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101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27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河南高三模拟)章乃器曾回忆:“我们在不久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中国从此可以转弱为强,中华民族吐气扬眉为期不远,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体现了(B)A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的思想状况B九一八事变后人们的悲愤心情C华北事变在中国引起了巨大震动D七七事变以来民族意识的觉醒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在不久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国家又濒于危亡”可知是北伐之后的又一次国家危亡,九一八事变为四个选项中符合时间最早的,

2、故答案为B选项。甲午战争在北伐之前,A选项排除。华北事变在九一八事变之后,C选项排除。七七事变在九一八事变之后,D选项排除。2(2020湖南高三模拟)1935年6月,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在其中国未来的局势中认为,“他知道自己会吃败仗,而失败就意味着后方会爆发叛乱,因此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可见,史迪威认为国民政府(D)A以对日退让换领土主权完整B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开展了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D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局势缓和解析:材料“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企图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中日局

3、势缓和,故选D。对日退让则会使领土丢失,则领土与主权不可能完整,排除A;“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说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依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未开展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排除B、C。3(2020浙江高三检测)中国共产党发布指示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党中央赞成建立“民主共和国”,“苏区可成为统一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红军将服从统一的军事指挥”。这份指示应发布于(B)A九一八事变前 B西安事变前夕C七七事变前夕 D八一三事变后解析:材料指示主张“逼蒋抗日”,而西安事变就是“逼蒋抗日”,中国共产党也参与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选B项。“九一八事变”发生前,中国共

4、产党尚未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而此处要取消苏区,建立“民主共和国”,故排除A项。七七事变前夕,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已经宣布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故不符合材料语境“逼蒋抗日”,排除C项。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七七事变之后,故也不符合“逼蒋抗日”,排除D项。4(2020江苏高三月考)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期间发生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D)时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7年9月主要史实成立于江西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A.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历程C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

5、的不成熟D反映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作为主要矛盾的演变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反映了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1937年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反映了国共合作,以民族矛盾为主,故D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的历程,无法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也不能见证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历程,排除A、B项;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说明中共以民族利益为主,不是不成熟的表现,排除C项。5(2020湖北高三模拟)1937年清明节,中共与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共同祭拜黄帝陵,毛泽东在其撰写的祭文中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分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

6、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等语。这表明(C)A全面抗战爆发加快国共合作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C国共关系面临着实质性转变D文化认同是抗战胜利的保障解析:根据“中共与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共同祭拜黄帝陵”“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加深,国共关系由对抗逐渐走向合作,故C正确;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保障,排除D。6(2019江苏卷)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B)A夫唱妇随赴战场 B抗战流血不流泪C国共北

7、伐齐协力 D解甲归田喜而泣解析:根据“1940年”可判断当时应该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不许戎衣有泪痕”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抗日战场的情形,即抗战流血不流泪,所以“不许戎衣有泪痕”,故选B项;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上战场,而不是夫唱妇随上战场,故排除A项;国共北伐和漫画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不许戎衣有泪痕”是指奔赴战场,而不是解甲归田喜极而泣,故排除D项。7(2020安徽高三月考)如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下列对此次战役理解正确的是(A)A鼓舞了民族抗战的士气B日本大规模南下的企图被阻止C中原解放区遭到了突袭D山东解放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解析:根据图片中“台儿庄”

8、“临沂”等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此次大捷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故选A项;徐州会战没有阻止日本大规模南下,故B项错误;中原解放区、山东解放区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故C、D错误。8(2020广东高三模拟)九一八事变前,东北货币种类繁多,仅“四行号”发行的货币就有15个币种、136个券种。1932年伪满政府规定:“货币制造及发行权属于政府,由满洲中央银行代行之。”这本质上反映了(C)A东北政局从混乱走向统一B东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C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D国家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32年日本政府通过伪满洲中央银行及其强制推行的钞票,控制掌握了中国东

9、北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命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体现,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已服从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并非政局混乱;B选项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日本掠夺中国财富,不利于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日本对东北的经济侵略,与国家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无关。9(2020山东高三月考)1945年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D)A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C决定武装推翻国民党政权D指明了抗战后中

10、国的光明前途解析:根据题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可见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中共为抗战后的中国发展指明了明确方向,故D项正确。A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于1943年,排除。B项,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于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排除。C项,决定武装推翻国民党政权为八七会议内容,排除。10(2020山东高三月考)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重新秘密印发反共的剿匪手本,阎锡山出兵攻打山西上党地区的人民军队。这表明(D)A重庆谈判没有积极意义 B“冷战”激化国内矛盾C国民党以战争促进谈判 D和平建国举步维艰解析: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通

11、过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协议,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在这次谈判过程中,国民党一边谈判一边部署剿共,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和平建国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故D项正确;重庆谈判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不能说没有意义,排除A项;此时“冷战”还没有正式开始,故排除B项;国民党的意图是“假和平、真内战”,并不是以战争促进谈判,排除C项。11(2020广东珠海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

12、会议(A)A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B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政府,以及大会代表和政府委员均有一定的民主人士参加等信息来看,这次会议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即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故答案为A项。B项,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排除;C项,1949年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排除;D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原则,排除。12(2

13、020河南郑州一中高三模拟)下图为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时期的形势示意图。“蒋介石打出一套沉重的组合拳,一拳打向山东,一拳打向陕北。但他却露出了自己的胸部,毛泽东抓住时机给他的胸部连捅了三刀。”与此材料表述相吻合的是(B)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B人民解放军从内线打到外线,在外线大量歼敌C战略决战,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D横渡长江,进军全国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国民党展开战略进攻。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随后,陈赓等率部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部挺进鲁西南。全国性的战略

14、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在外线大量歼敌。正确答案为B;国民党军队在进攻中原解放区失败后,改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所以材料所述内容不是全面内战的爆发,A错误;战略决战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和华东一带,与材料“陕北”无关,C错误;D与材料“一拳打向陕北”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5分,共40分)13(2020安徽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挽救国家危亡,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几乎没有间断过。然而,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也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也好

15、,鼓吹爱国救亡和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也好,一次次奋起,又一次次失败。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五四运动扭转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沉沦的发展趋向,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孙中山曾经描述当时中国的状况,“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辛亥革命前革命党提出了“驱除鞑虏”的口号,仍未超越狭隘的国内民族矛盾的视野。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原本中国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党派斗争、派系斗争统统退而成为社会次要矛盾,救亡图存成为全体同胞必须共同面对的

16、首要任务。抗日英雄杨靖宇处在日军的包围之中,宁死不降。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余人,但是中国军队伤亡的热血男儿也有两万之众。工农兵和广大海外侨胞、民族企业家、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社会士绅、少数民族等等,都有爱国的表现。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觉醒角度概括五四运动“里程碑”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民族觉醒的影响。解析:(1)“意义”,根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里程碑的意义需要从凝聚革命力量、革命性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角度分析。(2)“影响”,根据材料二信息“到

17、了抗日战争时期,原本中国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党派斗争、派系斗争统统退而成为社会次要矛盾,救亡图存成为全体同胞必须共同面对的首要任务工农兵和广大海外侨胞、民族企业家、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社会士绅、少数民族等等,都有爱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了国人牺牲小我的献身精神、国内各政治势力合作抗日、促进了民族觉醒、拓展了民族主义视野等角度分析。答案:(1)意义:凝聚了前所未有最广泛的革命力量;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2)影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了国人牺牲小我的献身精神,促进了民族

18、觉醒;国内各政治势力合作抗日,拓展了民族主义视野。14(2020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凡读本书者当先明下列诸理念:(1)像国防新论这类的书籍,应该列为每一个国民必读的常识课本。(2)国民是民国的主人,要使国家现代化,必先使国民现代化。要使国民成为现代的国民,应先使全体国民多知道一些军事常识。(3)现代战争是集合国家整体力量的总体战,关于中国国防的建设,当然是以适应总体战的要求为目标。(4)理想的国防建设,是除了建军之外,再把社会上各种组织做到理想的境地。摘编自杨杰国防新论(1942年5月)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

19、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解析:根据“国民是民国的主人,要使国家现代化,必先使国民现代化。要使国民成为现代的国民,应先使全体国民多知道一些军事常识”可得出观点:国家现代化,必先使国民现代化。评析:结合1942年5月杨杰编著国防新论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20世纪初,随着西方的侵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推动近代中国民族民主意识觉醒,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杨杰的国防新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撰写的,说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提

20、供了条件。最后,总结升华:国民意识的提高、国民素质的增强是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答案:示例一观点:国家现代化,必先使国民现代化。评析:20世纪初,随着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起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近代中国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但是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相继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新工具,他们对内专制独裁,彼此攻伐不断,镇压进步力量,对外出卖国家主权,严重阻碍社会进步。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展开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后,国共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推行全面抗战路线

21、,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发动人民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中共逐渐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杨杰的国防新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撰写的。可见,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推进,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条件。结论:国民意识的提高、国民素质的增强是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示例二观点:现代战争属于总体战。评析:国家之间的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对抗,更是国家整体实力的竞争。17世纪的三次英荷战争就是明证。当时荷兰海外贸易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成为世界商业霸主,但国内手工业发展不及英国。英国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则日益繁荣,并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结果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挑起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荷兰海外殖民地,逐步确立世界商业霸主地位。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虽然日强中弱,但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国内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协调立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国民政府把国内经济纳入战时体制,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抵抗日本侵略。最终中国打败日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结论:战争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