示例观点:莱赛克科拉科夫斯基对新经济

25、政策的认识不完全符合实际。评析:莱赛克科拉科夫斯基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为了“保持政权”,有其合理的地方。苏俄在取得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斗争胜利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进而引起政治危机。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要恢复和发展经济,并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莱赛克科拉科夫斯基的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一观点是不成立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借助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少量非公有制经济存在,最终使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这一政策在当时是符合苏俄国情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次成功探索。结论:莱赛克科拉科夫斯基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并不是很合理。新经济政策有巩固政权的初衷,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益探索。(“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