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2903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6-2017年南方新课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三) 中外现代文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板块综合提升(三)中外现代文明一、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调整与经济思想专题主线1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曲折反复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列宁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二是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三是二战之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及结果)。2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

2、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4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一些新变化: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出现“新经济”。专题拓展从多元史观认

3、识中国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步性(1)计划经济体制的进步性革命史观: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弊端。现代化史观: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模式,为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社会史观:深刻影响了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全球史观: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步性革命史观: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战胜资本主义。现代化史观: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工业化的进程。社会史观:带来了社会生活、思想观念、衣食

4、住行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全球史观:是新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二、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专题主线1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2)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1)一是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

5、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2)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专题拓展国际格局变动对现代中国外交的影响(1)19491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孤立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接

6、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苏中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也反美。(3)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4)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5)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专题主线1改革开放以前,新

7、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遭受了重大挫折,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1)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期。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中国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3)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国民经济得以回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

8、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4)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3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围绕两条线曲折探索:一条是内在的生产关系的线,建立起来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被证明是有缺陷的,不得不进行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改革;一条是外在的开放线,从相对封闭到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4整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时间: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1984年城市开始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解决非公有制经济性质问题。专题拓展深刻理解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的转型(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以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初存在着国有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1956年,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

10、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提上日程。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4)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的

1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思想束缚。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公”姓“私”的问题。四、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统一大业与外交专题主线1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开辟了与西方不同的民主政治模式: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抗西方议会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对抗西方资产阶级民

12、主,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抗西方的多党制,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抗西方的民族自决原则。2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也探索出一条新的国家统一模式,即“一国两制”。3新中国外交经历了革命外交、战争外交、和平建设外交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与国内思想、政治和经济任务有关。这种剧烈频繁的转型过程在世界上是少有的。4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确立了中国的基本外交政策,一方面与苏联等结盟获得外交依靠,另一方面不断打开外交局面;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实现突破局面;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以更加独立自信的姿态谋划外交舞台,呈现出全面性局

13、面。专题拓展1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符合我国国情,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效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基本特点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

14、关,由少数民族自己行使自治权,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2辨析“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考虑了区域因素和民族因素的结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民族自治”。五、现代中外科教文艺专题主线1现代世界科技、文学艺术成就(1)科技进步:二战后,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的诞生推动了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在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2)文学艺术:这一时期各种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流派成为欧美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音乐领域,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电影、电视艺术也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2现代中国的

15、科技、文艺、教育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19491976年是第一阶段科技: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中国科技发展取得初步成就。文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受“左”的路线影响,“双百”方针贯彻执行曲折。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遭到重大破坏。(2)1978年至今是第二阶段科学技术:载人航天标志着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中国在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巨大发展。文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新恢复“双百”方针,给科学和文艺领域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教育:改革开放后,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16、教育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专题拓展从通史视角掌握现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时间阶段特点时代环境与阶段特征1949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1)政治上,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经济上,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3)教育上,建立了人民教育事业19561966年曲折中前进(1)经济建设有成就,也有严重的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但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又破坏了“双百”方针(3)1958年,掀起“教育大革命”,有成就也有教训19661976年遭受严重挫折(1)政治上,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破坏,人权遭到践踏(2)经济上,受政治运动的冲击,经济建设几乎停滞(3)教

17、育上,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教授受到批斗(4)文化上,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样板戏流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全面繁荣(1)政治上,进行拨乱反正,民主法制得到发展和完善(2)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3)外交上,发展全方位的外交关系,努力争取世界的和平与稳定(4)教育上,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得到全面发展(5)文化上,“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对比项目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化中国(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总体呈现萎缩趋势(2)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恢复经济和社会主

18、义三大改造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经济建立起来,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改革开放后,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1)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改革开放新时期,港澳回归,两岸关系取得新的突破,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4)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20世纪前后,中国思想界纷繁复杂,民主共和、民主科学及社会主义思想先后成为主流思想(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9、,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3)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思想继续完善发展,同时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西方(1)十月革命后,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先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改革,最终苏联解体(2)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1)这一时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多极化趋势加强(1)这一时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2)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文学艺术领域,各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流派纷繁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