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数列总复习【学习目标】: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项和公式,运用数列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知识梳理】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的类比: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常数, 或常数() 通项公式 前n项和 中项若成等差数列,则 若成等比数列,则 主要性质1、等和性:等差数列中,若则 2、等差数列中,即:首尾颠倒相加,则和相等3、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4、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若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则仍成等差数列。1、等积性:等比数列中,若,则 2、等比数列中,即:首尾颠倒相乘,则积相等3、等比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4、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若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则仍成等比数列
2、。设元技巧三数成等差可设为: 四数成等差可设为: 三数成等比可设为: 四数成等比可设为: 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判定或证明等差数列的四种判定方法(1)定义法:(是常数)是等差数列(2)等差中项法:是等差数列(3)通项公式:为常数)是等差数列(4)前项和公式:为常数)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四种判定方法(1)定义: (是不为零的常数,)是等比数列(2)等比中项法:是等比数列(3)通项公式:均是不为零的常数,)是等比数列(4)前项和公式:是等比数列注:证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通常采用定义法及中项法。3、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单调性:等差数列的增减性:为 数列;为 数列;为 数列。等比数列的增减性: 为递
3、增数列; 为递减数列 为常数列; 为摆动数列4、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1)定义法(适用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2)作差法(适用于已知,求):与之间的关系:(3)叠加法(适用于型); (4)叠乘法(适用于型);5、数列求和的一般方法:(1)公式法:适用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2)分组求和法:形如,其中和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3)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推导。(4)裂项相消法:若数列能裂项成,即所裂两项具有传递性,且展开后 中间项能全部消去)。(5)错位相减法:适用于求数列的前项和,其中、分别是等差或等比数列。(6)奇偶讨论法(或并项求和法):当数列中的项有符号限制时,应分为奇数、偶数进行讨论。【典型例题】例1、已知成等差数列,求证:也成等差数列。变式:若成等比数列,求证:也成等比数列。例2、已知数列满足(1) 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3、设是正项数列,其前项和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变式:在数列中,前项和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4、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2-,n=1,2,3,(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 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 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为【巩固练习】1、已知成等差数列,求证:也成等差数列。2、数列中,数列的前项和(1)求证: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