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1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劦田”的记载。据史学家考证“劦田”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可知商朝的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 D集体耕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由题干中“劦田”为“三耒共耕”的解释可知商朝使用奴隶集体耕作。答案:D2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
2、信息和分析能力。从材料信息上看,作者揭示了铁制工具与兴修水利工程的关系。铁器的大力推广是在战国、秦汉时期,联系战国时期郑国渠的修建、秦朝灵渠的开通和汉朝西北地区坎儿井的开凿,可知答案为B。答案:B3.“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下图)。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冷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记述。“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C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的标志D说明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解析:牛作为主要的农用动力,自然受到高度重视,但“鞭打”的方式无法体现该结
3、论。牛耕出现是在春秋时期,此时当属于东周时期,周礼记述的应是西周和东周时期的史实,不能将其理解为只是西周时期的史实。我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标志是精耕细作。一定的生活习俗是受当时生产方式影响的。答案:D4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解析:小农经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人们终生劳动,才能勉强维持饱暖。答案:C5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
4、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显然在揭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变化的根本原因显然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即铁器牛耕的推广。答案:B6在我国“四大名锦”中,蜀锦历史最悠久,古人形容蜀锦是“其价如金”。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就已失传。这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失传,最有可能的是()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D“工官”制度造成的不利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由“其价如金”可知蜀锦制造为
5、古代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工艺的传承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答案:D7.一首流传至今的松江民谣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黄道婆的赞颂和铭记: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松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纺织技术先进地区B黄道婆给松江地区带来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C黄道婆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纺纱机和织布机D黄道婆发明的先进纺织技术属于丝织技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A项错误,元明时期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C项错在织布机;D项应为棉织技术。答案:B8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
6、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家有织户”可知反映了家庭手工业,依据“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可知,生产成本较低,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D9.右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解析:本题属程度型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
7、解与分析能力。中国传统的手工业技艺先进,却没有向现代机器生产转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政府政策的影响等,但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是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答案:D10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的地位日益提高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D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解析:官营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但官营手工业产品没有面向市场,故A、C说法不正确。西方工业品倾销出现在近代,故D说法不正确。答案:B11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升空,30年前(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
8、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汉代丝织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A BC D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在中国古代丝织品并不是西汉百姓的主要衣料,排除含的A、C、D三项。答案:B12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农用动力发生改变自耕农经济出现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BC 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场革命,故的说法正确;随着铁器、牛耕的出现,一家一户的生产有了可能,自耕农出现,故的说法正确,在这种情
9、况下,原来的井田制逐步解体,土地私有制逐步出现,故正确;这一时期,“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故正确。答案:D13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 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 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含义是商业活动能够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B、C、D三项明显与材料意思不符。本题正确答案是A。答案:A14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体现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A
10、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D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解析:“坊”是城市里的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区。A反映了唐代长安城整齐划一的棋盘式格局,不符合题意;“草市”即民间集市,通常在距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排除B;“集”即集市,“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说的是去“赶集”,不符合题意;C的意思是洛阳的风俗是晚上不实行街禁,(我)在夜晚骑马归来,香味弥漫了我的衣襟。故C反映了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答案:C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
11、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独立经营的商人,排除A;“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和“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均发生在明清时期,排除C、D;北宋的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16“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它去赶集”中的“我”如果生活在唐代,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集处于城中特定的位置 B集有严格的时间限制C集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D在集上人们
12、用“交子”消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交子是纸币,最早出现在宋代,故D符合题意。答案:D17据说晋商家族中读书一二流的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过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的进士。这说明晋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贾而好儒 B海纳百川的度量C行道多多、全民经营 D学而优则贾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晋商发展的突出特点,应从“晋商”“徽商”突出表现为儒商的特点,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说明“学而优则贾”。答案:D18明朝时,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值。”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松江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了雇佣工人B卖袜店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包卖主
13、C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解体解析:材料中的信息反映了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说自然经济已经解体,此时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答案:D19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广东南海霍韬的霍氏家训(田圃)说:“人家养生,农圃为重,末俗尚浮,不力田,不治圃,坐与衰期。”力言“非力耕不得食”,“子侄不可不力农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以农为本”观念的根深蒂固B排斥商品生产C只重视农耕经济D要求所有人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财富解析:从“农圃”为重、“末俗尚浮”、“坐与衰期”等词语可以看出,体现的是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策,表明“以农为本”观念的根深蒂固。答案:A20“朝奉”本为
14、官名,后来有些徽商由仕而贾,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称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走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虚伪的反映解析:古人入仕为官,是光宗耀祖之事;因商而富,称为“老板”也当自豪,但徽商却“不愿”接受“老板”的称谓而仍以为官时的“朝奉”代之,从根本上说是政府抑商政策的结果。答案:B21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统治C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D封建社
15、会后期逐步被废除解析:材料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统治,但也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故A、B、C说法正确;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这个时期统治者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故D的说法错误。答案:D22文字是历史的鲜活体现。下列文字与所描述经济现象构不成对应关系的是()A“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牛耕的推广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越窑青瓷的精美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市”突破时空界限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A、B、D三项都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
16、和分析。“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反映了宋代的“草市”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故C项构不成对应关系。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23题15分,第24题13分,第25题14分,第26题19分,27题17分,共78分)23阅读下列材料: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下图表现了中国传统农业工具的改进,也是中国农业不断发展、进步的例证。请回答:(1)列举春秋战国以来农业代表性生产工具。(3分)(2)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促进了中国传统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3)你认为精耕
17、细作技术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2)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属开放性题目,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西汉耦犁、耧车;隋唐时期的曲辕犁等。(2)工具先进:如铁犁、牛耕、铁锄等;耕作方法多样、先进:如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等;耕作制度适宜:如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单位面积投入的劳动量多。(3)一方面,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提高,使中国以相对较少的土地资源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另一方面,它造成了中国小农
18、经济发达,不利于机械化、大规模集约经营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工业化进程。2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材料2: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2010年8月18日,新余绣娘加班加点赶绣出的国内首套牛郎织女“夏绣邮票”面世,与真品邮票相媲美,将被中国邮政博物馆收藏。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材料3: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
19、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西汉晁错论贵粟疏(1)材料1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分)(2)材料2和3哪个更能真实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7分)(3)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第(1)问抓住材料中“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材料2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材料3比较真实反映了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第(3)问概括以上内
20、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牛耕技术。(2)材料3。其主要观点:农民长年累月劳累、生活困顿;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3)古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条件: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下图是某高三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材料2:2010年7月21日上午7时许,汕头“南澳号”打捞船“南天顺”满载着出水的1万多件文物离开南澳海域,由广东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官兵全程护送驶往广州,这些文物
21、会运交广东省博物馆进行进一步处理、保护,今后可能再运回部分文物在南澳当地展出。汕头“南澳号”水下考古队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今年水下考古计划。(1)据材料1示意图,你认为该同学与农业有关的研究主题是什么?从牵引动力来看,从图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5分)(2)我们在研究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研究?试举出实例加以说明。(至少两个角度)(6分)(3)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我们从“南澳一号”可能找到哪些种类的瓷器?(3分)解析:本题运用有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和有关手工业发展问题新情境、新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认识。答案:(1)主题:中国传统农业
22、耕作方式的演变。(或者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结论: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或者犁耕技术)经历了由人力到畜力的转变,犁耕技术已经相当完善。(2)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如从耒耜到青铜工具再到铁农具的演变;农业灌溉方式的演变,如从开沟排水到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业灌溉工具的不断改进等。(另外,也可以从农作物品种的日益丰富,统治者农业政策的演变等角度归纳)(3)青瓷、白瓷、青花瓷等。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
23、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吕氏春秋上农材料2: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3: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1)材料1体现了什么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产
24、生了什么影响?(6分)(2)依据材料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微澜”的表现。(6分)(3)根据材料2,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并请你据此谈谈你对材料3观点的理解。(7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第(1)问首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政策是指重农抑商政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第(2)问相对小农经济而言,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分析其影响即可。第(3)问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其阻碍因素,说明这一时期中西方发展的不同。答案:(1)
25、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2)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商业都市繁盛、海外商贸发展迅速、宋词元曲等市民文化兴起等。(3)突破性: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清时期,尽管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世界领先,但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落。27明清时期,运河沿岸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
26、歌馆相喧阗。”明清时期北上的漕船为运河两岸带来了大量原料,丰富的原料促成了加工业的繁荣。烧造业、酿造业、皮革加工业、丝织业等也在发达的市场网络中兴盛发展,并随着运河地位的下降而趋于萧条。材料2: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有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晚明以后,金龙四大王素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开。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索朴”、“循规蹈矩”向“靡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明清山东运河区城市社会变迁材料3: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世情小说”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
27、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吴月娘出了三钱银子请大家吃螃蟹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1)据材料1,概括该时期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的状况。(6分)(2)据材料2,运河的开通对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3)有学者依据上述材料,认为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利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8分)解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的开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1)、(2)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即可;第(3)问先判断观点的对错,然后分析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的关系。答案:(1)漕运畅通;手工业部门众多;商业繁荣;受运河兴衰影响大。(2)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促使民间信仰多元化;改变了社会习俗和生活观念。(3)评价:观点不正确。明中叶以后,白银才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要注意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文学作品有虚构成份,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