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单元 第3课(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曹参接替萧何为相后,完全按照萧何所定的规章行事,历史上称为“萧规曹随”,“萧规曹随”的故事,实际上说明()曹参的才能比不上萧何当时西汉经济尚未恢复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有连续性当时中央集权加强、社会稳定A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是实质问题,不符合史实。答案:B2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黄老之学一直是政治的指导思想,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人只能顺应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倡导“因时制宜”强调“无为而无不为”A BC D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知识的能力。黄老之学
2、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而属于“消极无为”的思想,因而不符合黄老之学的特点。答案:B3西汉前期,政府把士兵大量复员从事农业生产,并且一再降低赋税,甚至实行三十税一,这种做法集中体现了()A黄老之学 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解析:本题考查黄老之学在西汉前期的体现。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的道家思想,它主张清静无为,反映在政策上就是休养生息。答案:A4“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深察名号)从董仲舒的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他()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思考能力
3、。董仲舒认为人本性是善的,但却不一定善,所以天就立王来统治,导人为善,这是天意。由此可判断选B项。答案:B5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A孔子有教无类 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五经的流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为人们普遍接受儒家教育提供可能,所以才出现材料中的状况。答案:C6走西口中田耀祖将田家大院赌输给夏三之后,淑贞将家中祖传的乾隆御赐的“仁义礼智信”牌匾摘下来带走。历史上最早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的是()A孔子 B孟
4、子C董仲舒 D朱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董仲舒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为人伦道德标准,故选C项。答案:C7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解析:儒家“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是有意识的,通过灾异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答案:C8“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A肯定董
5、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解析: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形成了单一的思想,很好地体现了统治者的利益,但也束缚了人们的头脑,形成了封闭、保守、落后的民族性格。答案:C9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从战国到西汉时期政治发展趋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使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以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而不是禁绝其他思想派别。与史实不符。答案:B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
6、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解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奉为官方教义,形成了思想专制局面,这与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如出一辙。答案:C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董仲舒看来,天是百神大君,天具有仁义礼智信,皇帝是天的儿子。人间的一切都是天造就的。天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就了人,人秉承天的意志长出了身体,这就是人符天数。
7、天有三百六十六日,人骨有三百六十六节;天有十二个月,人骨有十二大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瞑。天地有上下之别,人间有尊卑之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合于天道的伦理范畴。中国哲学与文化材料二“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大上(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史记天官书材料三“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请回答:(1)材料一论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这种思想?(2)结合材料二、三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学说?解析:第(1)问应概括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并要分析提出这种思想的目的。第(2)问应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天人合一。为君主专制寻找理论依据。(2)这种学说有积极性也有局限性。积极性:勇于探索天人关系。追求天人和谐。它在历史上曾经对统治者的残暴和奢侈起过限制作用。局限性:夸大天的作用,违背自然客观事实,本质是为统治阶级寻找驭民的理论依据。忽略了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