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末专题训练专题四 语段综合(含病句、补写)1.阅读小明为文学社拟写的泉州古城推介词,按要求答题。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以开放的胸怀积极rng(A.溶 B.融)入1014世纪世界经济体系,【丙】泉州申遗成功可谓【甲】(A.实至名归 B.名副其实),这为世界遗产名录再添一抹瑰(A.gu B.gu)丽的色彩。一千多年前,岁月为泉州保留了厚重的底色。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世界的目光再次【乙】(A.聚集 B.聚焦)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终于重新赢得了世界。123456(1)根据拼音为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根据语境为【甲】【乙】处选择正确的词语。(只填序号)
2、【甲】【乙】BBAB123456(3)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答案:这座古老的城市,终于重新赢得了世界的关注和赞誉。123456借助各种内外部机遇促进当地的全面发展,A.B.C.D.(4)下列三个句子排序后填入【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带动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共同繁荣,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和技术,B1234562.开创全新未来,需要“借古”,更需要以创新的眼光看世界,以创新的姿态开辟新的天地。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关于创新的语段,请你帮助同学们修改下面语段。123456 中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世界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创新永不止步。从空间站任务不断实现多项创新、填补
3、多项空白,到文创产品“爆款”频现、文化遗产 活 跃 起 来。从 5G进 入 人 们 的 生 活、各 类 终 端 产品 A(层出不穷 司空见惯 遍地开花),到“唐宫夜宴”等舞蹈节目引发收视热潮。123456创新蕴藏着澎湃的动力,B(聚集 凝聚 凝结)着强大的力量。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需要有创新意识,让创新成为一种品质,一种姿态。123456(1)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答案: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创新永不止步。(2)第句中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答案:将双引号改为书名号。123456(3)在整理资料时,同学们对文中A、B两处的词
4、语选择有不同意见,请你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写在下面。A:B:(4)请提取画线句子的主干部分,并写在下面。答案:创新蕴藏着动力。层出不穷凝聚123456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读书贵精,并不是让我们咬文嚼字,。而是提倡一种去粗取精、苦心孤诣的读书态度 123456只有有了这种去粗取精、苦心孤诣的读书态度,才能愈读愈懂、愈思愈清。古人有云:【甲】“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正所谓“宁精勿杂”,唯有在“精”字上下功夫,多读精品,方能提高知识水平。【乙】读书就像品茗,虽然叶片的大小、茶水的颜色、飘逸的茶香较易辨认,但茶中三昧,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得来。123456(1
5、)在上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中,标点有误的一句是()A.【甲】B.【乙】A123456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从深层意义上来讲,幸福 在于享受劳动创造的成果,在于劳动创造活动本身。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在劳动创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资料,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充实了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示例一:最终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示例二:最终幸福常伴(意思相近即可)123456(1)依次填入处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而且B.之所以 是因为C.即使也D.虽然 但是(2)在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A1234566.在下面语段中的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河南是一片红色热土,。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河南红色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光辉,。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座“红色富矿”,是保护、传承、弘扬河南红色文化的必然要求。123456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底蕴深厚(意思相近即可)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思考和精神滋养(意思相近即可)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