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置悬念设置悬念,指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引起读者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悬念往往使读者产生期待心理,所以如能巧设悬念,就能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的情绪读下去,从而使文章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设置悬念,必须在谋篇布局时就做到了然全篇,在释疑时要合乎情理,要符合生活的真实,还要善于铺垫与照应,语言能引人入胜。否则,文章就有胡编乱造之嫌。【2015年高考上海卷】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立意分析】首先考生要明确坚硬和柔软的概念内涵与外延
2、。坚硬可以从正面理解为坚强的意志力、执着的坚守力、果敢的执行力、面对一切诱惑的抵御力等,从反面理解为冷漠、冷酷、极端、偏执的心态等。柔软从正面看,可以是内心的悲悯同情、性格的温柔、人格的娴雅风流、遇事的通融圆滑等。从反面也可以理解为遇事的脆弱敏感、不够坚强、优柔寡断等。立意角度写作点拨生活中既需要坚硬,又离不开柔软。我们既要有坚强的人格。又需要有宽容体恤的柔软。该硬则硬。该软则软。和谐的人格是健康向上的。对人生有积极意义。培养坚硬人格,铸就坚硬青年。侧重讲述当今年轻人坚硬性格的缺失,导致性格偏软,缺乏担当意识。考生可以联系现实挖掘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写记叙文,可以写
3、一个年轻人的性格成长历程。写议论文,可以挖掘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塑造柔软个性,滋养人文情怀。这就要侧重当今青少年性格成长中的另一种缺失,即缺乏关爱同情意识,冷漠自私。考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独生子女现象,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满分佳作】讲 和上海考生我和老张讲和了。(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此为悬念之一。)老张是我爸,但我从来不喊他“爸”。(悬念之二:从反面写起,使读者产生疑问和好奇心,不由自主地思考这个不合情理之处:为什么不愿意喊“爸”,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他自命为一家之主,强硬地要求我服从他所有的命令;如果不从,他就来硬的打骂。而我也很倔强。(解释原因:老子家长制,儿子应。)可
4、是,我是班长,我不但要做,而且要带头去做,而且要做好,因为我把我的班主任看作我的父亲。我的成绩很好,但这不是为了让老张高兴,在他面前我只是展示我是“骨灰级”游戏玩家的一面,我是为了让班主任高兴。为什么老张不能像他那样?他知道我常遭到“暴力”,所以经常安慰我,虽然我并不相信他所说的“你爸也是为了你好,只是他不善于表达”“他在外面遭遇各种不顺,你就让他骂几句”这种话。(此段主要交代父子关系紧张的原因:父亲方面:工作压力大,在外不顺心,回家不由自主就会表现出来,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讲究方式方法;儿子方面:儿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脾气倔强,不愿意面对粗暴的父亲,不愿意在他面前表现;相反,愿意将老师看作自己的
5、父亲,愿意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父亲节终究还是到了,我必须给老张洗脚,而且还要录成视频,在对面的电视柜上摆好数码相机,调到录像功能,等待老张回来。脚步声传来,我知道他回来了。为了不让他知道我是故意“摆拍”,我提前开启了录像功能。门开了,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一个在无数父亲和儿子之间经常发生的故事。“严父慈母”似乎自古如此,所以父亲与儿子这两个“男子汉”之间常发生矛盾,向彼此展示自己“坚硬”的一面,而“不好意思”显露自己的温柔,以为男人就应该是这样。可是,一味的强硬带来的不是自我的和谐,更不是与他人的和谐。只有坚硬与柔软相统一,才不会产生“问题少年”和“问题父亲”。作者很明白其中的道
6、理,于是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引人共鸣的故事,形象地揭示了“坚硬”“柔软”与“和谐自我”之间的关系。【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7、。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本题紧扣当下的社会现象做事情是遵循规则还是打破规则、另辟蹊径,立意具有广阔的空间。不同经历、个性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个故事。如:围绕“竞争”思考,可以谈“竞争”需要公平的环境、严格的规则;围绕“竞争者”思考,可以谈“竞争者”应该守规则,需要学会合作;围绕“规则”思考可以谈“规则”需要共同遵守,守“规则”还要会变通等。具体立意时,可参考以下角度:立意角度写作点拨团结协作,互惠双赢。聪明的同学将“独木桥”的残酷竞争,转化为互相合作,从而顺利通
8、过。社会生活也是如此,在竞争日趋渗入每个角落的今天,怎样在竞争中寻合作,在合作中求双赢,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展现智慧,变通规则。规则都是人们因时、因地而制定的,它可能曾经是进步的、积极的,在社会发展当中起过推动作用;然而,“时过境迁”,它可能变成落后的、消极的,反而阻碍社会生活的发展。怎么办?我们不是规则制定者,但是,可以在执行中,通过智慧变通规则,将“消极作用”再转化为“积极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规则是基础,守规则是关键。规则一旦生效,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不折不扣地遵守,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果面对规则,谁都可以根据自己或者当事双方的需求随意改变,那么,社
9、会就会陷入无序化,甚至带来难以控制的混乱。公平竞争,友爱合作当今社会。竞争是难以刻意回避的现实,不过,竞争需要一个公平环境。竞争需要一个合理的、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参与竞争的团队成员。甚至对手之间,也需要友爱,需要合作,需要共赢。【高分佳作】双 赢河南考生苏觉看到李明第一眼,就莫名地敌视,他相信李明也是如此。(为什么二人要互相敌视?开篇便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此为悬念之一。)作为应试的唯二幸存者,他们也理应敌视,因为这个公司只招一名员工。(回答首段的疑问。)苏觉刻苦求学,颇有悟性,他也自视优秀。但几个月来不断被诸多公司拒绝,使他把这份工作当成了苏觉回来的时候,已经月上中天了。
10、他着魔了似的又进了那个工作室,李明已经走了。他先是警觉地望了望四周,然后做贼似的向李明那幅画走去,那黑色的遮布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他,他慢慢地揭开一角,之后是完整的一幅画。他望着那幅画,陷入沉思,总以为有点违背爱的主题。冥思苦想之后,踌躇满志地添上几笔。然后迅速逃走,连门都忘记关了,更不用说查看一下自己的画。(苏觉在李明的画上增添了几笔什么?最后竟然是逃走了?不会是做了坏事吧?竞争结果看来不公平了。此为悬念之三。)第二天,是公布结果的时候了,苏觉倒有些心不在焉。当听到他和李明都被破格录取了时,他惊讶地跳了起来,李明更是惊讶万分。他俩颤着声音问胖经理因何有如此结局。(这个结果出人意外,此为悬念之四
11、。)胖经理领着他们进入了工作室。抓起画布,他们都沉默了。苏觉的画上多了一只猫,更像家了,也更完整了;李明画的虎身上落了一只蝴蝶,更温馨了,更有意境了。(读者心中恍然大悟之感油然而生:二人都为了成全对方,令人敬佩。)原来,李明知道苏觉应聘屡屡失败,决定放弃竞争,因而画了一只与爱这一主题相距甚远的老虎。在苏觉出去后,他掀开苏觉的画,发现虽色调温馨,但只有静物,于是他给苏觉的画添加了一只小猫。苏觉回来后,看了李明的画,知道李明无意与自己竞争,顿觉惭愧万分,灵感一现,便在李明画的虎身上,添了一只亲吻老虎鼻子的蝴蝶。(结果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本文能脱颖而出、拔得头筹,正是因为“悬念”的设计。首先
12、,文章以二选一的竞争,激发阅卷者的兴趣,并引起下文,此为悬念一。接着,苏觉看到李明盖着的画、悠闲自得的神情和笑容,不知所以,此为悬念二。然后,苏觉趁李明不在,在其画上添了几笔,读者不觉想知道到底添了什么,此为悬念三。再次,二人在这次二选一的招聘中均被录取了,更让人猜不透原因,此为悬念四。最后,揭示原因,彰显主题一一摆正心态,竞争之下也可以双赢。层层悬念,环环相扣,不仅使情节在悬念中自然衔接,也使内容得以丰富生动。读罢,你便知道作者为何只写苏觉,为何写李明的微笑,为何写苏觉在改画时眉头紧皱,为何写苏觉忘了再看自己的画,原来这都是作者精心埋下的伏笔啊!【2003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
13、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满分
14、佳作】抛妻弃子之谜江苏考生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开头交代时间背景,与“抛弃妻子”有何关系?开头即为悬念之始。)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旮旯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妻子,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是太闭塞了,唯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萧顺”谐音孝顺,是直笔,还是讽刺?此为悬念之二。)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俩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
15、,萧顺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继续铺设事情的进展,孝顺最后回来了吗?此为悬念之三。)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长长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风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萧顺的老母亲说,萧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家,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回应上文,交代事情的结果:萧顺果然没有回家。)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真是团结力
16、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小老婆!(风言分语,流言四起,茶余饭后的余资,消费着萧顺没有回家的消息。结局会怎样,他的家人一个老娘,一个孕妻,听到这些传言会有什么想法和反应?此为悬念之四。)萧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只有萧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想象合理。)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不
17、会的!”话音末落,萧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原来,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事情一结束就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真相大白)于是,女人们开始说:“萧顺真孝顺!”(回应第二段的疑问)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反复说,医生的天职、丈夫的职责,儿子的义务,坚定地背负在萧顺的身上,没有动摇。表现出时代的正能量,提升了文章的主旨。)本文特点有四:一是层层设悬,谜团丛生,情节一波三折,直至文末才亮出谜底,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构思艺术。二是多用对比和照应手法演绎文旨,萧顺妈坚信“儿子不会的”,媳妇的“将信将疑”,这种对流言的 1阅读下面材料
18、按要求完成作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无怪不生,有的看似偶然,却又蕴含着必然;有的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有的看似荒诞可笑,却又令人佩服不已!当云消雾散,露出庐山真面目时,才会大声惊叹:“原来如此!”请以“原来如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例文赏析】原来如此早晨,我早早来到了教室,昨天的作业还没写完呢,得赶在早读之前给解决掉。我匆匆放下书包,塞进抽屉。突然,一张被折成六边形的、很漂亮的小纸片从我的抽屉里滑落下来。我一惊,弯下腰将它捡了起来。纸片折得很精致,上面还洒了一些荧光粉,显然,这么精巧的东西一定不是男生做的。这是什么?谁给我的?难道,难道是?我的心一颤:对,一定是
19、!我忙将手伸到抽屉下面,慢慢拆开纸片。我弯下身子仔细看,上面写着:“你的心/就像一泓清潭/却为何不起一点涟漪/我就是那缕风啊/只求从你的上空轻轻拂”好秀气的字!我下意识地望了望四周,随即又弯下身子,将这首诗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我感到脸颊正在发烫,心情更是激动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谁写的呢?不觉间,同学们都已到齐了,早读课的铃声也响了起来,顿时,教室里书声朗朗。我收起纸条,拿出英语书,虽然我看着英语书,可心却仍在那纸条上。谁写的呢?我抬起头,第一个看见娜。娜是坐在我前面的女生,扎着个马尾辫,正大声地读着书。是她写的吗?不可能!早听她说喜欢上隔壁班的一个男生了。我环顾教室,像搜寻猎物一般地看着我班
20、的女生们。突然,我看芳正托着下巴,若有所思的样子。难道是芳写的?估计是了,从她的神态里就能看出,虽然我只能看到她的侧面,但她一直都是整天只知道学习的,她会写这个吗?这时,英语老师从后门进来。我忙捧起书,胡乱地读了几句。看见英语老师坐在了讲桌前,我才收住了嘴。我忍不住又将那纸条拿出来多看了几眼,一种自豪感顿时涌了上来,我禁不住面带微笑。“哥们儿,想什么呢?”同桌猛地用胳膊推了我一下。“没没想什么。”我慌慌张张地用课本将纸条遮住。这首诗写得不错,还不是一般的女生能写得出来,要说谁有这水平能写出这首诗,看来只有莹!对,只有她。她是我们班语文科代表,也是本班公认的第一大美女,看来除了她也就没有其他人了
21、。我朝莹看了一眼,竟然发现她也正往我这里看,我俩对视了一眼,我一紧张,赶忙低下头。啊哈,看来就是她,一定是她。难道我真有那么大魅力,能将她也吸引住吗?这也没什么奇怪,我也算是有点小才气,况且我长得也不赖下课铃声响了。突然,我竟看见莹正朝我座位的方向走来。我的心又“砰砰”直跳。我想起今天早上起床后还未梳头,便背过身去,将头发理了一理,又整整衣领。看见莹离我越来越近了,我便很绅士地站起身来,面带微笑。莹却在娜的身旁停住,对娜说:“你不是要情诗吗,我从网上替你找了一首,你看到了吧?”“什么,我没看到。”“今天早上我放在你抽屉里的。”“哪儿啊?”原来如此!2(2013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
22、求作文。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 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立意指津】该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上有所创新,既保留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是一道颇具亮点的作文题。“学而知之”见于中庸,导语引用了韩愈的师说。该题化自经典而立足当下,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
23、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考生谈对多元化求知途径的感受,可以联系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切入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例文赏析】网而知之老王这几天心里特别烦。这病根就出在他承包的鱼塘上。这鱼塘可是老王的心肝宝贝。当初可是“击败”好几个对手,才承包下来的。从选鱼苗,到喂养、疾病防治,老王都亲力亲为。老王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几乎都是乐颠
24、颠地在鱼塘边转悠。一边走,心里还一边盘算,到明年这一塘鱼下来,怎么也能收入个五六万块钱,不仅能还上借的钱,还能有个剩余。这不二小也该大学毕业了,听说到城里找个工作可不容易,据说房价也挺贵的。不过有这个塘子,加上自己身子骨还算硬朗,再干上几年,也能给二小添置点。弄好了,这个塘子就是个聚宝盆啊。走着,想着,这塘子里的鲤鱼也想懂心事似地,几斤重的鲤鱼不时“扑腾、扑腾”的跃出水面,在清水和绿树间,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老王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乐得胡子一翘一翘的,连满脸的皱纹也都舒展开了。谁承想,前几天早上,老王像往常一样,腾云驾雾般的来到鱼塘。眼前的情景,犹如晴天霹雳,把老王惊得目瞪口呆水面上漂着两条
25、死鱼!老王赶紧把两条死鱼捞上来一看,鱼鳃都出现了红肿,有些地方都烂掉了。老王赶紧四方打听、求教,都无济于事,大家看了都摇头,不知是何种病症。鱼还是接连不断死,这可把个老王给愁坏了,连吃喝睡觉都没心思了,人都瘦了一圈。更让老王心烦的就是二小,鱼得了怪病,他不仅不闻不问,还一个劲的跑县城,神神道道的,不知搞些啥子。前几天领了些人来,说是要装什么“网”?不就和镇上的“网吧”一样吗?一帮半大小子在里面乱哄哄,一看就知不干什么好事。你说这二小瞎折腾也就算了,这死老婆子也非得随着二小的意,跟着瞎起哄,说什么装上“网”有大用,能顶吃,还是能顶喝?要是实在不行啊,就提前把塘子清了,虽然能减少点损失,但是价格肯定比市场上低,亏大了。一想到这,老王心如刀绞,下不了决心啊。有两天了,老王索性不去鱼塘了。去干什么呢?眼不见心还不烦呢。可是能不烦吗?二小一没事就坐在电脑前,上那个什么“网”。叽叽咕咕的不知弄什么。唉,儿大不由爷啊。这不又从县城拎回来大包小包拎不老少。装的什么自己也懒得去管。老王终于下定决心要清塘子了,早清一天,就少死几条。正当他在家等的时候,鱼贩子推门进来:“老关于“设置悬念”这个专题,你想起了哪些熟悉的生活片段,有哪些心得和感悟,请把它们记录下来!_