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2252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寡人之于国也【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课 题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3、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能够准确翻译全文。重难点掌握重要的文言现象,能够准确翻译文章。【预习案】一、基础知识

2、(一)走近作者。(借助课下注释及相关的资料,在画线处填上相应的内容。)1.孟子,名_,字_,_时期思想家,与孔子并称为“_”,称其为“_”。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_篇,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朱熹将孟子与 、 、 合在一起称“四书”。2.关于孟子一文。(1)孟子的思想。a、 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 , , ,此之谓大丈夫”。 c、“ ”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风格特色。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

3、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善用 和 陈述事理,辩论是非。(二)古汉语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王好( )战 弃甲曳( )兵而走 谷不可胜( )食也 数罟( )不入洿( )池 养生丧( )死无憾 鸡豚( )狗彘( )之畜( ) 然而不王( )者涂有饿莩(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本字,加以解释。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失其时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对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以解释。河内凶(古义: 今义: )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 今义: )是亦走也(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体会词类活用情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然而不王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

4、帛矣 填然鼓之 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特点。(1)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斧斤以时进山林 ( )申之以孝悌之义 ( )(2) 未之有也( )(3)固定用法直不百步耳(直耳: )是亦走也(是也: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 )则何如(何如: ) 6、练习翻译下列句子。(1)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2)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4) 狗彘食人食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5) “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二、阅读引导 问题1 梁惠王

5、向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孟子怎样回答的? 问题2 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三、阅读批注和质疑( 请写出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以批注或者其他形式表现出来)我的疑问:质疑1 质疑2质疑 【探究案】探究一:根据下面的图示,将图表中的三个问题回答出来。【训练案】一、综合训练(知识迁移)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斯天下之民至焉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树之以桑D谨庠序之教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尽心焉耳矣B弃甲曳兵而走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是使民养生丧死

6、无憾也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5. 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数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发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

7、百人 (陈涉世家)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兵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穷兵黩武 成语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草木皆兵 成语 胜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二、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齐人伐燕,

8、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6下列句中加点的

9、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诛其君而吊其民吊:慰问,安慰。B徯我后,后来其苏 徯:等待。C天下固畏齐之强也 固:通“故”,所以。D反其旄倪 倪:小孩。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指代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齐人伐燕,取之A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B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D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文中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组是 ()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是动天下之兵也ABCD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0、)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10翻译下列句子。(1)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2)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三、构建知识体系:(我的体会)【参考答案】【预习案】一、基础知识1.关于作者。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与孔子并称为“

11、孔孟” ,称其为“亚圣”。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7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2.关于孟子一文。(1)孟子的思想。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 风格特色。善于雄辩,具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二)古汉语基础知

12、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王好(ho)战 弃甲曳(y)兵而走 谷不可胜(shng)食也 数罟(cg)不入洿(w)池养生丧(sng)死无憾 鸡豚(tn)狗彘(zh)之畜(x) 然而不王(wng)者涂有饿莩(pio)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本字,加以解释。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3对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以解释。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凶年。今义:指人和动物暴躁,心肠狠。)或百步而后止(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者。)是亦走也(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

13、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体会词类活用情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食:名词作动词,吃。然而不王者 王:名词作动词,为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树之以桑 树:名词作动词,种植、栽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作动词,穿。填然鼓之 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特点。(1)介词结构后置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斧斤以时进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2)宾语前置未之有也(3)固定用法直不百步耳(直耳:只是罢了。)是亦走也(是也:这也是啊。)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则何如(何如:怎么样)6.练习翻译下列句子。(答案略)阅读引导:问题1 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

14、问。孟子以战争为喻,进行回答。问题2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探究案】【训练案】1 C【解析】A项,“无”通“毋”;B项,“涂”通“途”;D项,“颁”通“斑”。2 D【解析】A、B、C三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解释为“敲鼓,穿,种植”。D项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3A【解析】B项,“走”,古义为“跑”;今义为“步行”。

15、C项,“然而”,古义为“这样(做了)却”;今义为转折连词,是一个词。D项,“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为“保养身体”。4D【解析】D项为判断句,其他为状语后置句。5.(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 屡次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 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计算(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

16、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3)发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4)兵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予

17、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6.C【解析】“固”应为“本来”的意思。7B【解析】例句与B项均指代燕国。A项代商汤;C项代诸侯;D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8A【解析】从不同侧面写出正义战争是人民渴望并拥护的;齐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称霸天下;这是孟子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9A【解析】B项文中“民以为”说明老百姓误以为齐王是来拯救自己的,因而表示欢迎,实际并非如此;C项孟子认为天下的人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如今地盘扩大而不施仁政,会激怒天下人兴兵问罪;D项文中“及时雨”是比喻商汤伐桀,“谋于燕众”是孟子为齐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 10(1)有很多诸侯

18、将要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2)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参考译文】齐人攻打燕国,吞并了它。各国诸侯谋划着救助燕国。宣王说:“有很多诸侯将要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孟子回答道:“我听说凭七十里见方的土地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千里见方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夷就埋怨;向南征伐,北狄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把我们放到后头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乌云虹霓一样。(汤的军队到了一地,)赶集市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王虐待百姓,大王去征伐他,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