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 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41 祭十二郎文素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3484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41 祭十二郎文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 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41 祭十二郎文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41祭十二郎文1.十二郎: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这里以行第称呼韩老成。“郎”,唐代口语,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2.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孟者,说文:“孟,长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长的。仲,说文:“仲,中也。”仲,在排行中指居中的。”季,说文:“季者,少称也。”如季叔,后引申为最后、末尾,如季军。3.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4.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语出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失怙,指死了父亲;失恃,指失去母亲。5.省:探望。古代一般是看望父母、尊亲的意思6.薨: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代及以后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7.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8.孩提:幼儿,儿童,一般指2-3岁。9.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尚,表示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