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3827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11讲 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1讲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 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课时冲关练(十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江苏苏北四市一模)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

2、营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解析“铁幕”演说的15年后应该是指1961年,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A项错误;1961年当时还处于两极对峙格局时期,没有瓦解帝国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从材料“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说明苏联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世界支持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2(2015江苏常州监测)右图中细长的树干代表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欧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复苏、开花。图中的夹板代表的是()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欧洲共同体解析观察图及依据所学可知,能够帮助

3、欧洲从战争的摧残中复苏的是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故选A项。杜鲁门主义与欧洲的经济复苏无关,B项错误;北约是军事组织,与经济复苏无关,C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发生在欧洲复兴之后,D项错误。答案A3(2015江苏扬州期末)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A华约组织建立 B朝鲜战争C柏林墙修筑 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华约组织建立是1955年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美国无关,故A项错误;朝鲜战争是1950年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略战争,中

4、国抗美援朝,此时中苏关系友好,故B项错误;柏林墙修筑是德国分裂的见证,与苏联无关,故C项错误;据题干材料“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可知是美苏冷战下的一次核争锋,虽然双方剑拔弩张,但终究不敢发动核战争,最终苏联退让,是指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河北普通高中质量检测)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实现“和解”()A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 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

5、发展 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解析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由于美苏超级大国的对抗与威胁,促进了欧洲的联合,也推动了法德两国走向和解,故选D项。答案D5(2015江苏盐城期中)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D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解析从题干可知主要体现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

6、材料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可知不结盟运动国家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B项正确;C项表述的不是题干主旨,故C项错误,D项也与题干要求完善经济体制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6(2015江苏苏州期末)有学者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失败造成的。在他看来,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

7、环境的次级因素。”该论点的合理性体现在()A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C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D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解析该观点认为国际条件对东德解体有重要影响,并非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故A项错误;该论点认为东德失败于用传统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并未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故B项错误;从题干“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可以看出其试图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故C项正确;该观点只是认为东德利用传统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失败,并未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的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C7(2015

8、江苏南通调研)有学者提出: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极和政治上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D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迅速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该学者观点可高度概括为多极化,故A项正确;日本还没有成为政治大国,故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实力还没有显著增强,故C项错误;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70年代还是欧共体,概念混淆,故D项错误。答案A8(2015江苏南通、扬州调研)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规

9、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 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解析罗斯福新政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四个角度干预经济,但材料中日本的做法没有“全面仿行”,故A项错误;经济滞胀发生在1973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60年“所得倍增计划”,实质是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不能说明日本已经建成发达福利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C9(2015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

10、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他”所推行的改革()A加强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B创办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C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D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他部署了古巴导弹危机,所以他应该是赫鲁晓夫,加强部门管理体制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故A项错误;创办与外国合资的企业是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故B项错误;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C项正确;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5江苏南京三模)某国际经济组织称,已向莫桑比克批出5 000万美元贷款,以增加该国的食物供应及改善人民的营养。该笔贷款将由国际发展

11、协会批出,目的是促进以市场为基础的农业和私营部门投资。材料中该组织的宗旨还有()A提供技术援助 B减少贸易壁垒C稳定国际汇率 D调解贸易纠纷答案A11(2015江苏泰州一模)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下列组织最能体现这种“越位”的是()解析从材料“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可以分析得出这是说的超越了国家的主权范畴而进行的联合,A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涉及国家主权

12、实行分解信息,故A项错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性质相同,故B项错误;联合国属于世界性组织,与材料中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欧盟是成员国各自让渡出一部分主权而建立的政治经济组织,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5山东潍坊模拟)1988年,时代杂志预测: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吻别你的mall: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这说明互联网()A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推动信息时代的到来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解析据题干“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的信息,说明互联网购物方便快捷,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故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

13、3题16分,第14题24分,共40分)13(2015江苏南京市、盐城一模)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材料三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

14、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演变的主要原因。(4分)(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的关系”的主题,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图片1“北约与华约的对峙”体现了两极格局;图片2体现了多个力量中心,由此得出“演变趋势”;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步,提取材料三的观点,即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第二步,

15、结合史实,分阶段论证观点,第一阶段是二战后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国际格局以两极格局为主导的同时,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并初步发展;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今世界的国际格局。答案(1)趋势:两极格局形成到多极化趋势加强。原因:苏联解体,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2)观点: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论证: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确立了两极格局。然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西欧复苏、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苏关系破裂和美国相对削弱,国际格局以两极格局为主导的同时,开

16、始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形成相对的“单极世界”。但欧、日、俄、中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和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形成单极化和多极化趋势并存的局面。14(2015江苏南通调研)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始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82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简表:项目按当前价格计算的价值(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1982年1990年2000年19901995年1996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590209012 71021.140.2跨国并购1 51

17、011 44024.051.5材料二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第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安南我们:联合国人民材料三反全球化运动犹如一面镜子,将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或弊端及时映照出来,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并由此而对全球化的规则、进程、方向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促使全球化世界通过“真正的

18、全球治理”,朝人性的全球化、公正的全球化、平等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方向迈进。刘金源反全球化运动及其对全球化的制衡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晚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表现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有利于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因素,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史实加以说明。(4分)(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进行多角度论述。(14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并购”概括;第二小问结

19、合所学,从发达、发展中国家、世界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概括;第二小问,注意“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体系”信息,再结合所学世界贸易组织知识回答。第(3)问,运用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正反角度论证。答案(1)表现:资本的国际流动加速。影响:发达国家凭借资金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此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同时增加了金融风险;世界经济发展加速。(2)因素:成功制定有力规则予以良好实施。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3)水平与评分论述的视角史实

20、的举例答题的总体表现水平1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日益增多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具体因素。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瓦解后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实行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立论角度多重,层次分明,观点与史实相统一,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生诸多弊端如: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带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反全球化运动积极制衡经济全球化如: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关注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全球化推动者调整全球化的规则、进程和方向说明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判分水平2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2个角度论述,能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观点、史实较一致,层次较分明,论述结构较严谨水平3能从水平1中的任意12个角度论述,观点、史实相对一致,层次不分明,论述结构不精度水平4没有科学的论述视角,仅列举个别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