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5个小题,共45分)1.用pH试纸测量碱溶液的pH时,若事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测量结果会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分析】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某碱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详解】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不能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否则稀释了某碱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得的结果与实际的
2、pH比较偏小。答案选B。2.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 用10mL量筒量取7.50mL稀盐酸B. 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C.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碱溶液pH为12.7D. 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固体【答案】B【解析】【详解】A量筒只能读数到0.1ml,A不正确;B滴定管可以读到0.01mL,可以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正确;C广泛PH试纸只能测到整数,C不正确;D托盘天平只能读数到0.1g,D不正确;答案选B。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6g Na与足量氧气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一定为0.2NAB.
3、1mol Cl2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2NAC. 1mol KClO3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NAD. 22.4L 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答案】A【解析】【详解】ANa与氧气反应时,钠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1,4.6g Na的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4.6g Na与足量氧气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一定为0.2NA,故A正确;B氯气与水的反应中,1mol Cl2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故B错误;CKClO3中含ClO3-,不含氯离子,故C错误;D非标准状况下,22.4L 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故D错误。 故选A。4.光滑大米十分耐看,但在购买时要慎重,因为市场上曾出现过不
4、法商贩利用石蜡等工业用油给大米进行“抛光”处理后冒充优质米以牟取暴利的现象食用油与石蜡油虽然都称为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食用油属于有机物,石蜡属于无机物B. 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属于混合物C. 食用油属于酯类物质,石蜡属于烃类D. 食用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石蜡属于小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详解】A食用油和石蜡油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天然油脂和石蜡是混合物,故B错误;C食用油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石蜡油属于烃类,故C正确;D食用油的成分是油脂,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点睛】含有碳元素的化
5、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氰化物,氰酸盐虽含碳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O和18O互为同位素B. 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C. 稀硫酸、氨水均为电解质D. 溶解过程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答案】A【解析】A16O和18O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等,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漂粉精为混合物,而液氯、干冰均为纯净物,故B错误;C稀硫酸、氨水均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物质溶解于水的同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则此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如Cl2溶解于水,故D错误;答案为A。6.下列
6、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和水反应:Na2H2O=Na+2OH-+H2B. NaHCO3溶液中加过量Ca(OH)2溶液:Ca2+2OH-2HCO3-=CaCO3CO32-+2H2O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0D.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答案】D【解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BNaHCO3溶液中加过量C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Ca2+OH-+HCO3-CaCO3+H2O,故B错误;C
7、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0,故C错误;D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D正确;故选D。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高考高频知识点,解这类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反应原理,如: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只生成二价铁;三氯化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发生的是双水解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Mg2+遇OH-和CO32-时更宜生成的是Mg(OH)2沉淀等。电解质的拆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只有强酸、强碱及可溶性盐可以改写成完全
8、电离形式,如NaHCO3只能改写成Na+和HCO3-。配平,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不能简单的满足原子守恒,而应该优先满足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对离子反应的影响。7.实验室在常温下将浓盐酸与高锰酸钾混合能够制氣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KMnO4是还原剂B. HCl是氧化剂C. HCl中的氯元素得到电子D. KMnO4中的Mn元素被还原【答案】D【解析】【详解】A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反应中KMnO4是氧化剂,故A错误;B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Cl是还原剂,故B错误;C
9、HCl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故C错误;DKMnO4中的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D正确;故选:D。8.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Na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2OH-+H2B. FeCl3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2Fe3+2I-=2Fe2+I2C. 铁溶于足量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O3-=3Fe2+2NO+4H2OD. Al片置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 +3H2【答案】C【解析】A将Na块放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A正确;BFe
10、Cl3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是由于Fe3+氧化I-生成I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故B正确;C铁溶于足量稀硝酸,溶液变黄,说明氧化产物为Fe(NO3)3,故C错误;DAl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D正确;答案为C。点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如: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9.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
11、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溶液中一定含有Cu2+B.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 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D.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答案】A【解析】【详解】当固体为铁、铜时,溶液中的Fe3+、Cu2+全部参加反应生成Fe2+和Cu,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CuCl2+Fe=Cu+FeCl2,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一定含有Fe2+;当固体为铜时,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恰好全部参加反应或部分反应生成Fe2+和Cu,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可能含有Cu2+,一定含有Fe2+;A. 通过以上分析知,溶液中
12、可能含有Cu2+,故A错误;B. 通过以上分析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B正确;C. 溶液中一定不含Fe3+,所以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故C正确;D. 反应后有固体剩余,由于还原性FeCu,则剩余的金属中一定含有铜,故D正确;故答案为A。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不会产生沉淀B. 等质量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C. 向Na2CO3溶液中缓慢通入等物质的量的HCl,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详解】A
13、向NaH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碳酸钙沉淀,故A错误;B等质量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比是 ,根据碳元素守恒,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同温同压下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是,故B错误;C向Na2CO3溶液中缓慢通入等物质的量的HCl,只发生 ,不生成CO2,故C错误;D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故D正确;故选D。【点睛】向Na2CO3溶液中缓慢通入稀盐酸,依次发生、,所以开始没有气体放出。11.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14、,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 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 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 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答案】D【解析】【详解】A、流程设计意图是用硫酸把Fe2O3、Al2O3,转化为硫酸盐,除去SiO2,然后用铁粉还原Fe3+得到硫酸亚铁,A正确;B、固体1为SiO2,分离FeSO4和Al2(SO4)3采用的是调控pH的方法,使Al3+
15、转化为Al(OH)3沉淀从而与FeSO4分离,B不正确;C、Fe2+容易被氧化,所以在得到FeSO47H2O产品过程中,要防止其被氧化和分解,C正确;D、在溶液1中直接加过量的NaOH得到的是Fe(OH)3沉淀,Fe(OH)3溶于硫酸后生成Fe2(SO4)3,D不正确。答案选D。12.下列化学物质在生活、生产的运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故常用氢氧化钠在玻璃上进行刻画B. 工业上常用氨气来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泄漏C. 氧化铝俗名刚玉,耐磨,常用于做轴承材料D. 钠和鉀的合金呈液态,常做核反应堆的导热剂【答案】A【解析】常用氢氟酸在玻璃上进行刻画,故A错误;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
16、气和氯化铵,有白烟生成,故B正确;氧化铝硬度大耐磨,故C正确;合金的熔点低于成分金属的熔点,故D正确。点睛: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故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常用氢氟酸在玻璃上进行刻画。13.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 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 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 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 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17、【答案】B【解析】【分析】氯气通入溶液中,与水反应发生Cl2+H2OHCl+HClO,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ClO-、OH-,利用离子、分子的性质来分析。【详解】A.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故A错误;B.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则氯水呈浅黄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分子Cl2存在,故B正确;C. 因AgCl不溶于硝酸,先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而盐酸酸化,直接引入氯离子,故C错误;D. 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导致氯水浅黄绿色消失,则不能说明HClO有存在,故
18、D错误;答案选B。14.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况)。将反应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c(H)0.1mo1L1,则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 气体A中SO2与H2的体积之比为41C. 反应中共消耗97.5g ZnD. 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0.05mol,参加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生成xmol二氧化硫,y
19、mol氢气,则有 x+y=1.5 2x+y=1.8 ,解x=0.3,y=1.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n(Zn)=2n(SO2)+2n(H2)=20.3+21.2,所以n(Zn)=1.5mol,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0.05mol,参加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生成xmol二氧化硫,ymol氢气,则有 x+y=1.5 2x+y=1.8 ,解x=0.3,y=1.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n(Zn)=2n(SO2)+2n(H2)=20.3+21.2,所
20、以n(Zn)=1.5mol,A、由以上分析可知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正确,不选A;B、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体积比为0.3:1.2=1:4,错误,选B;C、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共消耗金属锌的质量为1.565=97.5g,正确,不选C;D、由以上分析可知,根据金属锌计算转移电子数为1.52=3mol,正确,不选D;故答案选B。15.下列对有关实验描述和解释正确的是A. SO2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高锰酸钾褪色说明SO2有漂白性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C. 常温下,将铝、铁片放入浓硫酸、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铁不与冷的浓硫酸
21、、浓硝酸反应D. 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则钠与Cu2+反应可置换出铜【答案】B【解析】SO2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高锰酸钾褪色说明SO2有还原性,故A错误;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生成NO2、O2、H2O,故B正确;铝、铁遇冷的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故C错误;钠不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故D错误。点睛:SO2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16.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1)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2)工业上制造水泥、玻璃和高炉炼铁都要用到的原
22、料是_(填字母)A纯碱 B石英 C黏土 D石灰石(3)铝元素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及其化合物在下列场合使用时必须严格加以控制是_(填字母)A用明矾净水 B制电线电缆 C制包糖果用的铝箔 D制防锈油漆(4)铝在空气中会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物)而对铝起保护作用,但这层氧化膜(氧化物)遇到强酸或强碱都会溶解,请写出氧化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可向海水中通入Cl2,将其中的溴化物氧化,离子方程式为_(6)如图为实验室中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试回答下列问题:该盐酸的c(HC
23、l)为_ mol/L欲用该盐酸配制1.19 mol/L的盐酸480 mL。完成下列有关操作中的空白。a用_(填实验仪器名称)准确量取盐酸,注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混合均匀;b将操作a所得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_mL容量瓶中;c用适量的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振荡;d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直到瓶中的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l2cm处,改用_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e将容量瓶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答案】 (1). SiO2 (2). D (3). AC (4). Al2O3 +2NaOH=2NaAlO2+H2O (5). Cl2+2Br= 2Cl+Br
24、2 (6). 11.9 (7). 量筒 (8). 500 (9). 胶头滴管【解析】试题分析:试题以生产、生活、环境为话题,重点考查硅酸盐工业和高炉炼铁的认识性知识、SiO2的用途、Al2O3与碱的反应、卤离子间的置换反应、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换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知识点。解析:(1)光导纤维是用SiO2制备的。正确答案:SiO2。(2)制造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粘土,制造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石英,高炉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所以都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正确答案:D。(3)铝的这种慢性中毒是在长期接触过程中积累产生的,因此只有用明矾净水和用铝箔包装糖果会产生慢性中
25、毒。正确答案:AC。(4)铝表面的氧化膜是Al2O3,Al2O3与NaOH反应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正确答案:Al2O3+2NaOH=2NaAlO2+H2O。(5)Cl2氧化溴化物生成Br2和Cl-,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正确答案:Cl2+2Br-=Br2+2Cl-。(6),正确答案:11.9。 a量取所需体积浓盐酸需要使用量筒。b由于没有480mL容量瓶,因此无法配制480mL盐酸,为了确保使用,一般要配制500mL溶液。所以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d加水至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l2cm处后,为了防止加水超过刻度线导致配制浓度错误
26、,必须改用胶头滴管进行滴加。正确答案:量筒、500、胶头滴管。点睛:如果所需溶液体积非容量瓶容积时,一般配制略多一点的溶液,如本题中需配制480mL溶液,实际配制体积为500mL。由于实际配制体积是500mL,则取用的浓盐酸体积应当按照配制500mL溶液进行计算,设所需浓盐酸为VL, ,V=0.05L,即量取浓盐酸体积为50.0mL。17.实验室需要配制250ml 1.6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称取NaOH固体_g。(2)在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是_。根据图示,除称量外还缺少的操作步骤依次是_、_。(3)在配制
27、过程中,如果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A. 称量好的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进行溶解操作B. 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到容量瓶中C. 容量瓶水洗后未干燥D. 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滴出瓶外E. 定容时不小心有蒸馏水滴出瓶外【答案】 (1). 16.0 (2). A (3). 洗涤 (4). 摇匀 (5). AD【解析】本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误差分析。(1)n=cV=1.6mol/L0.250L=0.40mol,m=nM=0.40mol40g/mol=16.0g。(2)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是A,B项转移液体时需用玻璃棒引流,C项
28、定容时滴管应悬在容量瓶正上方,不可插入容量瓶内。根据图示,除称量外还缺少的操作步骤依次是洗涤、摇匀。(3)A. 部分氢氧化钠转化为碳酸钠,引起NaOH溶液浓度偏低。B. 溶液冷却至室温时体积变小,引起NaOH溶液浓度偏高。C. 不影响NaOH溶液浓度。D. 溶质减少,引起NaOH溶液浓度偏低。E. 不影响NaOH溶液浓度。故选AD。点睛: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及误差分析既是基础知识,又是重点内容。要求十分熟悉该实验过程,相应分析误差依据c=进行。18.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 CO、CO2、SO2、NO、NO2、SiO2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能导致酸雨的是_。(2)硅酸钠是为数不多的
29、溶于水的硅酸盐,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3)有如下反应(未配平):BrF3+H2OBr2+O2+HBrO3+HF,已知生成物中Br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配平后H2O与HF物质的量之比为_;还原剂为_;如有5mol H2O参加反应,则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H2O物质的量为_mol。【答案】 (1). CO2、SO2、SiO2 (2). SO2、NO、NO2 (3). SiO32+2CO2+H2OH2SiO3+2HCO3 (4). 59 (5). BrF3、H2O (6). 2【解析】【详解】(1)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
30、物,在 CO、CO2、SO2、NO、NO2、SiO2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CO2、SO2、SiO2,能导致酸雨的是SO2、NO、NO2。(2)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有白色沉淀硅酸产生,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iO32+2CO2+H2OH2SiO3+2HCO3。(3)部分 Br 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5 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还有部分Br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0,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3BrF3+5H2OHBrO3+Br2+9HF+O2。配平后H2O与HF物质的量之比为 59;反应中部分Br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5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
31、,因此还原剂为 BrF3、H2O;当有5 mol水参加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之一是水中的氧元素,从2价升到0价,O元素被氧化,所以被氧化的水的物质的量为2 mol。【点晴】该题的难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注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19.(1)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39 g Na2O2中的Na+_ NA;0.5mol H2O中的质子数为_NA;1.2041024个水分子的质量为_ g;标准状况下,10g CO和
32、CO2混合气体的体积是6.72L,则此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9.2g氮的氧化物NOx中含有N原子数为0.2mol,则x数值为_。(2)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蒸馏(分馏) B萃取 C过滤 D重结晶 E分液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混合物,请选择上述最合适的方法的标号填在橫线上。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_;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_; 分离汽油和柴油_;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钾_。(3)找出下列各组物质中与另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的一种物质,用化学式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CaO、Na2O、CO2、CuO_; H2、N2、P、Cu_; S、Fe、Cu
33、、Zn_; HCl、H2O、H2SO4、HNO3_。【答案】 (1). 1 (2). 5 (3). 6 (4). 2:1 (5). 2 (6). C (7). E (8). A (9). D (10). CO2 (11). Cu (12). S (13). H2O【解析】【详解】(1)39 g Na2O2是0.5mol,含有1Na+个NA;0.5mol H2O中的质子数为5NA;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20410246.021023/mol2mol,质量为36g;标准状况下,10g 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是6.72L,物质的量是0.3mol,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
34、00/3,则此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9.2g氮的氧化物NOx中含有N原子数为0.2mol,则该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2mol,相对分子质量是9.2/0.246,所以x数值为2。(2)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采用过滤;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采用分液;汽油和煤油的沸点相差较大,分离汽油和柴油采用蒸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钾采用重结晶。(3)CO2是酸性氧化物,其余均是碱性氧化物;铜是金属单质,其余均是非金属单质;S是非金属单质,其余均是金属单质;H2O是氧化物,其余均是酸。20.某学生为了探究钠与
35、CO2的反应,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氯化钯)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1)请将上图各装置连接完整(填写装置中序号)_。(2)若用稀盐酸与CaCO3反应制备CO2,在加稀盐酸时,发现CaCO3与稀盐酸不能接触,而稀盐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可向装置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_。ACCl4BH2SO4溶液C硝酸钠溶液D植物油(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4)装好药品后,点燃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让CO2充满整个装置,当观察到_时再点燃酒精灯。(5)通入CO2的量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的产物不同。假如反应过程中有下列两种情况,按要求分别写出两种情况时的化学方程式
36、。i当装置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产生,装置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此情况时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ii当装置中钠的质量为0.23 g时,充分反应后,将装置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112 mL的CO2气体(标况下测定),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装置PdCl2溶液中没有观察到黑色沉淀产生,写出此情况时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2). AC (3). 用弹簧夹夹住C处橡皮管,向装置中长颈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后水不能顺利流下,且长时间液面差稳定 (4). 装置中左端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 Na2
37、CO2Na2CO3CO (6). 4Na3CO22Na2CO3C【解析】【分析】探究钠与CO2的反应,首先用盐酸和碳酸钙在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挥发出来的HCl,需要用装置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HCl,然后用浓硫酸干燥,再在中进行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最后用装置检验反应产物【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装置的连接顺序为;(2)ACCl4: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稀盐酸,加入四氯化碳后,四氯化碳层在混合液下层,从而使盐酸与碳酸钙接触,A正确;AH2SO4溶液:加入H2SO4溶液后,虽然可以增大溶液体积,使溶液与碳酸钙接触,但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B错
38、误;C硝酸钠:加入稀硝酸钠后,可以增大溶液体积,使溶液与碳酸钙接触,C正确;D植物油:植物油的密度小于盐酸,加入植物油后,植物油在混合液上层,无法使稀盐酸与碳酸钙接触,D错误; 答案选AC。(3)根据装置的构造可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是用弹簧夹夹住C处橡皮管,向装置中长颈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后水不能顺利流下,且长时间液面差稳定;(4)钠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所以点燃酒精灯之前应需要打开弹簧夹,让CO2充满整个装置,以便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中O2、H2O干扰实验;当装置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证明装置中空气已经排净;(5)装置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又PdC
39、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则黑色沉淀为Pd,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CO;装置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CO,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CO2Na2CO3CO;装置中钠的质量为0.23g,钠的物质的量为:n(Na)=0.23g23g/mol=0.01mol,将装置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112mL(标准状况)CO2气体,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CO2)=0.112L22.4L/mol=0.005mol,则反应后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说明钠完全转化成了碳酸钠;装置PdCl2溶液中没有观察到黑色沉淀产生,说明没有生生CO,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残留的固体只能为C,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