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分层作业15 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139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分层作业15 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分层作业15 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分层作业15 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分层作业15 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分层作业15 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分层作业(十五)(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练1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导学号:77342082】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发生于1901年,B项发生于1912年,C项发生于1915年,根据材料信息“1919年春”,故可排除A、B、C三项。D项发生于1919年,再结合材料中上海人民参加爱国运动可知“亡羊”是指中国在巴

2、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故选D项。2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斯在19131919年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材料中“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指的是()A追求民主,争取独立B主张传播民主与科学C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 D打败日本法西斯侵略A根据材料信息“19131919年”“上海”“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可以判断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是对内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对外争取国家主权,故选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中“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C、D两项不符

3、合史实。3历史长河的任何一个片段都不能割裂开来,否则无法看到历史发展的积厚流光。某班设计“五四运动”网页时,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意义”三个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学思之窗B历史过程C学习检测 D综合实践B对于历史事件的探究,离不开构成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即背景、过程、人物、意义等。4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运动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导学号:77342083】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D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从性质上来看,五四运

4、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二者截然不同,故排除B项;五四运动受到十月革命、巴黎和会等国际政治事件的影响,主要参加者是学生、工人、商人,并没有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故排除C项。51919年,中国近代著名漫画家沈伯尘画了工商学打倒曹、陆、章(下图)。对这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号召各界联合起来打倒卖国贼B准确揭示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C表明五四运动取得了最终胜利D揭示五四运动是反帝的爱国运动A漫画反映了工人、商人、学生联合起来打倒卖国贼曹、陆、章,故A项正确;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图中没有反映出来,故B项错误;打倒了曹、陆、章三个卖国贼,五四运动取得了

5、初步胜利,故C项错误;漫画揭示五四运动是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D项错误。6“这个运动由学生掀起,是自动的,没有人指使,也没有人操纵,只是爱国的热情表现。所以等到学生运动扩展而为商人罢市,由北京而及于上海,这运动的目标初步达成之后,这运动也就消歇下去了。但是影响所及,学生们醒起来了,五四运动一变而为新文化运动。”(梁实秋我参加了五四运动)从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五四运动()A在共产党领导下学生运动日益扩展B中心最初在北京C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A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在五四运动发生时还没有成立,故选A项。7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

6、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A由材料信息可知,五四运动为国民革命准备了舆论、思想、干部条件,故A项符合题意。8吴玉章在回忆近代中国某重大事件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吴玉章称其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主要因为这一事件是()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

7、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B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可以判断出这一事件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故选B项。冲A挑战练9五四精神反映了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是()【导学号:77342084】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B成就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

8、任务A根据提问中的“首要”任务,联系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那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上出卖中国的国家主权,因而可以推断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政治上救亡图存。10五四运动发生后,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A五四运动爆发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依然是中国的主要矛盾,故A项正确;B项中的“群众基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

9、梁漱溟认为学生运动也应按照法律规定,而不应该采取非法手段,这被当时的人认为是迂腐的,这与国内的阶级矛盾无关,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最大的作用就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D项错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

10、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1)材料一中的“伪说”“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为什么?解析第(1)问,要注意此材料的出处“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由此时间限定再结合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分析即可。第(2)问,可从材料一中的“过激”与材料二中的“爱国青年、热血青年”考虑。第(3)问,需把握孙中山这段话的意思,他强调的是

11、革新思想的传播。答案(1)“伪说”指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学说);“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材料一诬蔑、敌视学生运动;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运动为爱国运动。(3)不中肯。理由: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过程简表时间事件5月4日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5月7日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5月8日北京政

12、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5月9日南京、无锡等地及巴黎华人开国耻纪念大会。苏州、嘉兴等地发生学生游行。武汉学商两界集会,商议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办法5月25日北京政府严令制止散发传单、集众游行、演讲6月3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10日,徐世昌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节选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材料二今本危急存亡之秋,又有五四运动及各省响应。平民之思潮,乃吾人所以立国。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因势利导。恽代英

13、日记(1919年7月5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事实,并归纳其性质。(2)材料二表明,五四运动从学生运动向平民运动转化是历史发展的方向。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平民思想”产生的背景,并说说你对“因势利导”的理解。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学生复述问题的能力,应从原因、过程、结果全面阐述问题;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20世纪初的经济、思想来回答;第二小问,应从马克思主义传播来回答。答案(1)事实: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激发北京学生的大规模罢课、游行行动;北京及全国各界进行广泛声援,使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北京政府的继续高压政策,激起更大范围和程度的群众运动(或工人罢工);在民意的压力下,北京政府最终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或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性质:五四运动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2)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理解: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